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番外二(1)(1 / 2)

过了隆冬时节,春日草木萌发,一切生机盎然时。

赵昱再次娶了李蘅,进了新府。

新府邸宅院和园子都是赵昱亲自规划的,主院宽大,园中更是一步一景。

更要紧的是,偌大的府邸,便只得李蘅和赵昱两个主子。

李蘅在这处住得自在,时不时地回娘家一趟,有时也与刘雅箐一道出去玩玩。

赵昱不再管束于她,有时候会去接她。

不过,李蘅自然也是个知分寸的,不过闲来无事,和刘雅箐一起玩耍,打发打发时间罢了,并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两人再婚之后,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转眼,便过了一年多。

这日,李蘅和刘雅箐在戏坊坐了半日。

赵昱来时,正逢台柱子卸了妆,上前来和刘雅箐说话。

“又来了。”

刘雅箐所坐的位置,恰好看到赵昱走进来,撇撇唇提醒李蘅。

李蘅一手支着下巴,昏昏欲睡,回头看到赵昱不禁笑了:“你忙完了?”

“嗯。”赵昱神色依旧淡漠冷清,只在看到李蘅的一瞬间,眸色柔和下来。

他目光落在那戏子身上。

刘雅箐笑道:“这是当朝摄政王,还不行礼?”

那戏子闻言吃了一惊,连忙跪下行礼:“小人拜见王爷。”

他只听闻时长和大长公主一起来的这位妇人,身份不凡。这情形,这位妇人竟是摄政王妃?

他既惶恐,又惊诧。

摄政王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来他们这里看戏的抑或请他们回家唱戏的,几乎都是上京的大户人家。他们戏班子,多多少少是听过关于摄政王的事迹的。

虽然,如今民风开化了不少,不少女子开门或是设摊做生意,也有女子出门读书。但端严如摄政王,怎会容许自己的妻子流连戏园子这样的地方?

他开始担心摄政王会不会怪罪。

赵昱微微颔首,只望向李蘅:“回去吗?”

“回去。”李蘅起身。

赵昱伸手牵过她,朝刘雅箐点点头,便要带着李蘅离开。

“成日蜜里调油的,就喜欢叫我眼热。”刘雅箐笑哼了一声,故意道:“赵昱,这戏园子的青衣也是绝色,你要不留下,我把人叫出来给你瞧瞧?”

“不必了。”赵昱淡淡举了,牵着李蘅往外走。

“雅箐,我先走了。”李蘅还不忘回头和刘雅箐说一声。

“走吧,走吧。”刘雅箐挥挥手,白了她一眼:“有了夫君,忘了姐妹的家伙。”

李蘅笑着去了。

夫妇二人上了马车。

“你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早?”李蘅脑袋靠在赵昱手臂上,笑着问他。

赵昱道:“快中秋了,咱们回家商量一下送礼的事。”

他们要送礼的地方不是很多,除了韩氏,就是梁国公

和李老夫人。

这些事,向来都是李蘅做主的。赵昱并不擅自决定。

李蘅打了个哈欠,还有些困倦,靠着他懒洋洋地道:“还照去年的礼办吧。明日我去送。”

“那我明日陪你回去看岳父和祖母。”赵昱道:“后日我去老宅。”

之前,回老宅送礼都是他去送的。

李蘅和他母亲不和,他便不让李蘅自己去面对他母亲了。

这一年多来,两方相安无事。韩氏带着他大哥的两个孩子登门好几次,李蘅也都是以礼相待。

赵昱从知道韩氏从前如何对待李蘅的之后,一直觉得韩氏对不起李蘅。

因此,对他们婆媳之间修复关系并不抱希望,总处处护着李蘅,生怕韩氏再伤害李蘅。

好在韩氏看清了自家儿子的心意,身边的惠嬷嬷也一直相劝,如今韩氏倒是通情达理了不少。

“不用。”李蘅半阖着眸子,语气有些含糊:“端午她都亲自登门给我送了百草、香囊和团扇。那两个孩子看样子也是教好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中秋礼我去送。”

韩氏登门送她这些东西,便是低了头。她若连最基本的礼数都没有,反而落了话柄给人。

大房的那两个孩子,如今都进书院读书了。赵昱派人贴身伺候着,韩氏也不像从前那样了。

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全凭大人教导。

有赵昱的人带着之后,那两个孩子很快便知了礼数。后来每每见了她,都是敬重有加。

李蘅也知稚子无辜,并不记恨。平日里有什么那两个孩子能用得着的,都会让人拿过去。

“那你等我下午回来陪你去。”赵昱不放心。

李蘅蹭了蹭他:“谁家下午送礼的?再说,就走一趟而已,我哪有那么娇气?”

“好。”赵昱见她坚持,便应了她。他侧眸看她:“你近日怎的如此困倦?可要请太医来看看?”

