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在百姓心中(捉)(1 / 2)

小年这天,逛小集歇业,上到老板、合伙人,下到供货商、伙计,都来吃年夜饭,也是庆功酒。

年底之前来不及把新买的铺面合并下来,便一起摘掉原来的牌匾,给铺面原主人家带走,新挂上逛小集的招牌、幌子,用红绸蒙着。

庆功酒在一品庄办,包场整个酒楼,地方还不够。谢星珩便说,还是包场,但让一品庄的厨师们来逛小集这里做饭。

他们就在逛小集周边的空铺面里吃。

江家是镖局发家,老本行不能丢。

今年就不叫舞狮队来,自家兄弟换身行头,给大家伙助助兴。

还有传统的“发钱文化”,一并抬上来。

今年是第三届冬日活动,出现在第一届冰雪广场的“西游齐天乐”,成了每一届必有项目。

在第一届时说过的《西游记》剧本,到了今年,终于有了几折能看的本子。

包括经典剧目《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有些气人,不适合在喜庆节日里看,谢星珩替换成了《三借芭蕉扇》。

中心搭台子,叫个戏班子来,吹吹打打喜庆点。

大好的日子,大喜的事,收到请柬的人都答应来。

来的人淳朴,吃酒自觉随礼。

白喜文早听了嘱咐,来都来了,送也送了,便不退回去,统一收起来,回头给大家伙抽奖玩。

根据随礼的顺序编号,然后随机抓阄,相当于互相换礼物了,也是个乐趣。

到这天,谢星珩跟江知与起大早,先把两个宝宝的衣裳穿好,然后去主院里给两个爹请安,一块儿吃过早饭,夫夫俩又去客院拜会恩师。孟培德今天不凑热闹,但答应到时候去看看戏。

从客院出来,夫夫俩跟着两个爹,拎几包年节礼品,一家人先去舅爷家。

庆功酒也是年夜饭,宋威是舅爷,当得起这个礼。

谢根和陈冬夫夫俩,收到请柬就提前带着孩子回城,不让他们接。到了日子,他们自个儿过来。

赶在开席前,主家就位。

八方来客,鞭炮齐鸣。对街的铺面都用红布拉了横幅,牵了彩带,场面那叫一个红火热闹。

沿街进来的是江家的老班底,镖师队换上同色同款的衣裳,挂上腰鼓,从街那头,一路旋舞敲鼓到街尾,最后还炫技,几个兄弟搭人墙,大师兄徐武助跑一阵,借着人墙的力,攀到戏台子最中央的木桩上,几个蹬步跳跃,站到了木桩顶峰。

北风呼啦啦的吹,木桩高,站了人就摇摇晃晃。下面围观的群众们的惊呼出声。

徐武从怀里掏出一块深蓝底绣白字的三角旗子,挂在了木桩顶上,一个旋身,从木桩上跳下来,空中翻转两下,稳当落地。

他回头看,旗子迎风飘扬,烈烈作响。上面仅有“江”字。是四海镖局的旗子。

这面旗子亮出来,下边的人都连声叫好。好些人都红了眼圈。

在逛小集二楼窗口往下看的江承海也忍不住抹了把脸(),说谢星珩:“你搞逛小集的庆功酒㈥()㈥[()]『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做这架势。”

谢星珩不背这口锅:“这是徐师兄他们的主意,我原来只说让他们露一手。”

宋威怼江承海:“这场面你还不满意啊?我看着都眼红。我家老大不在家,老二这没心肝的,也不知道搞点花样哄老子开心。”

江承海乐不可支,让谢星珩也哄哄舅爷。

“我家孩子,就是你家孩子,一样的。”

宋家这回叫来的兄弟很多,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城市,风俗民情大改,他们多有不适应。来到异地他乡过第一个年,自然要热闹点,也宽慰宽慰思念家乡的心。

他们也照着往年过年的排场做了准备,年底去糖厂巡厂的江知与见到了,都是熟手,年前排练一番就够了。

江知与侧身跟谢星珩说了这事,谢星珩便说再去糖厂请人,叫贾叔组织人手。

“台子都搭好了,只等他们到了!”

饭局开场前,谢星珩请江承海下楼主持“发钱大会”。

江承海要老脸,不摘这个桃桃,还用眼神拉住了江知与。

逛小集是在谢星珩手里新开起来的,谢星珩忙到现在才开了第一场庆功酒,自是他去主持。

谢星珩不跟他推辞,但让江知与做准备。

“待会儿我会请你上来,你别把我晾着。”

到了台上请人,江知与当然会去。

两个小宝贝只顾着看窗外的热闹,兴奋得摇头晃脑,在爷爷怀里拱啊拱,完全没发现他们亲爹走了。

等他俩看见亲爹上了高台,在人群中心说话,还开了三箱钱,就开始闹着要下去了。

他俩在窗户口,呜呜啊啊的叫唤,不惧楼高,也忽略距离,朝外头伸手,非要过去找谢星珩。

“宝宝要去那里!宝宝要爹!”

