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2 / 2)

大汉第一太子 时槐序 5341 字 1个月前

他这般想,其他人也这般想,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又不是入朝为官。一个太子私人下属,管她是门下、宾客还是幕僚,又管她是男是女。都是太子的事。

只需不是迷惑带坏太子的妖女之列,他们都无从置喙,也不必置喙。

大农令低首应下:“是。臣安排她做主事之一,与朝廷委派之人共同管理祁家窑厂,殿下看如何?”

刘据点头,又道:“还有,此处的镜子迷宫可以由你接管,但店铺孤已经决定交由祁元娘了。

“仍旧按照规矩,所获利益祁家与朝廷共分。不过鉴于祁元娘的功绩,孤想在既定的分例上,给她额外加一成。

“虽说玻璃现今的制作成本不高,但那是因为研制成功,工艺达标的情况下。研制过程中耗费巨大,祁家已经见底。祁元娘如今是孤的人,孤不能让自己人吃亏。”

众人:……懂得都懂,殿下,你真不必说这么直白。

不等大农令开口,刘彻先道:“可。”

多一成而已,还只是祁元娘所负责的店铺,数目不大。尤其祁元娘是的聪明人,聪明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这些钱至少有一大半会进太子宫。

既是给儿子,有什么可犹豫的。

甚至他还主动道:“镜子迷宫设计复杂,既是柏山与祁元娘主导,你自己亦曾参与设计,也不必给大农令了,仍旧交给你。

“你想给柏山负责,还是祁元娘负责,或是找

其他人,都由你说了算。如何?”

刘据愣住,转瞬高兴起来:“好啊。那我到时候让他们多想几个办法,隔一阵子把里面镜子的摆放位置与通道走向改一改。

“不然总是一个样子,多走两回就没意思了。如此时不时换个花样,五陵少年们的兴致就能持续更久。

“若往后他们觉得没意思了,参观闯关的人变少。里面的镜子还能修饰修饰卖出去。一点都不浪费。至于场地,也能用来搞点别的。”

这本不在他计划之内,无所谓要不要,但既然给了,收下便是。

弹幕说过,他可以为公,也可以为私。家国利益必须永远在前,这是底线。但在不影响家国利益的前提下兼顾自身利益,不冲突,不矛盾。

刘据一点也不扭捏,半分不推拒,甚至越说越有劲,一会儿功夫似乎已经畅想好怎么长久利用,最大程度去利用了。

刘彻忍俊不禁。

大农令得了玻璃大头,也不在意一个迷宫,十分有颜色道:“陛下此番安排极好,镜子迷宫唯有在殿下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只不知殿下所说要求便是这些吗?可还有其他。”

一句话将刘据的思绪拉回来:“哦,还有一点。”

大农令:???

居然真的还有。你要求可真多。

“与朝廷合作的代理商,对于他们旗下店铺选址,大农令可有想法?是让他们自己决定,还是朝廷做主?又打算选在哪里?长安内城,或是陵邑内吗?”

大农令想了想:“长安内城多皇亲权贵,城边有东西二市。各陵邑巨贾豪绅亦都住邑中心,邑中心亦都有贩卖货物集市,往来人员繁多。最合适不过。”

既是做生意,那么选在各个地方最繁荣人流最多的商业区,这思维没毛病。

但刘据轻轻摇头:“你这路走窄了。大农令今日参观了这么多,对孤此处的格局布置就没点别的想法?”

大农令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刘据继续道:“大农令觉得让他们将店铺全部开设在此,如何?此地毗邻内城,右边还有霸陵邑与南陵邑,不论内城皇亲权贵,还是陵邑内巨贾豪绅,距离都很近。

“往左还有长陵邑,茂陵邑等,虽相对远了些,但车马也不过一个时辰可至,来往皆便利。

“此地已有眼镜店、镜子与玻璃摆件饰品店,更有一间新奇好玩的迷宫;若再将其余玻璃制品店铺全设在此。光是这个名头就能引来人流者众。

“我们再用玻璃做一下沿路的观赏建设,如方才所见的露台花房;或是其他有趣之物。是否更吸引人?

“然后再请一些别的店家入驻呢?或是织锦布庄,或是食肆酒肆,或是金银首饰,满足游玩闲逛之人一切需求。大农令以为,此地会怎样?”

大农令……大农令震惊了,根本反应不过来。

刘据自问自答:“此地会成为长安最繁荣的琉璃街!玻璃店铺若在东西二市与各陵邑,对于购买者

来说,虽更便利,但少了几分其他奇趣。()

“对于朝廷来说,太过常规,地点分散,失了特色,所赚也只是玻璃一门生意。

?本作者时槐序提醒您《大汉第一太子》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倘若将之聚于此地,再甫以一些相应的特色建设,便可借玻璃引天下目光,令众人来聚,届时百业可兴矣。”

众人:!!!

居然还能这样!

刘彻眸光一闪,下意识篡紧拳头。

刘据眯起眼睛:“一个地方想要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人口。

“若有这样一处地方,让人兴致倍增,流连忘返;成为天下“唯一”,成为每个人都想去瞧一瞧看一眼的存在,那么会如何?

