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改错字)(1 / 2)

天才科举路 折秋簪花 20925 字 12天前

胡文锦手中端着一杯水酒,一双眼欲醉非醉,只是带着一丝不舍的别情在徐韶华身上略过,随后,他缓缓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

“徐同窗,你我相交至今,我对你钦佩不已,此物本应过些时日再给你,可是你太争气……()”

胡文锦顿了顿,这才故作轻松道:

“这辈子只怕我都没有可以追上你的机会了,只好请你借此替我等先在京中探路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徐韶华听了胡文锦这话,并未第一时间接过那册子,纵使胡文锦说的轻描淡写,可是看马煜和魏子峰二人都快要将眼睛瞪出来,便该知道此物何其重要。

而马煜这会儿也是欲言又止,这册子算得上是胡家败落后的大半基业,就这么被胡文锦当着他的面儿交出去,马煜差点儿要坐不住了。

可最终,马煜又险险在最后一刻忍住,他想起世叔回京前留给自己的那封信。

那信中并无他所想象的指点教导,有的,只是让他趁此时机,能与徐同窗亲近一二,那便最好不过了。

这会儿,马煜很是复杂的看了一眼徐韶华,垂眸不语,魏子峰见他不语,遂也不语。

安望飞倒是有些好奇道:

“这册子究竟是什么?怎么觉得你们都讳莫如深的样子?”

“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也不过是我胡家在京中的一些家底罢了。”

胡文锦说的轻描淡写,而安望飞听了这话,张了张口,没忍住道:

“你们胡家的家底儿,不给未来主母给华弟作甚?”

胡文锦:“……”

胡文锦一时噎住,而胡文绣闻言,执扇的手不由一顿,玉白的手指握着墨润的黑檀扇骨紧了紧,这才忍着没去敲安望飞的头,无奈扶额:

“安同窗,你可真是……此物之用,想必徐同窗会明白吧?”

气氛被安望飞破坏的彻底,胡文绣索性直接看向徐韶华,而徐韶华没让胡文锦多等,他接过册子,却并未打开,只放在掌下:

“胡同窗和文绣同窗的心意我记下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两位不告知令尊吗?”

若是徐韶华没有猜错,这是当初胡家留在京中的残余势力,可是这会儿被胡文锦和胡文绣这般明晃晃的拿出来……胡家也肯?

“我爹知道。”

“父亲同意了。”

徐韶华有些讶异的看着几乎同时出声的二人,随后这才摩挲了一下册子的边角,他微微垂眸,落日跌入星河,将最后一缕薄红洒落在少年的身上,他肩披霞光,轻轻一笑,应了一声“好”。

那抹笑,如流云拂过般浅淡,可却在一众少年的心里,都浅浅的落下了一个烙印。

“今日诸君之情,永生不忘,还请满饮此杯,他日我等京城再聚。”

随后,徐韶华将那册子收入怀中,与众人共饮,只不过徐韶华不如何喝酒,众人便也只是半醉。

等到圆月悬空,已是宴散之时。

() 众人难得升起几分别离的伤感,遂勾肩搭背着朝府学而去,月色之下,他们的影子被渐渐拉长。

……

翌日,秋风送爽,徐韶华将收拾妥当的包袱背在肩上,先行告别了方教授,这才与同寝的两人告别。

而等到门口,安望飞,胡氏兄弟等人早早便等在门外,安望飞双眼通红,却笑嘻嘻道:

“我就知道华弟想要自个偷偷走,也不看我答不答应!”

胡文锦难得未与安望飞争论什么,甚至好脾气的附和道:

“不错,多亏有胡同窗通风报信,不然这临别一面怕是见不到了。”

胡文绣披着一件薄披风,难得没有摇扇,只是含笑看着:

“徐同窗,一路顺风。”

马煜和魏子峰也忙说了些应景的话,徐韶华见此眸子微微一颤,遂笑开道:

“不过是短暂一别罢了,哪里值得诸位如此了?”

“望飞兄,我走以后你可不能懈怠了,同寝的迟同窗秉性纯良,郭同窗外冷内热,你必不孤单。”

“胡同窗,数理之法,你已习得大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有疑问,尽管来信与我。”

“文绣同窗,你体弱畏寒,莫要贪那几分明亮,临窗而卧……”

“……”

“诸君,别过了。”

徐韶华回眸看了众人一眼,初晨的暖阳也亦带着几分眷恋不舍的包裹住少年的身影,却随着少年那利落潇洒的转身,便只留下一团漆黑。

和风暖旭,吹动了少年的衣衫,他如云影般,徘徊天际,终不得寻。

待徐韶华离开后,众人三三两两的退去,胡文锦和胡文绣坠在最后,胡文锦没忍住看了一眼胡文绣:

“我倒是不曾想过,文绣你竟也愿意写信给爹。”

“我亦没想到兄长会为徐同窗做到这一地步,那到底也是他日我胡家的立身之本呢。”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看着此次眼中的笑意,默了默,半晌,胡文锦这才道:

“我既决定追随徐同窗,自当如此,那文绣你呢?”

