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2 / 2)

看病的多还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但能在大冬天赶这么远的路来到靠山屯还脸不红气不喘的,本身身体素质就已经算是经得住考验了,所以这些人的身体疾病,大多都属于不严重但时间长折磨人的慢性病变,这样的病,只能长期服中药进行调理,没有说有什么灵丹妙药能一剂下去就立马生龙活虎药到病除的道理。

不过这些人大老远地来一趟,叶青也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所以除了开合适的药方让他们去抓药外,叶青还用银针逐一给他们进行针灸。

一咪咪的木系异能在针尖蔓延出去,很快就消散在这些人的四肢百骸,快得根本无法察觉出任何异常。

但叶青的飞针技能可绝对不是徒有其表的假把式,就那么几针扎下去,不过短短十来分钟的功夫,不少人就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身体情况跟之前不太一样了,有的是呼吸通畅鼻子不堵塞了,有的是腿脚灵便不再关节疼痛不止了,有的佝偻着的腰椎终于能伸直了,总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好转的迹象。

而且这些人并不知道,叶青扎针时渡给他们的那丝零星半点几乎微不可见的治愈系能量,就足够让他们受益好几年了,如果这些人能遵医嘱,认真配合上叶青的药方进行调理,这些慢性病变不说能直接根治,至少也能得到七八成的缓解,比去一些大医院胡乱折腾效果可能还要好得多。

当然这些话叶青肯定是不会明说的,她能做的,就是开方子以及事无巨细地叮嘱这些人服药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至于这些人会不会老老实实听劝,那就不是叶青能控制的了。

其实来的这拨人,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真想看病,只是想找个幌子来见识见识叶青到底长什么模样,是不是有三只眼或者跟他们这些普通人相

() 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等见到人之后,他们就发现,叶青这个小姑娘看起来除了长得漂亮一点个子矮了点之外,跟正常人没啥区别。

这让不少人都觉得很失望,都觉得他们肯定是被靠山屯那帮吹牛皮的村民给耍了。

可谁知道,等叶青这边给他们进行完诊治,几根几寸长的银针扎下去,就让在场的这帮人目瞪口呆,震惊得语无伦次,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未见半滴血,仅凭几根针,就让他们的病肉眼可见的好转了,这就算不是山神娘娘转世,那也绝对是华佗在世回春妙手的神医了。

这下这些村民心下都不由得激荡不已,顾不上在药房那边捡药,这些人拿着叶青给他们的药方就急匆匆离开了,他们现在迫不及待地要把刚刚看病的这段离奇经历带回去跟家里人分享。

叶青也没去管这些人上哪儿捡药,反正按照靠山屯这边制定的要求,除了本屯村民,其他外地来的社员看病,一律都是要收取看诊费的,虽然一次给的诊费就两毛钱,但也不算白忙活。

原本以为这十几号人会在这天扎堆跑到靠山屯来看病纯属巧合,叶青还想着速战速决,赶紧看完就回家去,主要是她还得想办法去解决家里头那一堆萝卜丸子的问题呢。

可哪里晓得,出来时还好好的,这边卫生站的门一开,就再也回不去了。

一波接一波的人来到了屯子里,不到俩小时的功夫,整个卫生站竟然人满为患,这帮病人还个个热情激动,都想往卫生站的小院子里面挤,差点把她这个卫生站的门槛都给踩断了。

外面乱哄哄的都是人,屋里面还时不时会有病人问叶青各种和病症完全不搭噶的问题。

比如她的出生年月,比如她来自哪里,比如她的父母祖上是干啥的,比如她家以前在长白山有没有亲戚,就跟盘户口似的,大有要把她祖宗十八代都挖掘个一清二楚的意思。

别说是叶青一个头两个大了,就是那几个小徒弟,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搞得措手不及几近崩溃,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赶紧去屯子里找人来主持大局。

伍永兵老支书他们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两人赶紧紧急协商解决办法,最后不得不把屯子里所有得空在家的生产队干部都给叫过来,七八号人出面进行现场调控,给这些看病的人分发号码牌,让这些病人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进行编号,凭号码排队入场。

望着卫生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伍永兵和老支书两个站在院门外面面相觑。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大年初二就这么多人,但至少说明他们之前的推广计划是相当有效的,方圆几十里之内,应该都晓得他们靠山屯开了个卫生站,且负责卫生站的站长医术了得了,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大过年地跑来看病。

老支书面露愁容,琢磨的是,难道这个刚建成不到半年的卫生站,开春就要拆掉围墙继续扩建了?

伍永兵则是眼冒幽光,嘴角勾起老狐狸一般的笑,满眼的奸诈算计,他们屯卫生站这么受欢迎,那是不是看诊费也能涨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