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准备工作(2 / 2)

一车一车的白银从英王府运到了皇城中。

④本作者端瑜提醒您最全的《我夫郎是二嫁[穿书]》尽在[],域名[()]④『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英王夫夫也从英王府搬出去住进了宗人府,他们不能带任何的仆从,宗人府关上了大门。

秦青灼见夏官吏的样子丝毫没有留情,让人打了板子,然后写了折子让吏部罢免。

景元帝从亲信的口中得知秦青灼对英王夫夫很尊重,又不让手上的人贪墨,他心中很满意。

“秦爱卿是直臣。”

秦青灼丝毫不知道这件事已经在大楚朝臣中传遍了,他正骑马去郊外的庄子上和明南知,秦小鱼一起享受假日。

秦青灼下马,马长把马牵了过去。

明南知笑道:“相公,你来了。”

庄子里有一个池塘,里面养了一些鱼虾,明南知拿了鱼竿正在钓鱼,秦青灼也拿了一根鱼竿。

秦小鱼被钱妈妈带着去摘果子去了。

在池塘边上,糕点和新鲜的水果摆了几盘。秦青灼闲适的坐在草坪上,他欢呼一声拿着鱼竿躺下去。

鼻尖被青草的香气弥漫,还有蝴蝶在野花中飞舞,秦青灼的心情放松下来。

“南知,我升官了,我成户部侍郎了。”

“恭喜相公。”明南知有些惊喜,他笑了起来。这时他的鱼竿突然动了动,明南知微微一扯就扯了一条大鱼出来,湖面上波光粼粼的。

秦青灼一个鲤鱼翻身,帮着明南知把鱼拿下来放在桶里。

“今天可以吃烤鱼了。”

秦小鱼晚上用勺子挖着鱼肉吃,秦青灼吃着鱼正好,在这个庄子里面还有瀑布,晚上听着这样的声音很容易入睡。

秦云珂带着秦飞回了一趟平县,还有一些事情要在平县了结。

假日总是过得特别快,秦青灼现在的顶头上司只有顾尚书一个人,他成了户部侍郎,自主性更强了。

景元帝让户部去买粮食来把粮仓填满,还要从另外的地方赚钱。顾尚书在户部不好动,底下的人只能交给秦青灼去办。

秦青灼:“……”天生劳碌命。

秦青灼带了几个人伪装成富商去买粮食,现在的米价是五文一斤,正是买粮食的好时机。

秦青灼和米店的老板议了议价:“多买可以少点银子吗?”

老板:“我们这都是小本买卖,就不要为难我们了。”

秦青灼:“这样吧,我也是为上面的人办事。你家里有多少粮食,我全要了,不管陈米还是今年的新米。”

老板心惊肉跳,他从秦青灼的态度中嗅出不一样的味道:“我这里有五石新米,还有五石陈米。”

一石米为一百斤,一石等于十斗米。

五百斤新米和五百斤陈米。

这本来就是京城中大米行的一个小门面。

秦青灼把这一千斤的米买下来了。

他走出店面后,冲着自己的下属说了几句:“接下来你们分开去各个店面买米,买完后运到户部买下

() 的宅子处。”

户部身为六部之一,在皇城外边还有一座宅子是为了便于户部的官员在外办事的地方,其他的人不知道。

“是,秦大人。”

京城中就出现有好几个人分开买了不少的大米,把这些米商乐坏了。但身为大米行的最大的粮商,蒋天就不能这么想了。

“怎么同一天会有这么多的人来买大量的米,这太奇怪了。”

虽说粮商们散了不少的粮食,但他们还是奸商,手里头还有不少粮食囤积着,等着奇货可居。

秦青灼也没停下来,他还去工部找了许侍郎。

许侍郎待他的态度很好:“秦大人怎么来了?”

