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改错字)(2 / 2)

天才科举路 折秋簪花 14590 字 12天前

“这世道,无人敢争!徐韶华,你是个聪明人,若是你再聪明点儿,你该知道如何选。

最起码,只要你选定其一,你便有了依仗,再无人敢与你为难,哪怕是常齐昀,他亦要顾忌!”

徐韶华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不过,卫同窗,你可知国子监监生改籍之事?”

徐韶华这话一出,卫知徵脸色大变,他立刻抬眼看向门外,见一片安静这才斥道:

“这种事儿你也敢在明面上说?不要命了?!”

“看来卫同窗是知道了。”

卫知徵只是复杂的看了一眼徐韶华,随后硬邦邦道:

“此事有违律法,我虽有耳闻,可却并不清楚。好了,今日与你说的够多了,你这口茶可真不好喝,走了!”

卫知徵直接起身离去,只是临走前,他看向徐韶华,迟疑道:

“徐韶华,你是聪明人吧?”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徐韶华平静的与卫知徵对视,卫知徵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心道:

这家伙还真是琢磨不透。

“随你吧,看在你我有缘,他日你若是出了什么事儿,我会

为你收尸!”

卫知徵说完,匆匆离去。

徐韶华等卫知徵离开后,这才收回了目光,可却不由面露深思。

卫知徵似是颇为忌惮改籍之事,连六大势力的更替都愿意阐明,不过寻常学子的改籍之事,又何必这般讳莫如深?

可惜卫知徵溜的太快,徐韶华也不好追问,只得暂时放下。

不过,他才来了五日,还早呢。

翌日,徐韶华本要去上礼艺课,可却不想周先生偶感风寒,只得改为前去藏书阁看书。

藏书阁内,徐韶华偶然翻到一本兵书,说的是楚淇之争时,楚国以淇国国君多疑,而密信其大将陈义,以致陈义被疑杀之事,他的眼神突然渐渐飘远。

若是他不曾算错,越十二这时也该动起来了吧?

……

宣政殿中,右相一派正言之凿凿的抨击安王:

“启禀圣上,据清北省泰安知府上报,此前院试结束,有一学子曹青候榜之时,却在泰慈寺中不幸被人杀害,且那泰慈寺主持证词之中,那杀人凶手正是安王世子游学时送入泰慈寺中,臣以为,应是那学子知道了些安王世子曾在当地做下的不欲为人所知之事!”

说话之人乃是刑部给事中,那副慷慨激昂的模样,让如今已经成为吏部右侍郎的马清心里不由得摇了摇头。

自从自己连跳两级,从五品给事中至二品右侍郎后,这朝中勇于进言的朝臣们倒是一下子泛滥了。

不过,当初他斩许青云、囚陈舍礼,又是拿了铁证回来,这官升的虽然快了些,可也在规矩之中。

这也导致现在有不少人想要走自己这个路子,可是这路子又岂是这么好走?

今日这吏部给事中不过才当了半月,便敢攀扯安王,真是好胆,莫不是他日想要坐一坐右相的位置?

不过右相这会儿一言不发,难不成是真的想要对安王动手了?

马清站在人群中,眼睛放光一般的四下看着,而上头的景帝也是不遑多让。

右相与安王相争,也有益于朝纲稳固。

“哦?王叔如何说?”

景帝的语气带着一丝为难,他是相信自己这位王叔的,可是刑部文书却也是白纸黑字,写的分明,只好请安王自行辩驳一二了。

而安王虽然心中有火,但景帝的态度却让他受用不已,随后他只拱手道:

“圣上,臣那小儿虽然顽劣几l分,可却不是藏污纳垢之人,焉知不是有心之人有意攀咬?若只是如此,臣,万万不能认!”

安王讽刺的说着,而那给事中面色一白,但还是道:

“证人证言,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岂是安王爷红口白牙可以掩盖过去的?

况且,况且,当初安王爷可是借世子之口说起霖阳知府许青云之事,如今细细想来,此事焉知真假?”

“许青云死了,难道你还想要给他翻供?”

