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章(1 / 2)

按照叶青的计划,养猪场这边先将叶青提前筛选出来的十五头母猪从猪圈里面分离出来,赶到专门腾空的产房,产房里面堆满了干净的稻草,屋里通风流畅灯光明亮温度适宜,并且还提前做好了消杀工作。

紧接着,叶青又叫人给母猪产前做了最后的加餐工作,尽可能地给提升母猪的体力,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不至于因乏力而出现难产等问题。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叶青就开始给母猪们下催产针了。

飞针扎过去,其实也就是三五分钟的功夫就撤了,但叶青在飞针上附着了异能,所以这些母猪发生反应的时间很快,在叶青撤针不到半个小时,就陆陆续续躁动起来,紧接着就是产道开启,羊水破裂,均出现了分娩迹象。

好在有了前面接生的那头母猪的经验,加上叶青从旁指导,孟嘉顾卫南几个慢慢也能上手了,其实母猪的接生并不复杂,只要顺着母猪的生产节奏来,胆大心细快准狠,基本上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十五头母猪虽然是同时生产,但因为母猪体质以及年龄都各不相同,所以分娩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有的一个小时左右就已经下崽完了,有的四五个多小时了宫口才开完,还在磨磨蹭蹭不肯趴下来好好生娃,总之,各种啼笑皆非的状况肯定都是有的,但好在都还在叶青的掌控之中,没出现什么大乱子。

最后一头母猪接生工作结束,已经是到了傍晚时分。

但值得庆幸的是,所有母猪的生产都十分顺利,而且接生下来的幼崽,个个生龙活虎,没有一头出现刚出生就夭折的情况。

一共接生了十六头母猪,多的母猪生产数达到了24只,少的都有17只,最后算下来,这一天猪圈内一共新增加了三百三十多位新成员,直把围观的众人都惊呆了。

前面猪舍里面叶青几个忙碌着搞接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保持着静默,生怕惊扰了这些母猪的生产,等到叶青终于开口,宣布接生结束了,围观的众人才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眼见那些粉红色的小猪在母猪身侧挤挤攘攘地,不断拱着母猪的肚子找奶喝,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舍不得挪开眼。

听手底下的人汇报最终的生产数据,赵玉良总觉得难以置信,忍不住蹑手蹑脚地跳进了猪圈里头,自己亲自上手去数那些小猪崽子,想要再确认一遍。

可这些小猪崽子又不是定在原地不动的,滚来滚去堆叠着挤成一团不说,时不时还会藏进兄弟姐妹的身下躲上一躲,所以数了半天,赵玉良自己都数晕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数到哪儿了。

不过,这么多小猪仔在猪圈里面哼哼唧唧,哪怕是用肉眼目测,也能看得出来数目有多庞大,一群人盯着这壮观的场面瞧了又瞧,个个兴奋得无以复加。

赵玉良眼眶都涨红了,下意识地就要往裤兜里摸香烟,但才摸到烟,他猛地一下想起叶青对母猪产房的各项严苛要求,又不由得把抓香烟的手给缩了回来。

不怪

赵玉良情绪这么激动,实在是农场养猪也这么多年了,以前猪圈这边每年也会有母猪怀孕生产,但往年母猪的产仔数量,能有个七八只就算不错了。

加上养猪场这边对母猪的怀孕生产都不如叶青照料的这么精细,所以最后这些分娩下来的生猪幼崽,通常都会出现折损,最后能养成的生猪,顶多也就能有个六七成的比例。

但现在,叶青手底下科学培育分娩出来的猪崽,一胎均产达到了二十头往上也就罢了,还达到了惊人的零夭折,这个数据就跟天方夜谭差不多,要不是他们这些人在现场亲眼所见,说出去谁敢信?

别说是赵玉良了,那些被委派下来进行数据记录的研究员们,哪个不震惊错愕的?哪怕他们之前记录的那些数据,早就已经显示出来,叶青养的这批母猪揣崽数非同一般,但谁能想得到怀了这么多猪崽的母猪,竟然能个个平安生产,一点岔子都没出?

