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登门(1 / 2)

庶女亦安 风谧蕴虚白 10137 字 2个月前

虽然亦安最近一段时日恢复用药,但月信还是久久未至,绿漪往郑妈妈那里递信儿,陆氏自然也就知晓。

亦安的身子拖不得,幸而陆太傅那边有了消息,陆氏趁着回去拜见父亲,顺道把这件事定下来。

闻老先生是圣手,早已隐居多年,能请他出山一趟,还是靠的陆太傅早年和老先生的交情。

亦宁和亦安应下,按理也确是该去拜见外祖。陆氏此次只带了亦宁、亦安两人,为的是不动声色。只带亦安一人目的性太明显,让亦宁给亦安作下遮掩,反正亦宁是亲外孙女,旁人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往那方面去想。

等说了这件事,陆氏才问起在临清公主府过得怎么样。陆氏想着自家虽不是勋贵人家,但好歹公爹和亲爹俱是一品,又简在帝心,应该不会有勋戚贵女为难三个女孩儿。

果然,亦宁兴致勃勃地说起在公主府的见闻,丝毫没有被排挤的模样。又说起几位公主、郡主性情都十分不错,给赏也很大方。

说起赏赐来,陆氏便注意到三个姑娘身上确实多了几样首饰,安姐儿怀里还抱着个乌木匣子。

看到陆氏望过来的目光,亦安把匣子推开,“这是公主赏的墨条。”陆氏出身世家,又是自小便通翰墨的,打眼一瞧就知道这两块墨绝非凡品。又有龙凤纹饰,这是给皇家的贡墨。

那点子清透的龙涎香味散发开来,陆氏忖度着,公主该是对安姐儿很满意,不然怎么会单给了她两方贡墨?这样也好,日后给亦安议婚时,这也是往脸上贴金的谈资。

陆氏心中称意,她如今所虑者,唯有几个姑娘的婚事。尚仁与张家姑娘会在九月末完婚,长兄成婚,底下的弟妹们,自然也该相看起来了。到底她养了一场,已经走了九十步,最后这十步,怎么也要走圆满了才是。

儿子的前程看仕途,姑娘家看的自然就是婚事。若能说上一门好亲,不说得享诰命,起码不用为家计操心。

亦宁凑趣道,“五妹妹的字好到连长公主拿了折扇去,只当是自己掉的呢。”亦宁拿舞阳长公主拾扇这件事当个乐子说出来。

不止亦安想不明白,就连陆氏也没想明白其中道理。大概…也许…,长公主确实喜欢亦安的书法?

陆氏压根儿就没往先皇后身上想。陆氏作女官那时,先皇后少在人前练字,陆氏便是看过先皇后手书,也不会将其和亦安的字联系起来。

况且陆氏作为掌诏女官,起草诏令和在脉望楼阅读古籍便占去她一整日的时间,对先皇后的手书只有些许印象也算正常。

那时候征召有才学的女子入宫作女官,是有隐形福利的。脉望楼的藏书便是其中之一。没有这天下第一楼作诱饵,不见得会有那么多名门女子自愿入宫。虽说当女官是个体面差事,但到底和家里人见面少了。宫墙巍峨,不是等闲人家,根本不能时时见到女儿。

先皇后算是极宽和的,一月里许亲人在京的女官们回家探亲一回,亲人不在京的女官,便没有这个

待遇了。

陆氏做了近三年女官,与先皇后是熟稔的,只是不像临清公主自小就长在先皇后膝下,舞阳长公主更是自先皇后册立时便与之相识。到底年岁浅些,陆氏只管做好女官本职内务,私下里并没有翻看先皇后手记,接触到先皇后字迹的时候不多。而今过去十来年,恐怕连先皇后什么模样,都记不清了。

临清公主和舞阳长公主觉得相似,也只是观者自意罢了。

想不通其中缘由,陆氏索性不再去想。反正这件事对亦安来说不算坏事,舞阳长公主和临清公主都是性子比较好的宗室,一不跋扈,二不骄纵,能得两位公主的青眼,说明亦安确有吸引两位公主的某些特质。

“你们今儿都累了,回去早些歇着吧。”嘱咐完要紧的事,陆氏便也不留姑娘们说话。她也是赴过各类宴的,知道宫里贵人们行宴,多半是累人的。

亦真领着妹妹给陆氏行礼,随后对亦宁和亦安抿抿唇,露出温暖的笑意,便回明德堂去了。

亦宁与亦安各自道别,亦安将怀中的乌木匣子交给绿漪,自己顺着抄手游廊回碧云馆,顺道欣赏下沿途的景致。

回到碧云馆,亦安吩咐绿漪,“把这两块墨收好,等我正用着的那块完了后,便取一块来接着用。”亦安不是得了好东西就攒起来的性子,尤其是墨条这种消耗品,无论是亲爹给的,还是祖父给的,亦安都照用不误。如今到了公主这里也是一样,欢喜得了好墨是一回事,也不耽误亦安用它写字。说不得也让她感受下,什么是天家气象。

