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改错字)(1 / 2)

天才科举路 折秋簪花 18936 字 12天前

那童子这话一出,柳恒的面色倏然一变,一双利眼直逼童子:

“你说什么?国子监这个时候就来信了?!”

童子胆小,被柳恒一吓,便磕磕绊绊的都交代了:

“是今个晨起便来了,教授大人让我一早在门口等着徐学子,我不小心吃坏肚子了呜呜呜……”

柳恒听到这里,这个人都木了,虽然周围的学子都把目光放在徐韶华的身上,可他仍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若是一早如此,那他方才种种又算什么?

徐韶华闻言也随即起身,温声道:

“无妨,身体重要。我便是徐韶华,还请带路。”

那童子好容易止了哭,愣愣的盯着徐韶华看了一阵,这才道:

“难怪教授大人说我一见定能识得徐学子,徐学子快随我来吧!”

随后,童子上前牵住徐韶华的衣袖,他与徐宥齐一般大小,徐韶华一时神态也柔和下来,而柳恒听到这里,整个人已经彻底愣在原地,双手紧紧的握成拳,指甲刺进皮肉,这才让他能装作平静的看着徐韶华离开。

三年一次!

三年一次的机会又没有了!

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多忍一年半载,匆匆考中秀才,可却与案首一名之差!

那童子年岁小,可却也玉雪可爱,机灵活泼,一路上和徐韶华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小小一个人却对府学比柳恒还要了解。

徐韶华习惯了徐宥齐的早慧,对此倒不觉得什么,甚至还会与其探讨一二,等二人说的兴起的时候,正好站在教授的值房外。

“教授大人,徐学子来了。”

童子直接上前推开门,一边推,一边说着,随后还偏头看向徐韶华:

“徐哥哥,快进来呀!”

徐韶华犹豫了一下,便听到一阵和蔼的笑声:

“徐学子,进来吧。这顽猴倒是喜欢你,连让你多等几分都不愿意。”

徐韶华随即走了进去,迎面便看到一位面带笑容,鹤发童颜的老者:

“学生见过教授大人,这位童子与舍侄年岁相当,与学生也有几分投缘,不想惊扰教授大人,是学生罪过。”

徐韶华这话一出,那童子歪着头看了看徐韶华,立刻去扯教授的袖子:

“方爷爷,你别吓到徐哥哥了!”

随后,那童子又压低了声音,可却让屋内三人都听的清楚的音量道:

“方爷爷,你也不想哪天起来少了一半胡子吧?”

方教授听到这里,那故作高深的表情直接裂了,他立刻捂住了胡子,瞪了童子一眼:

“去看茶,别委屈了你的徐哥哥。”

童子这才欢快的离开了屋子,随后方教授这才看向徐韶华,本想要留给这位徐学子一个威严不失慈和的形象被那臭小子搅了,方教授只得沉默了一下,轻哼一声道:

“徐学子,你且坐吧。省得那臭小

子回来瞧见,还以为我苛责了你。”

徐韶华倒是不曾想过那童子与教授大人关系匪浅,当下顺水推舟的坐下来,玩笑道:

“唔,教授大人这怕是苛责了您的美髯吧?”

方教授胡子抖了抖,这才道:

“你这小子,也不怕吾给你穿小鞋?”

“君子论迹不论心,据我所知,教授大人还从未做过苛责学子之事,学生不信。”

方教授闻言是气也不是,乐也不是,幸好童子这会儿奉了茶过来,他这才转移了话题:

“你可知今日国子监为你来信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学生,方才知道了此事。”

徐韶华说着,看了一眼童子,方教授又是呼吸一滞,这才瞪了吗童子一眼,童子也很是不服道:

“方爷爷,你不知道,刚才柳固常那家伙想要欺负徐哥哥呢!”

