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2)

形势发展转了个弯,完全没往刘据预想的轨道上走,继续显然是不太能继续了。

毕竟眼前的两个人几乎都已经“五体投地”,真正字面上的“五体投地”,他要再硬着头皮非得“算账”,多少有点刻意的成分,也显得不够大度。

“好吧,你们既然诚心诚意地认错了,孤便大发慈悲地原谅你们。”刘据轻哼,“不过此事也算给你们一个教训。

“孤听闻某个人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孤认为此话极对,看事看物怎可想当然,流于表面,怎么也得查探清楚,了解内情再来评价。

“你们说是不是?”

大农令与少府寺卿连连点头:“是是是。”

刘据目光又瞄向汲黯。

汲黯虽是“刺头”,但并非不讲道理之人,行礼言道:“殿下言之有理。臣受教了,日后必谨记。”

其余人也很识趣,紧跟着表态。

刘据满意颔首:“孤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既然如此,这事便算了。”

众人:……

霍去病嘴角抽出,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呵呵,为了一句话非得一个个跟你认错才罢休,这还不小气啊。

他转头去看刘彻:陛下,你不管管,纯看热闹?

刘彻双眼含笑,不动如山,还真纯看热闹。

霍去病:……行吧。

总感觉陛下现今对太子惯得有点过分。

心里这口气出了,刘据将话题重新拉回来,他看向少府寺卿与大农令:“你们都想要这差事,可曾想过若给了你们,你们具体要如何办,心中是否有章程?”

二人齐齐愣住。事情来得太突然,他们只一门心思想把差事争取到自己手里,还没来得及思索太多。

刘据转头询问少府寺卿:“你说少府有工匠有琉璃窑,只需父皇一声令下便可当即实施。那孤问你,你打算怎么实施?

“似孤今日给你们展示的这些,展柜、窗户、镜子、摆件、饰品,多管齐下,一起售卖吗?”

少府寺卿点头:“自然。”

这几项都是赚钱的买卖,总不能弃掉某项不要吧。

刘据指了指那份调查总结的名录:“自我大汉建国以来,每任帝王都修陵建邑,乔迁人口。说一句:天下权贵高门、巨贾富绅十分,长安与各陵邑独占六七,不为过吧?”

这点是实情,甚至六七都还是往保守的估算。因此无人能反驳。

“你以为凭少府那点工匠与一家窑厂,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更别提工匠窑厂只能保证制作,除此外是否还需店面,需办事处,需售卖主管之人?这些你打算怎么解决?

“如果都要重新召集人手布置,那你这几个工匠与窑厂的优势也就微乎其微了。跟交于大农令来从零开始筹办,区别不大。”

大农令心下大喜:“殿下所言甚是。”

少府寺卿急了,刚要开口再争

取争取,但见刘彻抬手阻止,认真看向刘据:“你是不是已有想法?()”

众人一愣,刘据俏皮眨眼:“是有一些想法。?()?[()]『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凑过去,挨紧刘彻,缓缓道:“父皇,若由朝廷来召集工匠,建造熔炉窑厂,整修店铺,安排安装与售卖人员,整个流程是不是过于繁琐?

“既要耗费许多时间,也不可避免的需要投入一笔钱财。即便这笔钱财后期能够赚回来,但能省我们为什么不省呢?”

刘彻挑眉:“怎么个省法?”

“父皇忘了,当初为了研制玻璃,我公开了一些制作信息,诚邀所有人踊跃参与。他们其中好些人手里都有琉璃窑。”

刘彻眸光闪动,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据继续:“我想了两个方案,第一,让他们与朝廷合作,他们投入成本,朝廷只出技术,将这门工艺教给他们。所获利润按额定分成。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朝廷只需选择出可信的合作方,其他都不用管,便可坐等钱来。坏处是,玻璃的制作方法需要教授给对方。

“为了防止他们生出异心,父皇需立下法令,若有人胆敢将此法泄密,一律按叛国罪论处,祸及子女亲族。”

刘彻微微蹙眉,觉得不太行,即便立有法令,也难保不出意外。

他问道:“第二个方案呢?”

刘据扬眉:“第二,由朝廷全权接管他们手中的这些琉璃窑与工匠。作为补偿,朝廷赐予他们代理之权。”

众人不解:“敢问殿下,何为代理?”