这下围观的这些研究员们都坐不住了。

他们迫不及待要将这个情况汇报上去,看看县里面甚至省里面对这件事是个什么看法,又会不会做出其他的反应。

见叶青这边今天的接生工作已经结束了,赵玉良赶紧招呼了小朱领着叶青几个去洗漱,然后让人带着她们去食堂开小灶,并且再三叮嘱小朱,一定要让大师傅拿出最高水准来炒几个菜好好犒劳一下叶青几个。

吩咐完这些后,赵玉良就心急火燎地往办公室跑,他得赶紧联系军区上面,把农场这边第一批母猪分娩的情况汇报上去。

累了一天的叶青,可管不着赵玉良和那些研究员们接下来要干什么,把所有生产完的母猪安顿好了之后,她只想赶紧吃一顿饱饭,然后回家里炕上好好歇一歇。

好在农场食堂的伙食还算不错,大师傅专门给她们开了小灶,荤素搭配弄了六七道菜,油水十足且师傅手艺也很不错,叶青几个这一顿饭吃得很是心满意足。

因为叶青这边已经提前把一批胎盘成熟亟待生产的母猪都提前筛选出来并进行了施针催产,剩下的那些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不会在一天内出现分娩迹象,所以她也就不用继续在农场守着了,可以回靠山屯好好睡一个安心觉。

这边司机刚护送叶青几个回了靠山屯,伍永兵和老支书一听到消息就赶紧来打听情况了。

这不是什么秘密,也没啥好瞒着的,叶青本来就是要对她的科学养殖进行推广,所以农场那边的母猪生产数量迟早也是要传出去的,所以现在伍永兵和老支书一问,她就一五一十地将农场那边今天接生的十六头母猪的分娩情况都说了。

一听说这些母猪的幼崽均产数量竟然达到了二十头往上,两个靠山屯老领导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嘴都快能塞下一颗鸡蛋了。

“那咱们屯那几头母猪,是不是,是不是……”

伍永兵激动地拉着叶青追问,但后面的话他愣是没能问出口,主要是他觉得这个事儿太魔幻了,怎么可能呢?

叶青笑着点头:“是,算上从供应站抢回来的那三

头母猪,咱们生产大队今年自产的生猪数量,估计能达到八十只,再按照我之前定的科学养殖方案进行喂养,等到年底的时候这批生猪个个都能养成超过两百斤的大肥猪,到时候即便是给收购站收走一批,咱们生产大队也不愁肉吃了!”

伍永兵和老支书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和疯狂,老支书抽旱烟的手都不自觉地哆嗦起来。

“成,明天我就去召集全屯开大会,让各家都开始行动起来,组织老弱妇孺进山割猪草去,等天气暖和起来了,鸭子河里的螺蛳蚌壳能摸多少算多少,一定会把这些猪崽的营养跟上来!”

这些事儿叶青就不管了,反正她把该说的都说了,伍永兵这边对靠山屯如今试点的养猪场也格外重视,往年都是安排赵四婆子那样年纪的老太太在负责养猪,但今年开始他改变想法了,意识到县里领导对科学养殖极为看重后,他就知道这会是靠山屯的一个机会,所以不光迅速扩建了养猪场,连带着养猪场的负责人都挑选了屯子里手脚麻利做事认真负责的年轻人,而且给的工分也很高,一天给六个工分。

农忙时节各家的青壮年劳动力下地能挣的工分最少都有八个,有些厉害的男同志甚至能直接拿十分的满工分,但这是在农忙时节地里活儿比较多的时候,一年也就春耕秋收的几个月能这么挣,其他农闲时节,各家的工分挣得就没那么多了,除非应公社的要求,跟大部队去挖水渠垦荒田。

而屯子里的养猪场,却是一年到头都处于忙碌季,一直要等到年底生猪出栏才算完,在这个期间,每天都能挣到六个工分,这么算的话,一整年喂猪下来,挣到的工分可一点都不比下地卖力干活少。

而且养猪的工作还清闲,不用在外头盯着日头暴晒还不用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忙碌上一天甚至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除了一年到头没得歇息,时间上相对不那么自由之外,其他的完全没得挑,更何况给屯子里养猪还能跟着那位叶知青学习技术,从母猪的配种生产到生猪的喂养技巧,养猪过程中的疾病防疫等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经验积累,学到手了将来绝对受益无穷。

所以年初的时候,伍永兵才对外透露出一点消息,就有不少人家动起了心思,不少二十出头的小年轻都被自家爹妈怂恿着上伍永兵家或者其他生产队干部家自荐去了。

就连知青院那边都有知青开始对养猪产生兴趣,这些城里知青来插队的时间也不短了,虽然相比起刚下乡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了,但真正爱上种田,并且适应了屯子里的农户们下地干活的高强度快节奏生活的基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