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女学(1 / 2)

女驸马 孟今看 9057 字 4个月前

朝臣的年假只有三天。

大年初二,秋澈在朝堂上提起兴办女学时,不出意外又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兴许是看她自从出征归来后,嘴皮子上的战斗力似乎就减弱了许多,这群大臣也慢慢地胆子大了起来。

却不知,秋澈只是平时懒得再跟他们在一些小事上,无意义地吵来吵去罢了。

此次她提出这个建议时,同样提到:“实不相瞒,这个想法,实则是长公主殿下先提出的。也是长公主殿下决定,以朱颜之名,资助学堂兴办。不收取国库一分一毫的银两。所以啊,各位大人,没必要这么紧张。”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现在谁还不知道朱颜的名号,可谓是朝京第一富商?

朱颜肯出手资助女学,又不耗费大夏国库的钱,那自然是最好的。

可秋澈为什么要提这个呢?

她已经以女子之身立于官场了,难道还要借此机会,将在此事上立功的长公主也拉进朝堂吗?

不说其他的,只提皇家女经商,就已经是特例中的特例了。

如今若是要入朝堂,岂不是又要修改商户不可入朝为官的律法?

这条律令一出,影响的可不止是长公主是否从政了。

……他们的联想不无道理,但其实不然。

这个问题,秋澈也曾和李青梧商议过。

大夏禁止商人科举为官,实则是有道理的,这是一个中央制帝权主义国家,大部分的权柄都控制在帝王手里——

眼下皇帝被拘禁的情况,是个例外。

商人在财力上问鼎于其他行业,若是到时候大夏首富也要入朝为官,很容易行成财力掌控一切、一家独大、吞噬帝权甚至王朝覆灭的情况。

不说这种情况究竟是好是坏,只说李青梧尚且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而秋澈其实也不打算将整个王朝制度都掀翻重造。

这工程量太大了,她只想改造一小部分,为今后的改革做铺垫,潜移默化地改变百姓们的思想。

改朝换代这种事,如今还为时尚早。

当然,如果李青梧想要的话,秋澈也不介意将改革的过程加快,粗暴迅速一点。

但李青梧思虑了很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的愿望从始至终都很简单,”李青梧说,“只希望我在乎的人平安。”

如果她也入了朝堂,首先就要面对各路人马的刁难和腥风血雨,作为历史改革的先行者,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经历。

可她同时还要兼顾自己手下的产业——李青梧并不认为自己比秋澈强大多少,能够脚踏两条船还不踩翻。

更何况,这会给带她入朝堂的那个人,也就是秋澈,带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好的选择,其实是她不入朝堂,继续捣鼓她的生意。

只要她不破产,哪怕秋澈被革职流放,李青梧都有能力把

她捞回来,好好养到老死。

一个从商一个从政。

她们会是彼此最坚固的后盾。

话再说回朝堂。

不管旁人如何窃窃私语阴谋论化,太子却只听他们吵得头疼。

虽说太子的脑回路相当直白,但一年的朝堂议事时间,也确实让他成长了不少。

稍微动动脑筋,自然也能想到别人都能想到的事。

他用一种诡异的目光扫了秋澈一眼,见对方不平不淡地回视过来,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太子犹豫了下,最终还是心累地拍板道:“此事明日再议。若无其他要事的话,诸位便退朝吧。”

……

殿内燃着香炉,一片安静。

龙床上的皇帝紧紧闭着眼,像是陷入了什么梦魇之中一般,唇色苍白,带了点乌青。

徐贤妃脸上系着两层面纱,很好地阻绝了香炉中气味的传递。

此时她正坐在床榻边,安静地垂眼,用沾湿了的沐巾给皇帝擦拭手指的指缝。

因为卧床已经有三个多月,李式的脸颊已经凹陷了下去,胡子拉碴,看得出来很久没有修剪过,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

徐贤妃看着看着,就有点走神。

她其实也并非是一开始就能来这里侍疾的。

四个月前,皇帝突然病倒,太子监国,下令封锁整个养心殿。

在旁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太子就已经迅速断绝了任何人探视皇帝的可能性。

而太监总管福子和锦衣卫统领崔文申认同他的言论,自然也是为他的话盖棺定论的铁证。

虽然这两个人从那时露面过一次,为太子平定舆论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眼前过。

尤其是崔文申。

徐贤妃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不久后,她的孩子小产了。

再之后,她同时找上了两个人。

一个是李青梧,一个是太子。

向李青梧投诚后,她没有再给宫外传递过任何消息,而是转头去投靠了太子。

她面若死灰,陈述着自己的经历,一副并不知道是太子对自己下手才导致自己小产的样子。

又为自己曾经嚣张跋扈的面孔向太子道歉。

并说,我知道你囚禁了陛下。

我可以帮你。

太子身边侍卫的剑都落在徐贤妃脖颈上了,又因为后一句话而猛地顿住。

徐贤妃始终镇定自若。

太子并不相信,问她为什么。

她说,她只是想活着。

对方虽然还是不信,却也没有再对她动手。

徐贤妃知道的,他不会动手。

虽说崔文申等人站出来替他平定了舆论,可这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皇帝不能见人。

太子需要一个皇帝亲近又不是非常亲近的人,替他打个谎言的补丁。

徐贤妃就在这个时候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