胡文绣与胡文锦并肩而行,他沉默良久,这才看向胡文锦:

“我只盼着他日,徐同窗待兄长之心,能如待曹青一般。”

胡文绣闻言面色微微一变,没忍住瞪了胡文绣一眼:

“你可盼着我点好吧!”

那曹青一个已死之人,自己和他比什么?

胡文绣只是开扇掩唇,轻咳几声,这才悠悠道:

“徐同窗重情,他与曹青,与凌秋余才识得多久,便愿意为他们那般奔走,我这身子骨也不知能陪兄长多久,若是未来有徐同窗照看着,我才能放心。”

“净说浑话!”

胡文锦没忍住拍了胡文绣三下,没敢用力,嘴里连连念叨着童言无忌。

胡文绣只是静静看着,唇角噙起一抹淡笑。

徐韶华并不知自

己走后的种种,这会儿他敲响了驿站的大门,不多时便有驿丞前来开门,那人生的尖嘴猴腮,就连唇边也留了两撮鼠须,他打量了一下徐韶华,道:

“你这娃儿,这儿可不是你该来的,快回去吧!”

徐韶华默了默,随后递上了那印着国子监大印的点贡文书:

“大人,这是学生的文书,还请大人过目。”

驿丞一愣,随后忙接过文书,刚看了个开头,差点儿没跪了,连忙抬高嗓子道:

“都别忙活了!徐秀才来了!乖乖,昨个方大人递了信过来,说要护送我大周唯一一位得国子监点贡的秀才公,我还以为得是个,是个……”

驿丞没敢说自己还以为要是个年岁不轻的郎君,这会儿看着少年那有些青涩的五官,脸上已不自觉带着些讨好。

年少,便意味着他的前程更加宽广,已经远不是自己这么驿丞可以开罪的。

“有志不在年高,有识不论长幼。”

徐韶华冲着驿丞笑了笑:

“不知大人可否将文书还给学生了?”

“自,自然!昨日方大人吩咐后,驿站便已经准备起来了。不过,徐,徐秀才,我泰安府至京中,一路山高水长,不知徐秀才可介意与人同行?”

驿丞不待徐韶华开口,便将同行之人的底细交代的一清二楚:

“这次途径我泰安府的,乃是山阴省今年上贡的贡品,他们昨夜在驿站休整一夜,今日正好可以与徐秀才你同路而行。”

随后,驿丞还交代了这些贡品大部分是些山阴特产的碧玉米、沉江鲢鱼之类的东西,虽是贡品,可却价值不高且货物众多,并不是什么容易遭劫的物件。

“况且,韦巡抚治下严谨,我清北省绝无可能有强盗出没!”

驿丞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不容忽视的自豪,而徐韶华则在脑中浮起了大周的舆图。

按理说,这样的东西非将不可得,可徐韶华曾看过文先生留下的书籍中有不少大周的游记。

这样东拼西凑下来,倒是可以在脑中大致勾勒出大周的大致舆图了。

清北省居北,为河西省、晏南省相挟,而如今的京城定都于晏南省与海东省交界处。

原本的山阳省才是真真正正的与山阴省一岭之隔,隔得便是人间天堑万木岭,且层层叠叠,林草茂盛,实在不是修路的好地方。

而清北省便又不同,其中间有一段矮岭,虽然通过不易,和又比山阳省好上不少,是以如今山阴省只得绕路而来。

徐韶华将这些理清楚后,又想起清北省要途径的河西省与晏南省交界之处,只保持笑容,没有多言。

也难怪驿丞要藏一半,漏一半的说了,否则若是照实说,那便是清北省还算安全,可到了匪患横行的怀安府就不一样了。

徐韶华附和了两句,驿丞见他没有怀疑,这才摸了把汗,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指给了他:

“徐秀才,你是我大周头一位点贡生,这

一路的花销知府大人会报于朝廷报销,这是知府大人替您支取的盘缠,共计纹银百两。”()

驿丞说着,解下腰间早就准备好的钱袋交给徐韶华,徐韶华感受着手里沉甸甸的钱袋,这两日对于点贡的重要突然具象化了。

?本作者折秋簪花提醒您《天才科举路》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样赠盘缠,官府护送的待遇,历年也只有乡试之时的一省前三名可得,解元百两,次名五十两,第三名二十两。

倒是未曾想到,如今他不过是被点为贡生,便得了这待遇。

不过,此为朝廷规定,徐韶华没有拒绝,只拱手一礼,便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驿丞还想要说什么,便听到一洪亮粗犷的声音响起:

“老远便听到汝等叽喳不停,这太阳都已经上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你说的那劳什子秀才,怎么还没有来?”

一个五大三粗,络腮胡子的壮汉走了过来,像是一座大山被挪动了一般。

徐韶华眼中闪过了羡慕,这汉子六尺有余(一米九),这会儿走过来看着驿丞都要低头。

“这就是了,这就是了。”

驿丞忙擦了擦汗,前两日立了秋,明明这会儿已经并不如何热了,可是今个驿丞倒是一直汗出如浆。

那壮汉盯了徐韶华一阵,这才用土话说了一句什么,随后便黑着脸道:

“来了也不吱声,兄弟们,收拾,出发!”