罢了,既然李蘅坚持要去老宅送中秋礼,那就由她吧。晚些时候,他让子舒明日不必跟着他,护送李蘅一道回老宅便是。

李蘅又打了个哈欠,摇了摇头:“不过是秋日里凉快下来了,正到了睡觉的好时候。看什么太医。”

赵昱握住她的手,将她揽入怀中:“也有一个余月没有请平安脉了,明日忙完了,后日叫于学斗来吧。”

“我又没不舒服。”李蘅靠在他怀中道:“不然哪日我去宫里找你,顺带给于院正瞧瞧。”

“那也好。”赵昱应了。

翌日,秋高气爽,白云如絮,道边的梧桐树叶开始飘落。

李蘅乘着马车,带着一车礼到了婆母家中。

“娘娘,到了。”

春妍朝马车上招呼。

李蘅俯身出来,下了马车。

“王妃娘娘。”

门房见状,连忙上前行礼。

春妍道:“我们娘娘来给老夫人送中秋礼,烦请通报。”

门房笑道:“老夫人早有吩咐,夫人是自家人,来了不必通报,直接进去便可。”

“好。”李蘅颔首,就着春妍的手,跨进了门槛。

瞧见眼前熟悉的情景,不由想起当初在这宅子里磋磨的二年。她已经有许久没有踏足这宅子了,如今陡然进了这里,恍惚之间还有些物是人非的感慨。

春妍扶着她,子舒带着芳娘等一众人抬着各样礼品,紧随其后。

李蘅从前出门,身边只得一个春妍,寒酸得很。如今出门身边浩浩荡荡地跟着一群人,当真气派。

“娘娘。”那门房跟进来,面上露出些讨好,小声道:“黄氏今日也来了,正在老夫人的玉堂院中。”

他是这府上的老人了,自然知道一些李蘅从前的遭遇。这般说自然是提醒李蘅要留意提防黄素芬。

李蘅朝他笑了笑,示意春妍。

春妍会过意来,取了些碎银子递给那门房:“多谢你。”

门房千恩万谢地去了。

“娘娘。”春妍扶着李蘅,小声问道:“咱们要不要等黄氏离开了,再去见老夫人?”

她倒不是害怕黄素芬。她家夫人贵为摄政王妃,满上京的夫人、姑娘有几个不上赶着讨好她们家王妃娘娘的?

只不过,娘娘平日不爱搭理那些人,更别说区区一个黄素芬了。

但黄素芬这人,从前便一直嫉恨她们家娘娘。如今见了娘娘,只怕眼睛要红得流出血来。万一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气着娘娘就不好了。

“无妨。”李蘅并不介意。

她当先而行,带着一行人往玉堂院的方向走。

春妍想了想道:“娘娘,您别怪奴婢多嘴。那黄素芬是个厉害的,李福印现在都被她驯得服服帖帖,奴婢只怕撞上了,她会冲撞了您。”

黄素芬嫁给李福印之后,李福印果然很快就露出了本来面目。动辄对黄素芬出言不逊,拳打脚踢。

黄素芬却不像他那前妻一般软弱,即便打不过,也和李福印打。

到后来,甚至拿着刀追着李福印要和他同归于尽。

自那之后,李福印便消停了不少,还被黄素芬逼着去集市上找了个差事。后来,两人生了一个女儿,如今这日子也算是过起来了。

李蘅大概听说过黄素芬的这些事情,也只当作闲话家常,一听而过了。

黄素芬和她,已经毫无关系。黄素芬过得好也罢,不好也罢,她都不关心。

她缓步走在园子边的小径上时,前面的细竹林后,传来黄素芬说话的声音。

“这老虔婆,如今是愈发的小气了。留着那些银子有什么用?二房的又没得生养,以后还不是给我儿的?”

黄素芬似乎是跟韩氏讨要钱财,但没有要到,口中满是抱怨之词。

李蘅听得蹙眉。

她和赵昱复婚近两年,从第二回洞房花烛后,他们便想着要孩子了。

但这么久了,她肚子一直

没有动静。()

赵昱总宽慰她,说调理调理就好了。

?想看不可方物的《前夫他必有所长》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那调理的汤药,她每日都吃的,一顿不少,从来也不敢松懈。

在生孩子这方面,她是羡慕黄素芬的。

之前生下两个不说,后来改嫁李福印,竟又很快生下一个孩子。

李蘅在心里叹了口气,怎么她想要个孩子就这么难呢?

“娘娘……”春妍心疼地看李蘅。

她就知道,黄素芬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没见面呢,就听到黄素芬说这么难听的话。要是见了面,那还得了?

“话是这样说,但敏哥儿也没在咱们家。”另一道声音传来,是个老妇人的腔调:“就算韩氏不在了,那摄政王和王妃正值青春年少,哪里会轮到你接敏哥儿回去?我看,咱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黄素芬两人说着话,从细竹林后绕了出来。

“敏哥儿是我的孩子,他们不给我,就得把敏哥儿收养到膝下,算他们的孩子那我才答应。”黄素芬冷哼一声:“敏哥儿成了他们的儿子,要什么有什么,还能亏待了我?”

她身旁那老妇人笑起来,正要说话,抬头间看到李蘅带着一众人乌泱泱地站在他们面前。

她吃了一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笑着上前行礼:“是王妃娘娘,老身还不曾留意,给您行礼了……”

她打量李蘅的神色,心中忐忑。方才,她和黄素芬说的话,也不知李蘅听到了多少?

这老妇人,是李福印的母亲,也就是黄素芬如今的婆母。李福印家和梁国公府是一个宗族的远亲,她自然认得李蘅。

李蘅扫了这一对婆媳一眼,弯眸笑了笑。带着现婆母,来见从前的婆母,黄素芬也真是做得出。

她留意到黄素芬隆起的小腹。她和黄素芬后来再未曾见过,倒是不知黄素芬竟然又有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