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1 / 2)

叶青很是惊讶。()

之前就提到过,这个时期国内物资匮乏,纸张的产量也很有限,连报纸的发行都受到严格管控,就更别说是其他出版物了。

▆饭在锅里提醒您《七零赤脚女医》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所以眼下,有出版社竟然主动打电话过来,要出版她的小说,这着实让叶青感到意外。

主要是,《立秋》整个篇幅有近三十万字,而《妇女报》如今还是周刊,每个星期才能刊登的篇幅不过四千字左右,这几个月下来,整个小说连载还不到六万字,目前剧情还处于刚刚展开的状态。

叶青对自己的创作水平还是心里有数的,《立秋》之所以能得到杭廷芳的赏识看好,还得以刊登在报纸上,完全仰仗于她这本小说贯穿的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主题比较前卫鲜明。

这个时期大众关注的话题,还是着眼在怎么搞建设,像叶青的这本《立秋》这般将视角放在一个深陷困境命途多舛却仍然不断向命运抗争的百折不挠的农村女性身上,确实是开了先河。

但要论叶青这本小说的文笔有多好,剧情的设计有多精妙,那肯定是没有的,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用叶青几十年后的思想眼光来看世界,以李秋的口吻来启示这个时代的女性,即使是命苦的农家女,只要头脑清醒敢于奋进,任何时候都不向命运低头,就功夫不负有心人,总会有出头之日。

叶青是第一次写小说,还是这么长篇幅的长篇小说,所以她最初的意图,是登上报纸后,能多让几个女读者看见,并且能从中受到感染和鼓舞,那她这本小说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整理出版成书,那是她从来没有想,也没敢想过的事儿。

但她确实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出版社关注到了这本小说,并且还主动打电话来询问出版事宜。

电话那边的出版社主编言辞恳切,说起李秋的时候见解滔滔不绝,在问及叶青小说的后续,得知立秋会逆风翻盘农门崛起后,越发激动和感慨,再三请求叶青将书委托给他们出版社出版。

“您可能对我们出版社不太了解,但我这个电话是真的带着诚意拨打过来的。”

“我们出版社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出版长篇小说,而且每一本小说发行后都得到了文人学者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像早几年的《艳阳高照》《海岛女兵》《霞光大道》,甚至包括去年的《沸腾的山峦》《红川》等,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现象级作品了。”

“我们的编辑部,在审稿这一块儿嗅觉敏锐,一看到您的这本《立秋》,就立马被剧情还有立秋这个特殊人物所吸引了,所有编辑都认为,您的这本书,很有潜力成为今年出版届的黑马!”

叶青并没有被对方灌的这点迷魂汤给捧得找不着北,她确实是对如今的出版届毫不了解,但她有杭廷芳这个人脉啊,不懂的完全可以给杭廷芳打电话咨询,反正出版这个事儿她也不强求,所以根本不需要这么快就给对方答复。

于是,叶青很委婉地跟对方表示她暂时还需要考虑考虑

() ,让对方稍微等她几天时间答复。

等电话一挂,叶青就赶紧给杭廷芳那边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叶青就没有隐瞒地把事情说了,又咨询对方这个蓟城人民出版社的具体情况,想知道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没想到叶青这边一说出版社的名字,杭廷芳也愣了。

“这个人民出版社确实算是蓟城的老牌了,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出版了上百部长篇小说,其中经典作品非常多。”

“前些年整个出版行业受政策影响全面停业,一直到去年初,宣传部才正式下达文件,允许长篇小说发行出版。”

“政策一放开,蓟城人民出版社就走在了前面,去年他们广纳新人,对很多工农兵和知识青年发出了邀稿,只去年一年,就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者。”

“所以他们会来找你洽谈出版事宜,这也不奇怪,毕竟你的那篇《立秋》,最近剧情渐入佳境,也获得了业内广泛关注,报社这边每天接到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其中超过半数都是询问和探讨《立秋》这篇小说的剧情后续以及作者等相关话题的,可见你这篇小说有多火。”

“蓟城人民出版社能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足可见他们编辑部的那帮人眼光毒辣水准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