驿丞虽然害怕徐韶华听了外面的危险,想要打道回府,可是这会儿也忙拦着壮汉,苦口婆心道:

“崔大人,这徐秀才咱们大周头一个点贡生,也就是京里的大人们点名要的,您这一路多担待些啊!”

驿丞说着,还背着徐韶华偷偷给那壮汉塞了一张银票,壮汉这才有些嫌弃的看了徐韶华一眼,点了点头,捏着鼻子同意。

“也罢,在此地借道多年,你只管放心,这人我崔百折护着了!”

随后,崔百折看向徐韶华,露出了森白的牙齿:

“小子,安生跟着,保你小命无忧!”

驿丞的动作极快也不显眼,显然是做惯了的,可却没有逃过徐韶华的眼睛,只不过徐韶华这会儿只复杂的看了一眼驿丞,随后也只是淡定冲着崔百折拱了拱手:

“有劳崔大人了。”

崔百折倒是头一次看到这个年纪见了自己没有瑟瑟发抖的少年人,以往他在外一声吼都能吓哭一片孩童。

不过,这小徐秀才有些胆色也是好的,倒也不用他多费心。

本就是为了等徐韶华,山阴省的人这才一直久候,这会儿徐韶华到了,崔百折也不耽搁,只等徐韶华上了马车便直接指挥着头车出发,扬声道:

“小徐秀才,你跟在我的马车后头就是!”

崔百折这般表现出保护之意,驿丞心里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趁着马车没有全然跑起来,亦步亦趋的跟在徐韶华的马车侧,叮嘱道:

“出门在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真有什么,你定要护好自己。

() 马车的车壁脆,车板厚,要是只有一面来敌,想法子弄翻了马车,先躲在后头,等崔大人来救你,知道吗?”

驿丞一字一句的说着,时不时捋一捋鼠须,等马车跑起来,他这才大声道:

“徐秀才,一路平安,鹏程万里——”

徐韶华挑开车帘,招手回应,随后这才坐回了原位。

他倒不知,这样离乡的待遇是自己独有,还是泰安府,乃至清北省学子皆有。

若是如此,大人们想要的又是什么?

徐韶华脑中将驿丞的一言一行在脑中回放,而徐韶华在记忆停在某一处时,突然睁开眼睛。

驿丞的情绪不对。

从拿到文书的那一刻驿丞曾经悄悄打量过他三次,第一次的惊喜是无法掩饰的,从眼角眉梢流露出来,而第二次他蹙了蹙眉,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甚美好的事儿。

而第三次,也决定了他方才反复无常的态度,可是……明明他那样纯粹的为清北省有一位好巡抚而骄傲。

徐韶华垂眸细思,脑中却不由得想起当初在霖阳府整理政务时发现的一切,这霖阳府诸县之中,竟无一人为本省原籍。

依大周律,只有五品以上官员需要地理回避,而曾经那些考中的学子呢?

他们是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吗?

时人讲究故土难离,而且即便有诸多学子不愿回来,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吧?

可是徐韶华仔细回忆后,确定没有一人回来。

如此不寻常之事,必有内情。

徐韶华眉心微凝,片刻后,他拂开车帘,看了看外面的风景,这才宁静心神。

还是消息渠道过于少了,这一次,胡同窗递来的册子,或许会帮自己大忙。

随后,徐韶华打开自己的包袱,正要将里面的书籍拿出来时,一上手便觉得手感不对,他抬眸一看,才发现那里面赫然是柳恒此前要给他的那本书。

徐韶华刚一拿起来,一张纸条便飘然而落,上面是安望飞那熟悉的字迹:

‘华弟,柳固常那家伙自觉对你冒犯,便求我将此书交给你,此书虽是刻本可亦世间难得,方能抵了华弟昨日的委屈,望弟勿怪。’

随后,安望飞还用最近新学的工笔画法画了一张自己拱手告罪的小像,形不似而神似,逗的徐韶华原本沉重的心情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望飞兄,你啊……”

徐韶华笑着叹了一口气,随后将那纸条收入怀中,这才翻起柳恒松开的那本古籍。

这本古籍是前朝大家对于经义的分析,其角度独特精妙,称得上一句鞭辟入里,若是寻常学子能得此书,仔细揣摩吃透,假以时日考中秀才也不是虚妄。

徐韶华将最后一页看完后,目光凝视着那不起眼的书名,半晌才叹了一口气。

大儒家中的一本古籍,其注解便能对学问助益颇大,可这些寻常学子却需要用十载,甚至更久的时间来揣摩。

也难怪当初许青云

不择手段也要攀上柳先这位大儒了。

徐韶华将那本古籍刚放好,马车便停了:

“日头大了,所有人原地休整一个时辰!()”

崔百折那大嗓门一出,前后车队都听的一清二楚,徐韶华也坐的整个人骨头都硬了,也跟着下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