现在两个人平级了,许侍郎不好再叫贤侄了。

秦青灼笑道:“许大人还是叫我青灼吧,你是我的前辈,我和青阳又是好友。”

许侍郎心里一松,笑起来:“青灼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我想在京城多修几个仓库用来装粮食。”

许侍郎:“这个简单,仓库的修建很简单,给工部的人几天就能修好了。”

秦青灼想为今年的冰期做准备。

他想到到时候天气很冷,现在的纺织坊也建造了不少,但秦青灼想到丝绸不能御寒,所以他想到织毛衣。

首先就需要羊毛等一些动物纤维,然后就要清洗、梳理出来,纺纱、加捻、染色、编织。

秦青灼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他现在也掌握了一部分户部的人员,他当然要先给景元帝写折子,先把这件事告诉大老板。

景元帝批了一个准字。

秦青灼就下去办事了,他先是要招揽一些哥儿和女子,把一座纺织坊改成毛线坊,这样可以这些会纺织的哥儿和女子已经在前面经过了筛选,在编织毛线衣时就更容易了。

他忙得热火朝天,几日没着家。

明南知在医馆里忙,秦小鱼等了几日,他的秦飞哥哥回来了,他带着秦飞和自己新认识的小伙伴一起玩。

等秦青灼把这段日子忙完后,他整个人都轻松许多了。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他能做的都做了。

他不仅在京城里买粮食,还让属下到各地去买粮食,京城的粮仓修了十几座。纺织坊做的丝绸送给宫里后,其他的全卖了买粮食。

各地的粮商跟过年一样,每天都有冤大头来买大量的粮食,他们还乘机涨了几文钱的价,那些冤大头还是接受了。

太傻了吧。

还有的大冤种还拿上等的丝绸来换,谁不换谁是傻子。

有的粮商本来还有很多粮食,他们卖给别人后,自己还要囤积。现在看到有人拿了丝绸来换,没忍住把囤积的粮食卖了一半给别人。

秦青灼用金钱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一座毛线坊织出了第一件毛衣,秦青灼把这件毛衣呈给了顾尚书。

顾尚书把这件毛衣呈给了景元帝。

“陛下,这是毛线坊做出的第一件毛

衣。”

景元帝退下龙袍,自己试了试。

他刚穿上去还不觉怎么样,结果越来越热,把他热出了汗水。

卫公公打算上前帮景元帝把毛衣脱下来,景元帝说道:“朕自己来。”

景元帝脱下毛衣,赞道:“这毛衣看似轻巧,实则比大氅还要暖和,这毛衣造价几何?”

顾尚书见景元帝喜欢,心中松了一口气,恭敬的回道:“四十文钱。”

景元帝心中震动。

这毛衣比大氅还要暖和,比一件袍子的造价还要低,一尺布需要八十文钱,还不如这毛衣暖和。大氅就更贵了,一般是十两银子起步。

景元帝在征宁郡待过一段日子,那里是发生了洪水,很多百姓是活生生的冻死的。这时要是有一件毛衣,这该有多好。

这些年冬日越来越寒冷了,各地有很多百姓都冻死了。有了这件毛衣,百姓们也可以穿这保暖,生还的机会就多了几分。而且价格便宜,百姓也可以人人穿上一件。

景元帝压制自己的喜悦,他左右踱步,目光幽深:“顾爱卿,你让秦爱卿想想法子,再把价格压一压,朝廷生产毛衣可以不用盈利。”

顾尚书立马跪下来,心中不禁感叹,这个陛下和昭德帝,建康帝都不一样。

“陛下心中有百姓,是大楚千兆百姓的福气,臣会如实传话给秦大人。”

顾尚书走出中和殿,他突然想到他也是三朝元老了。

秦青灼得了这个传话,他只有一句话想说: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汰!

还能怎么办,撸起袖子加油干!

秦青灼最后呈给景元帝价格是三十文。

回到家后,秦青灼直接躺在床上了,明南知牵着秦小鱼的手从外边进来。

秦小鱼蹦蹦跳跳的去找秦飞和秦云珂,明南知就去看秦青灼。

相公这段日子很忙,还问他找了一些愿意到毛线坊干活的哥儿和女子。家中不富裕的都想多一个劳动力,还是在朝廷里干活,说出去也有面子。

很多人来报名参加的。

而且包吃,每个月都有银子拿,还排班轮休,这日子太好了。许多哥儿和女子在纺织坊和毛线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式,他们有了银子,可以买自己喜欢的,朝廷中的大人都对他们挺客气的。

他们接触到最高的官员就是秦大人,秦大人待他们都好,要是家里有什么困难,还会帮着解决。

今年的冬天悄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