随后,那童子嘴皮利索的将柳固常的话重复了一遍,一举一动,那叫一个活灵活现。

方教授听到这里,面色不好,三言两语让童子出去,这才抚须良久道:

“徐学子,我也不瞒你了,这次是我大周开国以来,国子监头一次点贡,点的便是你。”

方教授这会儿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点贡之说,那是自数百年前便传下来的。

不过那时候国子监地位并不如何,学子宁入府学不入国子监,直到本朝国子监起势,但更为了国子监地位的超然,从未动过点贡的念头。

是以,这数十年间,只出了这么一位,还是落在他们如今已经渐趋微末的泰安府。

方教授为了防止徐韶华不知点贡的特殊,还特意着重讲解了一下,徐韶华听到这里心中有些惊讶,但面上不动声色:

“那是学生的荣幸。”

“何止是你的荣幸,更是咱们泰安府,清北省的荣幸!”

方教授的声音中难言激动,看着徐韶华的目光变得热切起来,但很快他调整好状态,这才语重心长道:

“这次点贡,虽为特殊之喜,可是对于徐学子你来说,只怕并不全然是一件喜事。

国子监中,人才济济,可却皆是各省各府优贡而上,唯你独一份,若你入得国子监,你可知道你要面对什么?”

纵使这徐韶华还未在府学就读便要赴京前往国子监,可他终究进了府学,也是他的学生,方教授不愿意看到他碰壁,只得提前提点一二。

徐韶华听了方教授的话,沉吟片刻,这才低低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摧之不去,方为良木。”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摧之不去,方为良木。”

景帝这话一出,一旁的左相也不由得抚了抚须,叹道:

“良木而成,得称栋梁。圣上对那位徐学子,不,现在该称一句徐秀才了,实在是寄予厚望啊。”

“莫说朕,现在的国子监监正可是素有“铁豌豆”之称的刘

监正,太傅能劝服他,也是大功一件。()”

景帝笑着看着袁任行,随后便见袁任行只是笑着道:

“老臣力弱,还是徐秀才力壮。?()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袁任行无法忘记数日前那位新鲜出炉的徐秀才的考卷被送入京中,圣上一一看过后,在御案前沉默良久,这才用不容拒绝的语气道:

“太傅,朕与你商量点事儿。朕想要徐秀才入国子监,以点贡的方式。”

景帝这话一出,袁任行差点儿没有揪下自己那一把胡子,这刘监正就是个迂腐不化的铁豌豆,咬不碎,捶不烂,煮不熟,砸不破,他能让姓刘的点贡?

那还不如直接一刀砍了刘监正来的实在!

可当时圣上只是随意的翻开那些敷衍了事的请安折子,慢悠悠道:

“太傅,这么久以来,刘监正的折子从来都是这些折子里朕百看不厌的,你可知为什么?”

“老臣愚钝,还请圣上赐教。”

袁任行只知道这些请安折子,是陈柏舟的敷衍,是皇权的旁落。

景帝听了袁任行这话,只是勾了勾唇:

“因为,刘监正是唯一一个敢说实话的人。”

哪怕只是里面有一二学子的变动,刘监正也从未想过隐瞒,而景帝恰恰可以从这之中,摸索到京中形势的一二变化。

袁任行没有言语,景帝也只是看了他一眼,凤眼含笑:

“去吧,太傅。刘监正刚直,能打动他的,只有学子的学问。”

袁任行将这话繁复咀嚼,诚然,这徐秀才得中小三元乃是天赋异禀,学问不输常人,可这对于如今已经起势,正欲让之成为举国向往之所的国子监来说,点贡并不是一件好事。

可圣上看重的,可是那徐秀才除了学问之外的本事。

袁任行在心中措辞好,这才捡了第二日的休沐日,上前拜会。

刘监正如今年岁已经不轻,国子监能有如今地位,可以说是他一手提起来的。

乾元六年,刘监正临危受命,扶摇摇欲坠的国子监走入正途,不过三年时间,国子监声名鹊起,连带着刘监正这个五品小官都因此在京中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可因他铁面无私,以致京中权贵对他恨的咬牙切齿,又爱的颇为深沉。

老实说,袁任行这次上门心里也有些打鼓,可圣命不可违,这会儿进了刘家的宅院,里头一边栽着菜,一边辟了一汪池子种莲养鱼。

此刻,刘监正正在池边悠哉悠哉的钓鱼,贸然前来的袁任行倒是有些自己惊扰了一片清静之所的惭愧。

袁任行方才便对这池子好奇,这会儿只走上去瞧了一眼,里头果然不是什么一条千金的锦鲤,而是可以入菜的草鱼鲢鱼,看着瘦小的可怜。

“刘大人。”

“下官见过左相大人,寒舍简陋,左相大人随意就好。”

刘监正将自己的木杌子让了出来,随意捡了一个石头坐着,又重新拾起了鱼竿,这才道:

() “大人今日来此,所为何事?”