“代理朝廷负责玻璃制作之外的所有事宜。譬如开设店铺,窗户安装,商品售卖等。当然这其中所产生的费用,也全由他们自己承担。

“朝廷可以把制作好的东西卖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经营。怎么卖,卖什么价,只需不是太离谱,都可由他们自己做主,当然盈亏也由他们自负。

“这样朝廷算是供货商,赚取的是供应给代理商的货款钱财。

“父皇若觉得如此一来,朝廷放权太过,也可以选择将东西无偿给予他们,售卖的价格由朝廷制定,他们不可私自更改。

“如此所获利益进行分成。分成比例父皇看哪个合适。我觉得三七,或二八,都成。”

不管三七还是二八,自然都是朝廷占大头,所谓的“代理商”占小头。

大农令双眼锃亮:“妙啊!殿下此法甚妙!玻璃利益不小,即便只有二三,在只需维持店铺与后续杂事,不必负担制作成本的情况下,所得也十分可观。

“一定有人挤破头想要献出自家的琉璃窑与工匠,以此来获得代理资格。

“尤其这般一来,既能保证玻璃的定价之权在朝廷手中,不必担心有人为求获利从中作乱;窑厂与工匠还尽归朝廷,极大程度上免除了制作方法泄露的风险;

“更是断绝了代理商的窥视,即便是他们,也无法计算其中成本。让玻璃真正做到成为朝廷的秘密。”

越说大农历

() 越兴奋,连连拍大腿:“果真绝妙!太子殿下如何想出来这般巧妙的方法。”

刘据仰头,得意非常。

大农令又转向刘彻:“陛下,臣觉得殿下这第二个方案比第一更合适。”

众人点头,皆是这种想法。

刘彻自然也是。

弹幕震惊了。

——卧槽,恕我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能说不愧是太子吗?当现代人的见识链接上皇权身份带来的思维角度,这建议简直……不知如何评价。楼下来。

——一句话白白拿走人家的琉璃窑和工匠,还让人家给你当牛做马,帮你做生意管售后,就给人家两三成的利,还美其名曰“赐予”人家代理权?

——好一个黑心资本家。这要放现在,绝对被喷死的存在。

——你也说了是现在。这是在古代。想想玻璃的利润,真有人会上赶着去干。不但如此,他们不知道玻璃的成本,指不定还以为玻璃造价多贵,自己不用管制作,只管最省钱的销售与售后,占了天大便宜呢。

——天大便宜……楼上你……啊啊啊,想想真是这个理。我去,我这个天天被资本家压榨的社畜心态要崩了。

——崩什么崩。代理商有得赚啊。虽然只占小头,但对他们来说,他们没亏。就他们那制造技术,守着琉璃窑一辈子或许都不如送出去跟着朝廷干一年。所以这个事情端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

刘据点头赞同。是这个理没错了,所以说他黑心什么的,他是绝对不承认的,哼。

刘彻淡淡道:“如此一来,少府的琉璃窑与工匠就不那么重要了。”

既要进行接管,不论谁来担此事,都不会再缺琉璃窑与工匠。

大农令欣喜,少府寺卿却不太甘心,然而不等他说话,刘据便已发言:“确实如此。所以父皇觉得此事交给大农令如何?”

刘彻眼眸含笑:“为何是大农令?”

“玻璃获利颇丰,不可小觑。大农令掌天下仓禀农桑、济百姓民生之事。交于大农令可直接用于国事与民。

“少府专司皇家事务。而皇家日常花用,少府所收山海池泽之税足够。便是旗下若卢考工掌军备军械,此乃军国大事,从大农令处拨款便是。”

刘彻轻笑,臭小子不错,与他所想不谋而合。

少府的军备可归于为国,从大农令处拨款名正言顺。但少府为皇家私库,不适合掌这么大笔的巨资。

不可丰私库而弱国库。

大农令与少府寺卿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是各有私心罢了。

但既然两大巨头表了态,便是尘埃落定。

大农令高兴不已。少府寺卿虽遗憾,却也没再说什么。

刘据又看向大农令:“事情交给你,但孤有几点要求,你必须做到。”

“殿下请说。”

“今日所见各处,除房舍外,余者皆是祁元娘建造,巧思设计是祁元娘与柏山共同主导,所需钱财是祁家花

费。更别说玻璃就是她们研制出来的。

“当日孤力邀众人集思广益、钻研玻璃时曾说,谁若做出来,记大功,赐重赏。祁元娘没有问孤要赏赐,但孤不能不给。人不可毁诺失信,孤是太子,更不可以。

“祁家琉璃窑与工匠可以按照孤之前的提议,交由朝廷。这是为了方便朝廷统筹管理。你也可以派人监督,但你不能把祁元娘完全踢出去,需保留她一部分主事之权。”

大农令一愣:“祁元娘?是位女子?”

“对。你们见过的。刚刚在迷宫出口迎接你们,引导你们观赏镜子与摆件饰品,并负责解说的那位女郎。”

众人愕然。

彼时他们就疑惑,殿下为何让个女子负责这些,没想到竟是因此。

研制出玻璃的竟是一位女子!

刘彻微微挑眉:“朕听闻你收了名女子做太子门下,可也是她?”

“是。祁元娘很不错的。”刘据点头,指了指案桌上的竹简,“这两份东西都是她调查总结。”

刘彻颇感讶异。众人亦然。这女子有点能耐啊。

刘据嘴角上扬十分高兴:“我如今也是有门下的人了。”

这模样显然并不十分明白“门下”的意义,纯纯一股子终于收了个下属的新鲜感与兴奋劲。

刘彻挑眉,他的目光扫向两份竹简。

罢了,左右不过是个门下,既有些许才干,能偶尔帮据儿办点事,那就随据儿吧,据儿高兴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