安王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刑部给事中,那扑面

而来的压力,让那给事中不由得扑通,腿脚一软,跪了下来。

而这时,周柏舟这才抬起眼,淡淡道:

“安王放肆了,金銮殿上,圣上还未发言,你竟敢行僭越之举?()”

景帝只是眸子暗了暗,随后好脾气道:

“王叔与朕同出一脉,方才也是一时情急之故,事出有因,不必自责。?[()]?『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安王听了这话,面色这才和缓起来,周柏舟却看向景帝,语气带了几l分严厉:

“圣上此言差矣,臣忝居太傅之位,却一直政务缠身,却不想左相大人竟将圣上教导成这般任人唯亲的性子吗?!”

“放肆!姓周的,你胆敢污蔑圣上声誉!”

袁任行面色一冷,直接道:

“圣上与安王爷乃是嫡亲叔侄,何须圣上徇私?”

周柏舟只是冷冷的看向袁任行:

“刑部之事,圣上未发言,安王作为嫌犯亲属却当庭威胁朝廷命官,圣上还为其袒护,不是徇私又是什么?!”

周柏舟这话一出,袁任行也不由得呼吸一滞,一旁的安王更是拧其眉头,宣政殿中,一时鸦雀无声。

半晌,坐在最上首,本该至尊无上的景帝闭了闭眼,这才开口道:

“好了,是朕,失言。右相教训的是。”

景帝这话一出,袁任行急急唤了一声圣上,便是安王这会儿也有些站不住,随后他拾起衣摆跪了下来:

“圣上无错,是臣之错,臣……”

安王还不曾说完,景帝便摆了摆手:

“王叔不必多言,且先听刑部给事中所言吧。”

今日朝堂之上,又是右相大人力压群雄,连圣上也不得不暂避锋芒,那刑部给事中这会儿也定了定神,没敢露出欣喜之色,却声音洪亮坚定道:

“此事报至京中,臣等不敢耽搁,故而前后派了二队人马前去调查此事。而且……”

刑部给事中看了安王一眼,继续道:

“而且,臣等确实寻到了确凿证据!”

随后,那刑部给事中直接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

“此乃安王世子所留信物,皇家技艺,民间断无造假之法!”

刑部给事中这话一出,朝中又是一静,就连安王这会儿一双眼也不由瞪得大大的,看着那块玉佩,久久不语。

无他,那确实是安王世子的一块随身玉佩。

可这块玉佩一月前他还见过!

安王那双虎目飞快地扫过所有人,眼神冰冷而锐利,所过之处,官员尽低头。

他被算计了!

周柏舟适时的开口: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安王世子有疑证据确凿,恳请圣上定夺。”

周柏舟说着,拱了拱手,随后,周柏舟身后站着的官员也纷纷拱手请景帝示下。

抬眼看去,乌压压的一片。

便是景帝也不由得呼吸一滞,而一旁的安王看到这一幕,更是怒极

() :()

“姓周的,你这是要逼宫造反不成?!”

?本作者折秋簪花提醒您《天才科举路》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周柏舟眼神漠然的看着安王,淡声道:

“王爷言重了,本官只是想要还那冤死的学子一个公道罢了。此前圣上已经袒护了安王一次,如今还要袒护吗?”

周柏舟冷声发问,朝臣二请,景帝终于下定决心,他只得抱歉的看向安王,道:

“既如此,此事交由刑部、都察院……和大都督一同审理吧。”

景帝话音落下,雷尚毅拱手一礼:

“臣领命。”

“臣等领命。”

其余二司也开口领命,安王的面色微微和缓,有雷尚毅在,他一个大都督总不会轻易倒戈右相,他还有操作的空间。

而周柏舟对于景帝的决定也没有反对,雷尚毅乃行伍之人,自不会做那些龌龊之事。

随后,景帝这才面露疲惫的看向一旁的德安,德安会意,立刻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日有右相和安王的事儿在,其余人也不敢多言,便纷纷告退。

景帝率先离去,不多时,袁任行也脚下转了一个弯儿,跟了上去,德安早在御书房外候着,袁任行还没进去,便面露心疼之色。

“圣上……”

袁任行话没有说完,便见景帝兴冲冲道:

“太傅,今日朕做的如何?倒没想到右相竟然真的敢对王叔出手!这次朕受了委屈,可要数日不能上朝了……”

景帝笑眯眯的看着袁任行:

“太傅可还记得你我的赌约?”

“朕要见一见那位徐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