第 130 章(1 / 2)

为了争夺仅有的十个工人席位,靠山屯众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忙得热火朝天。

顾家都专门来找叶青商议。

叶青如今对外的身份,既是顾卫南的师父,还是顾卫东的“对象”,顾家自然把她当成了自家人,所以在面对这种家庭重要决策的时候,也想当然地要把叶青给拉进群聊。

如今顾家最有见识的顾卫东不在,顾振兴夫妻俩自觉他们剩下的这一大家子眼光和头脑都不太够用,理所当然的,大家就都把叶青视为了主心骨,在面对饲料厂招工这个事儿上,都觉得应该要让这位未来的儿媳妇儿(大嫂)拿主意。

尤其是这个饲料厂还是叶青参与并主张建造的,厂子的具体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途如何,只有叶青最为清楚,所以她给出的建议,也肯定是最中肯实用的。

叶青跟顾卫东的对象关系是假装的,但她跟顾家建立的友谊情感却是真实的,这大半年,顾振兴夫妻俩对她的关心帮助都极为热心诚恳,她和顾家姐弟几个也相处愉快,你来我往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她不知不觉已经把这一大家子当成了亲人。

所以现在顾家需要她给建议做决策的时候,叶青也没有冷漠地置身事外,而是根据顾家人的实际情况出谋划策。

“饲料厂的前景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更长远的我保证不了,但厂子建成之后脚踏实地地做好产品,领导班子不闹幺蛾子,那这个厂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内,我敢保证它肯定倒不了,并且还会越来越红火!”

“但我觉得,叔叔婶婶你们也不要太在意这个事儿,之前我跟你们说的建药厂制做您那个百花膏的事儿是认真的,这事儿可能需要从长计议,但最迟也就是三五年之内,肯定能有结果。”

“等到咱们的药厂建起来了,咱家这些人都能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工作的事儿肯定不用愁。”

“我的建议呢,就是先不用为几个小辈考虑,叔您自己去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进到厂子里去,不管是进车间当个原材料加工工人,还是进仓库当仓管,以您现在的这个年纪还有身体素质,肯定都是能胜任的。”

“在饲料厂先干几年,能挣上几年工资也是不错的,您现在才四十出头,干个十年八年的肯定没问题。”

“至于卫西姐大志哥夫妻俩,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趁着咱们的药厂还没申建,你们抓紧这几年的时间去学习充电,看看你们对什么工作感兴趣,就专门去学习哪方面的知识。”

“将来厂子一旦落成,用人肯定告急,到时候你们俩就不用再进行职工培训了,直接就能顶上重要岗位。”

叶青这话,倒是让顾家人齐齐愣住了。

大概这一家子人,对叶青之前提的那个未来药厂从来没有过任何设想,只当把药方子交出来就算完事儿了,所以现在叶青一提起这个概念,这一家老小都是一脸懵逼,眼神清澈又愚蠢,没有半点野心和算计。

叶青心下无奈,只能再次苦口婆心道:

“用咱家自己的配方建起来的厂子,你们总不希望全是外人在管,自己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最后辛辛苦苦却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吧?到时候人家稍微用点手段,就能把你们祖传的药方子给算计走,那你们就啥也捞不着了,明白吗?”()

“卫西姐之前说过想学会计,大志哥他喜欢机械维修,这两个就是很好的就业方向,以后药厂都得用得上。”

?想看饭在锅里写的《七零赤脚女医》第 130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所以等孩子出生之后,你们夫妻俩就可以着手准备进修的事儿了,看看是去拜师还是留在家里自学,总能找出办法来。”

“任何时候,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然为什么顾卫东放着原部队好好的正营长不当,非要申请去蓟城那边进修两年?因为他如果不这么做,哪怕他现在转正了,有知识学历这块短板在,他在部队根本走不远。”

“顾卫东尚且有这方面的觉悟,你们就更不能年纪轻轻就此松懈,再辛苦也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学!”

顾卫西摸着已经跟个西瓜差不多大的肚子,看了一旁憨笑的丈夫杨大志一眼,夫妻俩都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叶青这才继续道:

“顾卫南现在在跟我学习,到时候药厂的技术顾问,她肯定没问题,所以她这边倒是不用过多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