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章干部交流(2 / 2)

由于石云涛不同意,杨美蓉想当医保局长的想法没有得逞,而且还让石云涛产生了干部交流的想法。

他提出,市直部门负责人至少要有三分之一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市直部门副职里头至少要有一人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同时,基层乡镇党委书记要有来自于市直单位的工作人员任职,基层与市直干部相互交流,一方面不让市直部门人员脱离群众,另一方面也让乡镇基层人员有机会进入市直部门工作。

石云涛把这个构想提出来后,上常委会研究,古力这时候就提出,这种安排,可能会导致很多干部两地分居,恐怕没人愿意下去任职,而下面的同志到了市里,家属恐怕也会不答应吧。

不得不说,古力考虑的很周到,然而如果为干部考虑周到了,群众的事情怎么办?

把乡镇基层干部提拔上来,难道他们还会不愿意?不过,市直部门的人可能不愿意下去是真的。

市直部门的干部确实会有人不愿意到基层去,但是不排除有优秀的干部愿意到基层大干一番,此时就是要给那些优秀的人一些机会。

而在乡镇工作的同志便想着能到市里工作,开阔一下眼界,同时也给他们上升的通道,不能他们一直在乡镇干,就没有机会被提拔到市里去。

石云涛提出这个建议后,经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市实施,首先要评选一批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其次,要评选出一批市直优秀的中层干部进行重点培养。

市直部门当中的一些优秀中层干部,下一步的仕途方向是,一个是在市直部门被提拔为副职,另一个便是到下面县当副县长什么的。

然而能被提拔为副职或者下去当副县长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便是在单位里头熬成资深科长退休。

现在这些人有机会到基层任职,工作好了,便优先重用提拔,这些人到了基层,起码视野要开阔一些,在基层的人际关系简单,方便开展工作,缺点是,对基层不熟悉,搞不好难以适应基层工作。

如果能适应下来,就能很好地做好基层工作。

而基层的干部到了市直部门,由于他们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基层情况比较了解,在市直部门工作时,就能结合基层实际搞好谋划,抓好工作。

石云涛就把干部交流的工作交给了曾志民,先是评选干部,然后再搞交流。

对于干部评选工作,石云涛要求必须要实事求是,让干部先自己列举工作清单,按照工作清单一一去核实干部的工作情况。

曾志民便派出几个工作组到全市各个县评选乡镇基层优秀干部。

乡镇基层的干部听说能有机会到市直部门工作,他们仿佛一下子看见了曙光,因为他们的晋升突途径太窄了。

想从乡镇党委书记晋升为副县长难度太大,市里的干部又会下来挤占副县长的职位,搞的一个县能有一两个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为副县长就不错了。

如果看不到晋升空间,这些乡镇党委书记就没有了向上发展的进取心,这个是不利于乡镇基层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