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帝后(1)(1 / 2)

永丰都城

夜间一辆马车缓缓的从永丰皇宫向柳府驶去。

马车里,太子苏言淙与苏言溪正相对而坐。

苏言淙轻撩车帘,似在对自己说,又似在对苏言溪说,“父皇曾与我说,都城夜晚繁华并不输魏仓,可见此言不虚。”

苏言溪才四岁,她坐直了身子方才堪堪的能看到外面,犹豫半晌,实在忍不住对这小太子,道,“皇兄,好多道士啊。”

皇帝沉溺于修仙问道,永丰再怎么实力雄厚也遭不住折腾。

而小太子生下来就是太子,又不常从皇宫里出来,她根本就不知道永丰的民生疾苦,不说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单是永丰京都都有不少无家可归之人。

苏言淙在皇宫时善待下人,苏言溪难免对她抱有些期待,仗着自己年纪小,时常向她灌输些民重君轻的理念。

苏言淙皱皱眉,小手握紧,声音低沉,“…那是父皇的人。”

她最是讨厌道士,她虽然不过七岁,却也知道大兴道观,寻长生问道乃是伤民伤国之举。

苏言溪自己年纪太小了,她也不好多说些什么,见苏言淙在自己思考,索性闭上眼睛开始装睡了。

苏言淙放下车帘,望向已经睡着的苏言溪,小心翼翼的走起来,为苏言溪盖上了薄毯。

苏言溪:“……”

不得不说,有时候真的觉得这小太子挺可爱。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太傅柳温书家里。

苏言淙不久前,因为反对皇帝在皇宫建长生观之事,被皇帝每日于戌时到柳府加罚课业。

彼时柳温书正在为苏言溪开蒙,皇帝索性让她一并旁观学习去。

柳家虽是以文臣立世,但每代都得皇帝重用,倒也算的上是名门望族了。

皇家禁卫军府前开路,马车缓缓的在柳府停了下来。

“臣参见太子殿下,小殿下。”柳温书已率领家人等候多时,恭恭敬敬的朝苏言淙行跪拜礼。

这位太子殿下虽也是一脉相承的重武轻文,却能为长生观之事劝谏皇上,柳温书心底对太子殿下也颇为满意。

苏言淙在马车整了整自己的发冠,又看向已经睡醒了的苏言溪,“言溪,太傅明白父皇是为惩罚我,你若是困了,睡便是,太傅不会为难你。”

话落,她又恢复成了冷漠的态度。

苏言溪:“……”

下了马车,苏言淙很有威严的为众人免礼平身,她穿着一身玄色太子锦袍,处事落落大方。那模样倒并不像是被皇帝加课,反倒像是来探寻民情。

苏言淙与苏言溪已不是第一次来柳家学习,柳温书像往常般引二人进了书房,又下令严禁下人打扰。

苏言淙是因为顶撞皇上才被罚来加课,柳温书自也明白皇上想让他教太子些什么。

永丰江山如无意外确实会落在她这个太子身上,但现在的皇上却也不允许任何人胆敢挑战他的权威,包括

他唯一的女儿。

于是,柳温书竟给苏言淙讲了近一个时辰的为人子,为人臣的经史。

苏言溪已经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了。

柳温书对着苏言溪轻叹了口气,又看向神色正经的苏言淙,又脸色稍霁,“太子殿下,今日天色已晚,不如今天就到这里吧?()”

苏言溪精神了起来,道,“柳太傅,家里可有吃的,我饿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柳温书:“……”

他拱手道,“是臣考虑不周,臣这就为殿下安排膳食。”

苏言淙嗯了一声,将手上的经文放了下来,又看向柳温书,似有犹豫,苏言溪替她道,“柳太傅,柳姐姐可曾歇息了?”

两个小孩子关系亲密,且又听说皇上有意将柳宜指给苏言淙,苏言溪不介意帮助两个小娃娃多见见面,增进些感情。

苏言淙,“将她请来一并用膳吧。”

“这…也好。”

柳温书想着柳宜也不是第一次与这里两兄弟一块用饭了,苏言溪若是不开心,闹起来,他也是吃不消,索性派人将柳宜喊了过来。

柳宜恭恭敬敬的向二人行了礼,道,“太子殿下,找我过来有何事?”

苏言淙看她半晌,颔首道:“无事,你回去吧。”

苏言溪:“……”

苏言淙虽是不知民情的小太子,可对哄女孩子却似无师自通,过来的时候,苏言溪明明看到她特意从自己的宝箱中,挑了块漂亮的玉镯,怎么刚一见到人就让人走了?

柳宜知她是太子也并不怕她,道,“既无事何必将我喊来?”

苏言淙手用手摸了摸怀里的玉镯,又不说话了。

柳温书,“柳宜!为父怎么教你与太子说话的?”

他向苏言淙道,“太子殿下,小女年幼,说话不知轻重,您莫要放在心上。”

苏言淙抬抬眼,将玉镯从怀里拿了出来,道,“皇婶说此物在京都很是流行,承蒙太傅大人关照,此物便送给你。”

柳温书,“太子殿下,这太贵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