刘监正没有让袁任行有客套的机会,直接开门见山,袁任行也认命的坐在那木杌子上头,沉默了下来。

这刘监正不按常理出牌,让素来口齿伶俐的袁任行头一次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半晌,袁任行这才试探道:

“刘大人,你说国子监可有点贡的可能?”

“无。”

刘监正连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直接便否了,袁任行也不气馁,继续道:

“若那学子,得中小三元呢?”

“也不可。”

刘监正抬眼看了一眼池子,随手捡了石块,直接飞射出去,袁任行立刻叫道:

“偏了偏了!”

可却没想到,那石头入了水,狠狠的击中了那条正在偷偷啃着莲杆的草鱼,刘监正这才面无表情道:

“不长记性的东西,今日厨房加道菜,左相大人也留下来尝尝吧。”

袁任行一时有些尴尬,不知道这刘监正是否在暗指什么,可等看到刘监正疑惑的目光时,他这才明白自己不是在和朝里那些老狐狸打交道,当下只是一笑:

“恭敬不如从命,那便依刘大人所言。”

因为今日提前“弄”到了鱼,所以刘监正也不在池边晒太阳,便请袁任行在明堂喝茶。

袁任行看到茶水有些激动,可茶叶入口后,他好悬没有喷出来,好歹也是京中人人追捧的刘监正,他家的茶竟然是那些扛大包的平头老百姓喝的茶梗子冲出来的茶汤,又苦又涩,但还是挺提神的。

袁任行没有露出异色,刘监正也喝的一脸平静,等喝完了一杯茶,刘监正这才看向袁任行:

“能让左相大人亲自前来说和的,是大人的哪位世侄?”

左相只得一子,爱若珍宝,早在开蒙后便被送入了国子监,不过此子不肖父,浪荡不堪,府里只他一个男儿,这才有作天作地的资本。

随后,刘监正头一次向袁任行告了一回状,一告就是一个时辰,袁任行听的都快哭了,到最后只浑浑噩噩称“刘监正说的对”,“刘监正说的是”。

刘监正也是见多了权贵之家的敷衍,这会儿见袁任行也是如此,摇了摇头,终于不再多言。

袁任行这会儿宛如刚被念了紧箍咒的孙猴子,整个人脑子嗡嗡的,半晌这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小儿顽劣,刘大人只管教训即是,不过这次我向刘大人举荐之人,非本家侄孙。”

刘监正没有动,袁任行索性直接道:

“此人出身清北省泰安府……”

“清北省?”

刘监正终于有了几分兴致,他正襟危坐,口中道:

“韦大人治下之人,应是真才实学。”

袁任行忍着没有抽了抽嘴角,但还是心里憋了一口气,这话一出,把圣上的脸搁在哪里?

可是,这话又是那样血淋淋的现实,七省之中,五省已经被周柏舟掌控,就连那里走出来的学

子……也不一定向着圣上。

“一时有感而发,左相大人不妨细说。”

刘监正抿了口茶水,苦涩的茶汤他却喝的眉头都不皱一下,而袁任行这会儿也索性摆烂,直接道:

“这孩子不光是小三元,之前霖阳知府被斩、陈舍礼及陈家之人定罪都与他有几分关系。

你说说,这么好的孩子,若是放在鞭长莫及的泰安府,万一出了什么事儿……”

刘监正听了这话,坐直了身子,盯着袁任行,许久才道:

“若是如此,让他走优贡的路子也就是了。”

“这次,是圣上让你来的?你们想要让那学子提前站队?”

刘监正直接挑明了说,袁任行面上有些挂不住:

“刘大人,话不能那么说,那学子与周相手下之人有旧怨,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站到周相那一边。”

“是吗?”

刘监正不置可否:

“只要给的多,这世间哪里有什么不可能之事呢?”

“刘大人也是如此?”

刘监正直视着袁任行的眼睛,片刻后还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