江知与懂的:“宝宝要出风头。”

天玑宝宝还会不好意思了,眨巴眨巴眼睛,还是要下去。

今天场内人多眼杂,江知与不好答应,只好哄着说:“你们爹在办正事,待会儿带你们去台子上玩好不好?”

两个崽爱哭,也倔,但被教得很好,扁扁嘴巴,眼睛泪汪汪的,委屈唧唧的点头同意了。

下头谢星珩已经说完开场白,问了一句:“人都到齐了吗?”

白喜文照着礼单人数,大声回话:“齐了!”

人齐了,开始发钱。

三箱钱,一箱金豆豆,一箱银豆豆,一箱铜板。发年终奖了。

沿街商铺里摆桌上菜,大门敞开,念到名字的,过来拿钱,没念到名字的,好好吃饭。

一品庄大厨的手艺,吃得他们舌头都要吞了,一时都不知道是抢着菜吃,还是过去拿钱。

王延跟着黄乐文,叫上郑、杨两个老板,带上逛小集的五个掌柜,满场子张罗,招呼,把抽奖一并弄了。

对着礼单的序号来

() ,人人有份抽奖。()

台下有人大声笑道:“有人拿寒酸丑东西没有?可别被我抽到了,我要念叨你一年!”

?本作者羽春提醒您最全的《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尽在[],域名[()]?『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大家伙都笑起来。

这年头吃酒都会随礼,有的还拼单凑钱。但拿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银子,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不止是市井街巷里,就连去小院里吃花酒,都有人脱了衣裳鞋袜来抵钱的。

更有用脏了都没洗,满是酸臭味的汗巾子从中凑数。让人好不嫌弃。

白喜文听了指着他说:“你还别说,今年就属你送的东西丑!”

那人臊红一张脸:“怎会?那可是好东西!”

白喜文不揭秘,也不让他说是什么,想知道的,快点来抽奖。

抽到了,自然就知晓了。

屋里屋外,两头的热闹。

抽奖这里人多,很快搞定,大家伙继续吃着喝着等待点名,上台拿年终奖。

谢星珩很会搞事情,发个钱,他还要随机请人说获奖感言。

这年头哪兴什么获奖感言?也就是冬日活动的最终赢家上台讲两句。

他们照着样式说,有人能带着讲两句感恩东家,感恩家人这种场面话,有人就很实在,上台就说:“拿钱嘛,不是娶媳妇就是买肉吃,高兴!”

今年拿金豆豆的人特别多,逛小集的福利待遇好,他们手里都攒起了银子,金子还没拿到过呢。一颗两颗的,也是家底。

也有许多百姓听闻,冒着寒风过来看热闹。

热闹的气氛很具有感染力,江家也一直本着“百姓是衣食父母”的理念来做生意。

来了围观的百姓,也进屋找个空位坐。

地方就这么大,人挤多了,就待不下去,百姓们也不好意思,至多进屋讨口热茶,就拉也拉不回去的,非要站在屋檐下,说他们就是来看热闹的,屋里没有热闹看。

年终奖的环节,在加入了获奖感言后,稀释了枯燥程度。

搞完以后,谢星珩才说起了场面话。

“今年是第一次办庆功酒,大家伙儿一定很奇怪,怎么不是去年办,也不是前年办,今年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吗?”

谢星珩抬手遥指,原地转了一圈:“是的,今年有件大喜事,我们逛小集又扩大了!从现在开始,它是真正的集市了!”

随着他话音落下,对街那些新买的铺面下边,都有个伙计扯下红布,带动一片锣鼓奏乐声。

谢星珩带头鼓掌,白喜文他们随后跟上,在屋檐下的百姓们看着这一排排的逛小集招牌和幌子,都瞪大了眼睛。

逛小集从前是个大铺面,也就是两间多一点的铺面大小。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他们看着逛小集一点点的扩大。

因为这是他们经常来的地方,每一次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很快就习惯,对于下一次的变化,是由衷的喜悦与感叹,到了铺子里,能跟伙计说一句“又扩了铺面啊”。

那时慢慢来,他们还没切实的感受。

() 逛小集的客流量有目共睹,挣了钱,再去扩大经营,不是正常的吗?

是正常的。

还是有发展轨迹的。

今天可不同,他们一次性把对街那几间铺面都换上了逛小集的招牌,一眼看去,全是逛小集,对围观群众造成的震撼可想而知。

屋里吃酒的人,也都出来看,有人还在跟着鼓掌叫好。气氛感染之下,好些人都流下了眼泪。

有人是江家的老伙计,从逛小集还是杂货铺时,就在这里干活。

有人是后来加入;有人是江家一手培养出来的。

这些人,有县里的,也有乡镇的。

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共事,看着逛小集从一间门店,发展成沿街两排商铺。

往日的忙碌与辛苦,都在这一刻获得了巨大的满足。

他们是来挣钱养家的,但他们对逛小集是有归属感的。

谢星珩没有扩音的喇叭,只能照着老样式,先敲铜锣,等台下安静了,再继续说。

这是江家搞活动的常见动作,百姓们都习惯了,听见铜锣响,他们都会静一静。

谢星珩道:“这几年大家都辛苦了,逛小集能发展到成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你们的努力。也感谢父老乡亲们,感谢你们愿意相信我,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在经营中,一次次调整改善,学习提高,给你们更好的商品,更好的服务。”

