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诺言(2 / 2)

这样的身份落差反而让秦飞更加佩服自己的舅舅了。

他看见秦青灼的信写的是他阿爹要二嫁的事。秦飞提笔写下自己的想法,他很支持秦云珂。

这次他已经游学到了安乐镇,在安乐镇还有一个清泉村,那是他长大的地方,这也是秦飞游学的最后一个地点。

他总要来这个地方看一看。

秦飞打听到石大志开的豆腐铺子,现在豆腐铺子没有什么人,在面前站着一个哥儿抱着一个孩子,一个十岁的孩子打外边过来。

“爹,我先去玩了!”那孩子说了就把书箱一放就跑出去玩了。

石大志已经娶了新夫郎,还有两个孩子。秦飞的脚有些移不开,但他还是鼓励自己上前。

“爹,我是秦飞。”

石大志看见一个锦衣少年还有些畏惧,一听这称呼和熟悉的脸庞,石大志脸上就出现了笑容。

“小飞,你咋姓秦了?”

石大志苍老了许多,他只比舅舅年长几岁,现在瞧着比舅舅年长了十几岁,头上都出现白头发了。

“石大志,这是谁?!为什么叫你爹!!”一个尖锐的嗓音传过来。

石大志有些窘迫,拉着夫郎跟他说了几句话。那夫郎看向秦飞的目光又畏惧又警惕。

“我今天只是回来看看,明日就要回京了。”秦飞解释了一句:“现在瞧见爹了,我也心安了。”

石大志忙道:“小飞,那边有一个茶馆我们一起去坐一坐。”

秦飞点点头。

他们坐在茶馆里,陌生疏离的不像是父子。石大志叫了一壶茶。

他在秦飞面前有些拘谨。他问了一些秦飞的情况,秦飞一一回答了。

秦飞喝了一口茶,没有再说话。

“爹,你在豆腐铺子里要多休息,要为身体着想。”秦飞只留下了身上回京的银子,把其他的银子都递给石大志。

这次离开后,秦飞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了。

“哪能让你给我银子,这些银子你留着自己用。”石大志红了眼眶,他把银子和银票推过去:“你舅舅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你跟着他们在京城里我很放心。你阿爹一个人也不容易,你以后有出息了要好好的孝顺他。”

石大志在孩子面前还是绷住了,他说道:“你说你回去就要科

举了,好好读书,这些银子自己拿去买点好吃的,读书很累,你要好好的补身子。”

石大志反而从自己的怀里拿了银子出来,都是一些碎银子,还有铜钱,一枚一枚的。

“你长这么大了,我还没给你什么钱,这些钱不多,你爹没什么本事,你拿着这些钱去买点吃的都好。”石大志说完后怕秦飞拒绝他,他站起身:“铺子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你别把钱还给我,你好好的读书比什么都强,好好对你阿爹。”

他走了。

秦飞看着桌子上的碎银子和铜钱,他的心里也不好受。

他走出茶馆没有出现在石大志面前,看见豆腐铺子收了摊,石大志抱着其中的一个孩子笑着进了屋子,秦飞才转身离开。

他在平县的一处钱庄以石大志的身份给他存了一笔钱,他没有把石大志给他的钱存下,反而带在了身上。

秦飞有一瞬间想问问石大志有没有后悔,结果想到阿爹也要和孟叔叔成亲了,石大志也有了新家,这些事就随风散了吧。

想清楚后秦飞心思有些豁达。

他将继续他的求学之路。

他回到京城后参加了秦云珂和孟田的婚礼,然后就闭门读书了。

秦青灼看见秦云珂嫁给孟田后,心里也高兴。

他今晚帮着孟田挡酒,这些人也不敢灌他的酒,他就仗着身份没喝多少酒,整个人还是神采奕奕的。

他最后还是醉了。

秦飞和许年川是同年参加科举,秦云珂对秦飞很紧张,兰哥儿也是对这许年川叮嘱。

秦青灼跟秦飞还有许年川都握了握手。

“把我当年的好运气传给你们。”

秦飞和许年川都笑了起来,他们现在跟秦青灼相处久了,都知道秦青灼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许青阳点点头:“好好考,不要紧张,名次低也没关系,我不好面子。”

兰哥儿:“……”

兰哥儿听见最后一句话,心里暗自翻了一个白眼。

秦小鱼也来送他们,他也想跟秦飞和许年川握手。

秦青灼眼尖阻止了他。

秦小鱼:“???”

“那我们先进去了。”

“快去吧,好好考。”明南知鼓励道:“考完好好给你们补身子。”

两个少年就进去了。

秦青灼跟许青阳这是抽空从皇城里出来,现在还要回去当值。秦青灼慢悠悠的走,反正他是户部尚书,没什么事。

许青阳是礼部侍郎,平时也很闲,秦青灼很嫉妒。

“许兄,你说我能不能平调成礼部尚书?”

许青阳无语:“你还想把连大人挤下去?你好意思吗?”

秦青灼:“……”

他尴尬一笑,“我就是说一说。”

“平调不可能,但高升你可以想一想。”许青阳也深得景元帝的宠信,他的字写得好,又知情知趣。礼部不忙的时候,景元帝就会喊他去中和殿陪着下棋。

秦青灼可不爱跟景元帝下棋,三秒钟就结束战斗了,一点也不爽。

而且他也不好叫景元帝跟他下五子棋。

景元帝下了几次棋,以后就没找过秦青灼下棋了。

秦青灼一听这话:“许兄,你有内部消息?”

许青阳:“你又没犯错,要么不升,要么升官只有这两种可能。”

秦青灼想了想如果自己再升官就要升到内阁去了,他才三十三岁这不好吧,而且到了内阁晚上还要排班值班,这是要上夜班的,太痛苦了。

而且这个担子太重了。

过了几日,景元帝让秦青灼代他巡视江南,看有没有反抗税改和清丈田地的。

秦青灼拱手上前:“谨遵皇命。”

这是他们两个人在之前就订下的约定,如果一定要成为这些世家的靶子,秦青灼也是不怕的。

如果一定有人要站出来,那为什么不能是我。

秦青灼怂归怂,他知道事实,但他还是会义无反顾。

景元帝看见秦青灼面色和缓:“赐秦爱卿尚方宝剑!”

朝臣们眼中复杂,知道秦青灼这次只要熬过来就会飞黄腾达,拜入内阁,甚至是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