“人流会自动自发聚集而来。他们要吃要喝要穿,还需要满足心底欲望中的享乐与贪欢。那么伴随此展开的各行各业呢?自然就有了蓬勃发展的机会。

“而当百业腾升,金银需要工匠,布庄需要织女,食肆需要食材……

“此间种种,平民百姓也有了更多谋生的渠道与机会。

“届时长安或会成为天下人向往之地,甚至……”

刘据忽然停顿,想到弹幕诉说过的前景,心中激荡,热血上涌,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自主带了几分颤音:“甚至广为流传,成为外邦眼中璀璨的东方明珠!”

众人:!!!

刘彻深吸一口气,看向刘据的目光中满是震惊,转而又变成莫大的欣喜!

果然子肖父啊,不愧是朕的好大儿,野心居然这么大!好样的!

臣子们更是骇然。他们想到都是国内,你居然已经想到国外去了?

可是……

众人犹疑着,还没开口,刘据抢先道:“孤知道单凭玻璃恐难实现,可谁说我们现在只有玻璃,以后也只有玻璃?”

众人顿住。

是啊。太子先前做出了多少东西,哪一样拿出来不是举世震惊之物?他尚且年幼,还有无限潜力,谁说他就止步于此,谁说他们大汉就止步于此!

所有人身体里的血液都沸腾起来,即便知道这是一个饼,但这个饼看起来那么漂亮那么好吃,谁能忍住不吃呢?

“是是,殿下所言极是。殿下之深谋远虑,臣望尘莫及。是臣路走窄了,确实是臣路走窄了啊。”

大农令激动万分,磨搓着双手,跃跃欲试,好似恨不得立刻为刘据描绘的伟大蓝图去添砖加瓦。

刘据却又将话题转回来,把他们的热血按下去:“别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西域那边需等博望侯二出西域再说。咱们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国内。”

众人的神思被拉回来。

是啊,需得先把国内做好,再谈外邦。

对,没错,他们不能急。但凡伟业,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不就是等,不就是干吗。干就是了!

“不过便是国内,也不可局限于眼下。虽说天下巨贾豪绅十分,长安独占六七,但你也不能直接舍弃掉剩下的三四吧。更何况地方上还

() 有郡国诸侯呢。”刘据嘴角勾起,“他们可都不缺钱呢。”

大农令:!!!

众人:!!!

“有长安玻璃在,谁还看得上以往的低劣琉璃?地方巨富会不会动心?他们会不会愿意捧着手上的琉璃窑来表诚意?而各大诸侯又能否忍住不跟风购买?

“大农令,眼光放远点,不要局限于京师。各地州府与郡国都可以设立属于朝廷的琉璃窑啊。”

说完,刘据转头看向刘彻,眨眨眼。

刘彻微微挑眉,似有所觉。

刘据瞄了众臣子一眼,悄悄凑到刘彻身边:“父皇,我听先生讲七国之乱、梁王叛乱,再有去岁的淮南王谋反之事。觉得诸侯虽并不都有异心,我们不可态度过激,却也不能不防。”

“我知道父皇有绣衣使者。到时候可悄悄调派绣衣使者潜入其中,借玻璃之事与诸侯巨富往来买卖,彼此走动密切,这些人的动向是不是自然而然一清二楚,消息获取起来也更便利?”

刘彻:!!!

离得远完全没听见的众臣:???

不是,你们父子怎么还公然说上悄悄话了呢,是什么我们不能听的言语,怎么陛下脸色都变了?

离得近刚好听到的卫青心脏猛缩,霍去病更是张大了嘴巴:我的天哪,你玩这么大的吗!

琢磨着掏诸侯的钱袋子就算了,还想把手伸到诸侯身边去?

陛下用绣衣使还偷偷摸摸呢,你直接光明正大安插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你可真能想,这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尤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众人享受到玻璃窗户与镜子带来的便利,以及心理上所满足的优越虚荣感,甚至某些人还因此获利。

那么即便后续诸侯发现端倪想要搞掉琉璃窑,只怕这些被朝廷养“刁”了生活习性的王宫大臣与豪富门阀也不会愿意。

尤其刘据说的对,他如今虽然唯有琉璃,但谁说日后也只有琉璃?

诸侯谋反是很耗钱财的。若刘据的新奇物件越来越多,把他们的钱财掏个大半,他们还拿什么来谋反?

这招若谋划细致,使用得当,不但能把王公大臣与地方富绅都拉到朝廷阵营,还直接削弱了诸侯的财政力量。人和钱两把抓。

刘彻思量片刻,眼眸逐渐深邃。

他忽然站起身来,表情严肃:“回宫。众卿随朕往宣室殿。今日太子所言建议还需仔细规划,商议出具体章程来。”

另外诸侯绣衣之事也要谨慎安排。但此项就不必闹得众人皆知了。

刘彻眼眸深邃,眸中光亮闪烁。

刘据呢?刘据打了个哈欠,一回宫就美滋滋睡觉去了,全然不管自己一个接一个抛下的“惊雷”炸出了多大的火花。

至于自家父皇与众臣子们今夜是如何忙碌,如何激荡,如何无法入眠。

刘据表示,干他何事!

天大地大,我困了那就是睡觉最大。

不接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