绿漪应是,妥帖地把墨收好。

绿澜带着石斛等人服侍亦安梳洗,亦安今日也不再看杂记,只躺在摇椅上小憩。等时辰到了吹灯安寝,自是一夜好梦。

因绿漪跟着去了公主府,绿澜等人便问她在公主府里的见闻。绿漪便把两位公主如何如何喜欢亦安,亦安还坐在郡主身边看戏的事儿全说了。

绿澜听完与有荣焉,有时候主子的脸面也能为底下人壮声势。像那等主子性子软弱的,连带着底下人也不硬气。绿澜倒是没想着借亦安的势在府里作威作福,她且够不上那个牌面。就算是亦安在夫人和老夫人面前有体面,也不会容许自己院子里的人耍威风。

亦安待自己的丫鬟们一向好,亦安越有脸面,底下丫鬟的日子更好过些。无论是绿漪、绿澜这些大丫鬟,还是石斛、玉竹这些小丫鬟,没有一个不是盼着姑娘好的。

第二天醒来,亦安简单梳妆后,便去景然堂,给嫡母请过安后,再由陆氏领着去明德堂,给顾老夫人请安。

本来按以往的例,请安散后便各自理各自的事去。偏江姨娘在景然堂接着女儿后,还对陆氏笑道,“九姑娘现在大了,也到了能拿动笔的时候,妾想着,是不是该叫九姑娘先练起大字来……”江姨娘自家识字,教女儿认两个字并不稀奇。只是这笔墨纸砚都得找陆氏支取,这才开了口。

陆氏眉头微挑,先是看了一眼懵懂的亦顺,再看了一眼略带讨好的江姨娘,心下了然。只怕是亦安

昨日得了公主的赏,让江姨娘眼热起来,这才有了这番话。不然亦顺只有四岁出头,且不到开蒙的岁数,江姨娘为何急巴巴地过来,就为了说这事?

必是昨日的风声传到听涛轩,江姨娘这才起了心思。姑娘们回府本就没避着府里人,底下小丫鬟们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昨日公主府里发生了什么事。这本来也是姑娘们的体面,再没有拦着不让说的。

在江姨娘心里,只怕只有这样的体面才是真体面。不过她行事有几分急躁,就算亦顺现在就开始练字,等她长成那一日,圣人还是如今的圣人?又去寻哪一个有身份的人,给亦顺这样的体面呢?

江姨娘素来便知亦安在陆氏这里是有些不同的,看来往日里还是小瞧了这位温文随和的五姑娘。没想到竟有这般手段,两位公主都对她青眼有加。若是这份体面让亦顺得着,江姨娘只要一想,便忍不住呼吸急促起来。大老爷的官位再升一升,女儿再得贵人看重,这婚事便没有不妥贴的了。

陆氏看了一眼江姨娘,这位的心思都快摆在脸上了,连猜都不用猜。同样是庶女,为什么家里的姑娘只有亦安让临清公主下了帖子请,只想想这个,江姨娘便坐不住了。

陆氏轻笑一声,对江姨娘道,“可想好了?若是让顺姐儿进学,就得单开个院子出来,让姑娘自个儿住了。”明明江姨娘说的是练字,可陆氏却故意说成进学。两者含义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

练字的话,江姨娘在院子里自己就能教女儿。可要是进学,就要离了她身边,由赵妈妈照管。这就要看江姨娘怎么选了,姑娘四岁多进学,也不过是听先生念几句文罢了。真能记住,那可就是神童了。说不得是有宿慧的,那可就真成了名。不过看亦顺的模样,显然和宿慧是不搭边的。

就连亦安,也是在正常的年纪和姐妹们一道进学,丝毫没有显露出超前的才学来。直到渐渐大了之后,才稍微放开了性子。

江姨娘一听女儿要离了自己单独开院子,面上眉毛就皱起来。夫人这是让自己选,到底是要女儿进学,还是要继续照管。

一想到女儿的年纪,江姨娘咬咬牙,到底把话收了回去,“我想着姐儿还小了些,倒不如我再多看两年,就先不给姐儿单开院子了。”亦顺才四岁出头,若是离了江姨娘的时间太长,只怕日后对亲娘都要不熟悉起来。

陆氏可有可无地点点头,“既这样,就先带顺姐儿回去吧。进学的事我记着呢,不劳你费心。”陆氏着实不想和江姨娘计较,亦顺该在几岁进学,她自然会安排。江姨娘这番作态,倒显得是她拦着不让顺姐儿进学似的。

陆氏这边打发了江姨娘,亦安这厢正和几个姐妹看着挑丫鬟。姑娘们身边原该有四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洒扫的小丫鬟和婆子不计数。

如今每位姑娘身边都是两个一等并两个二等,足缺了一半。绿澜就曾向绿漪抱怨过,说院子里人手太少,姑娘的东西都看不过来,更不用说其它事了。

趁着今日有空闲,亦安索性和姐妹几个挑起丫鬟来

。到亦安这一代,白家已经有不少家生子,不必为丫鬟小厮到外面采买或雇佣。

家生子里有门路的,知道姑娘们院子里要添人,一早就走动进来。那头等的去处,自然是三姑娘的院子,再往下,就是大姑娘、五姑娘。如今府里谁不知道,五姑娘是除三姑娘外,最受夫人、老夫人看重的。大姑娘和二姑娘,且比不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