……

谢星珩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学生代表,父母还热爱让他在亲戚面前表演节目,社牛属性天生点满。当众演讲对他来说是小意思,脱稿随性发挥都足够。

他也真诚的感谢大家,这几年忙下来,他比在现代时的奋斗更有实感。

追名逐利,和踏实的干事业,带给心灵的感受大不相同。

从前他忙完,只感觉空虚。计算下来,只有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现在他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他可以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给百姓创造财富。

演讲要适可而止,不能光顾着自己感动。

谢星珩又一次回望两排铺面,跟百姓们说:“接下来,有请我的夫郎江知与江老板来跟大家讲两句。”

江知与下来前,谢星珩给白喜文使眼色,白喜文立马叫人抬箱子。

箱子里是谢星珩前两天准备好的契据账本。

大小箱子摆一块儿不漂亮,也不大气,像是“大箱子不够,小的来凑”,显得寒酸。

谢星珩又把大箱子的账本重新摆放,再把装着契据的小盒子都放进去。

幸好箱子是弧形大口的盖子,不然还压不住。

江知与上台,谢星珩还过来迎,两步的台阶,都要拉手,扶一把,下边的人都在笑。

江知与也会说场面话,这点人数,他不怯场。他也很有触动。

让他讲两句,他便讲两句。

他常去农庄和糖厂,跟农户和员工打交道,说话少了几

分文绉,多了些真诚朴实。

他跟大家说:“我真没想过逛小集能有今天的规模,我记得我夫君刚来接管时,我们一家人不放心,还来老远看着,见店前红火,来买东西的百姓,都觉得自个儿赚了,我们还都惊讶。我们没见过这样子做生意的,都说他是个天才。”

能来吃酒、来凑热闹的人,都对逛小集熟悉,江知与这一番话,立马把他们拉回了逛小集开业那阵的时光。

好家伙,那架势,可不就是白给的么?

江知与又说:“说来你们不信,逛小集红红火火干了一年,年底对账还亏本了。我同一年跟诚哥儿合伙办了糖厂,也搞亏本了。那一年我们夫夫俩都没脸见人,不明白怎么会有人是红红火火的亏本呢?”

百姓们笑声更大了,还跟他互动:“因为你们白给啊!”

江知与笑呵呵应下:“是了,所以我夫君很感谢你们,你们愿意给他机会,当他的、也当逛小集的‘衣食父母’,让逛小集的账目越来越漂亮,他也越来越有信心,知道自己的做法没有问题,也就更坚定的为百姓们做些实事。”

广教肥料之法,增产,寻良种;

开设助农计划,有“最佳农民奖”,让种地之法流入广大农户之家;

大力培养兽医人才,发展畜牧业,让家家户户有肉吃,鸡蛋不再是饭桌上值得挣抢的食材;

春季领养活动,让百姓们开展副业,朝着攒出家资迈出第一步;

开展扫盲班,给县里的大人小孩另一条出路。他们或是在职业上有进益,或是可以在启蒙之前过渡,看看孩子有没有读书天分。能挣钱,也能省钱;

设立“手艺人协会”,让他们集中起来,可以大量接单,钻研技术,自我提升,挣大钱;

……

今年还跟津口县合作,把果干果酱引入丰州县,让丰州县的百姓,能吃得起“果子”。

铺面内一项项的套餐、服务,切实提高了百姓们的幸福感。

成亲的有喜服穿,办白事的能体面的送走亲人。过年过节,百姓们凑个大单,还能请戏班子去热闹热闹。

谢星珩在做生意的时候,做到了让百姓们提升自己、挣钱、改善生活水平的同时,保证了他们精神世界的满足。

冬季活动,全民参与,庆贺丰收,也盼着新一年的好兆头。

江知与话锋到了这里,为谢星珩要离开逛小集做铺垫。

“我夫君是读书人,他想要为百姓做些实事,来年他要去科举,在此,我祝贺他金榜题名,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这些事情,百姓们在生活中,一样样的体会到,缓慢的接受、适应,看着日子越来越好,他们感念江家,也感恩谢星珩,但从未这样细数过,都是因某事感到变化,才顺嘴提一句。经过江知与这一番言说,下边的百姓感动得一塌糊涂。

不到三年的时间,江家以商户之身,为百姓们做了这么多事。

有人都想喊“青天大老爷”了

。()

但江家早几年就给他们“普法”过,知道朝廷的赈灾流程,也知道一般性质的冲突、称呼,会造成什么影响。

?本作者羽春提醒您最全的《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们舍不得谢星珩走,但他们也希望谢星珩能一举高中,前程似海!

他们无声鼓掌,一切尽在不言中。

街巷的入口,孟培德带着儿子孟笃行朝着这头看,暗自点头。

回过身跟孟笃行说:“来年你还是留在丰州县,你那些师兄也在,你们都沉下心做件事,不要急着喊口号,踏实一些。”

一个人的功绩,不在朝廷封赏,而在百姓心中。

台上,谢星珩接过江知与的话头,活跃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