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2 章 估计错误(1 / 2)

一些球员在和白石比赛时会打得很难受。

在网球比赛中有一些固定公式,比如发球时一定要将球发到某个区域,比如网球比赛的实质就是想尽办法将别人打过半场的球击回,并让对手无法回击自己打出去的球,还比如,针对对手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

但是白石没有弱点。

他有长处,但是没有弱点。

这仿佛和他完美圣经的理念相悖了,毕竟完美圣经要求五维均衡。但实际上白石打的网球并不平庸,也并不普通。他的五维均衡本身就是他的打法,并且为了维持五维均衡,他的精神力足够强大啊,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力也足够强大。

而白石的没有弱点,大概是迹部站在他对面用迹部领域也找不到冰锥的程度吧。

就算小仁王的实力强于他,小仁王也找不到白石的弱点。

对战白石,只能选择硬碰硬——不管选择哪一个区域,都要正面撞上去,并且造成实质性攻击。

小仁王很快意识到这一点。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这不就是白石的网球吗?如果白石不是这样棘手,两年前他也不会输给白石。

小仁王是只要能找到缝隙就能抓住裂缝直击痛点的人,如果对手有明显的弱点,那么就算对手理论上的实力强于他,他也有办法获得胜利。他去年在正选选拔赛上打赢毛利前辈就是利用了毛利前辈的心理状态和技术弱点。

但找不到对手的弱点,比赛就不能打了吗?怎么可能。

小仁王舔了舔唇,露出一个类似凶兽狩猎的表情。

他将白石当作自己的猎物。

白石打过来的网球力度十足,但他的力量更强,所以他稳重地用自己的力量压过去,用自己的技巧去改变打过来的网球上的旋转,让原本平直又标准的网球在飞出他的球拍后变得奇异和跳跃。

他将那些仿佛独立于平稳节奏之外,像是数据分析里的奇点的球统称为“流星抽击”。

它没有规律,白石找不到规律,小仁王自己也说不清规律。

他天然有着直觉,在心情到达一定程度,或者精神力的活跃程度过线以后突然改变球拍的运行方式,继而改变球路。

而他的节奏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是音痴的原因吗?总之他的节奏感一直很奇怪。

但小仁王自己觉得并不是音痴的原因。虽然他是音痴,但他也是能打很平稳的,从头到尾都很“标准”的比赛的。

他可以改变,也可以不改变,这是他的选择和自由。

而既然他能打出标准网球,就意味着他的节奏感没有任何问题——本来的事,跳跃的节奏才是独属于他仁王雅治的球风。

小仁王就这样,在节奏稳定时以自己的实力控制住比赛的主动权,再借助跳跃的节奏让白石措手不及。

他不这么打,就平稳地结束比赛也是能赢的。

但仁王雅治有独特的风格。

事实上,这场球也是切实让其他人感受到,什么是仁王雅治的网球的一场比赛。

许多人是说不出小仁王的网球风格的。他们见过小仁王的很多招数,比如幻影,比如同调。在用幻影时,小仁王的打法就是幻影对象的打法,所以有一些人认为小仁王是模仿系的网球手。而另一些人更关注同调,他们便认为小仁王是天才双打选手。

但实际上,仁王雅治就是仁王雅治,没有什么词汇能够定义他,限制他。

他可以打模仿网球,也可以变换自己的全部,在同一场比赛里不断切换网球打法,也切换幻影对象;他也可以在双打比赛中和队友,甚至是对手强制同调,展现出自己对双打的统治性;他还有呼吸法,还有只和幸村比赛时展现过的特殊状态,以及他只在幻影成仁王时会打出的,和他自己的体系无缝相容却更玄妙的打法。

单一的风格只代表片面的仁王雅治。

举例说明的那些打法也并不能概括全部的仁王雅治。

因为他还在学习,还在成长。

他的打法包容性十足,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个人特色,但他的打法涵盖许多内容,边界也是不清晰的,就像是什么吞噬着边界,吞噬着别的什么的怪物,在不断成长,扩大,继而成为无法用言语形容,见到只能给出惊讶反应的完整世界。

是“仁王王国”。

白石在比赛的中途数次抚摸了自己的绷带。

他这时候明白为什么比赛前小仁王问他,为什么不解绷带了。

他到底还是低估了小仁王——在明确得到小仁王的一些比赛结果,比分和胜负关系的前提下。

以至于他此时带着负重和绷带和小仁王比赛,仿佛在小看小仁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