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赴宴(1 / 2)

有落樱飘落扇面,裴暄之挥了挥扇,将花瓣拂落。

走到庙祝所在的大树树荫下,十分随意地用折扇扇了扇围树石台上的灰尘,又撩袍坐在石台上。

庙祝早观他衣饰、气质非富即贵,又见他隐约间似乎有些体力不济的迹象,赶忙倒了盏温茶水奉给他,笑道:

“小郎请吃一盏茶,看来今日家中没什么事忙?”

裴暄之一手闲闲地打着扇,一手接了茶盏,懒洋洋地说道:“没甚事,初到此地,四处逛一逛,有些累了,借道长的地界儿歇一会儿,太阳再西斜一点儿,我便走。”

庙祝摆手笑道:“不打紧,不打紧。”

目光往他绣着金丝绣线的雪衣袖边看了一眼,好奇地问道:“小郎是从哪儿来?”

裴暄之说道:“晚辈是从长安那边过来的。”

庙祝了然道:“长安呢,怪不得。”

正是快到下午的时候,游人们大都还在别地用饭,加之几条大街上开始挑起花灯,引得许多人前去扎堆围观。

这会儿道观里出的人多,进的人少,庙祝便与这偶到此地的小郎攀谈。

几句话之间,才惊觉此人年纪不大,却见识甚广,虽生得一副冰骨疏离态,却极是善于与人言谈,所言也简,所意也远。

庙祝不禁端着凳子,捧着茶水坐在裴暄之身旁,被裴暄之引着连自己出生时只笑不哭的稀罕事儿都对他和盘托出了。

激动时弃了茶水,将怀中翻得烂了边角的奇门经卷拿了出来,激动地翻了好几页,指着其中一处,问道:“这一处,小郎觉得该如何看?”

裴暄之大略扫了一眼,是一局山水变,见这庙祝对奇门一道极有兴趣,书上写满了从别的书上誊抄下的要诀。

他往袖中一探,拿出两本泛黄的古卷来递给那庙祝,淡淡地说道:

“前辈要的变局,这书上是有点的,前辈的书上该有的要诀还是太少了,这册书,请留用翻阅,万勿辜负。”

庙祝满眼写着急切,可想拿又不好意思拿,三四十岁的年纪,却也有些扭扭捏捏起来,“这......这怎么好......小郎果真是宗门世家之人,这等经卷,恐怕是不好外传的吧?”

裴暄之将书放在他虚虚伸出的手中,“纵是藏书百万,无人观之有何用处?譬如繁多典籍、绝世妙要,藏书阁中数不胜数,都知是宝,又有几个沉心笃学?前辈既然喜欢,这书在你手中才是不枉著书者愿。”

庙祝闻听此言,颇有几分被欣赏的赞同,不禁欢欣鼓舞,“既然如此,多谢小郎赠书。”

他拿着书看了一眼,虽保存极好,却依旧因时常翻阅而泛旧的书页上,著书人的名姓是“穷水枯山者也”。

庙祝的指尖落在著书者名姓处,犹疑道:“这位是......”

裴暄之淡然一笑,拿着曾经被父亲问及的说辞,说道:“不知,在下得此书亦是机缘罢了。”

裴暄之如此

坐在树荫下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人谈天(),目光在满道观扫了几遍。

过了约摸一盏茶的时间▋()▋[()]『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才见一个身形修长的男子从道观大殿后的转角处一闪而过。

他微微眯了眯双眸,垂在膝前的五指逐渐捏紧了扇柄,“而今客舍中还有空房吗?”

庙祝笑道:“仅三间客舍,还无人借住,小郎若是看得起,不妨暂住几日,好好在清和月令集逛一逛,若是幸运,或许还能见到周氏中人参与大夜游。”

裴暄之问道:“后院可有什么人?我想去看看,怕打搅到。”

庙祝翻着刚得的书,答道:“除了来求签的,并无什么人,小郎想去便去,这里就我师徒二人,因着月令集,我那徒儿的寡母前来探望,今早才带着他出门去,还未归呢。”

裴暄之看着方才那人影消失的方向。

他的记性向来很好,很久以前,他曾在天堑古林深处的绝壁尸坑中见过这个人。

彼时天堑云低雪嚎、罡风似刃,他被人推落天堑,坠到一处突出的断岩上,滚进绝壁尸坑中。

奄奄一息间,看到无数死于人魔之战的干尸白骨中,仅一男子白发紫冠,阖眸掐诀,若处于云间天上的仙君一般,兀自盘膝而坐于尸海之中。

当日此人分明没有呼吸,却竟然没死......

自他幼年到如今,此人非但容貌未改,反而长发复黑,更年轻了许多。

不是其后人,便是其本人。

那道人影闪过不多时,他便三言两语辞别那庙祝,循着其人踪迹绕到庙后跟了上去。

跟出天倾城不远处后,便在人来车往的官道上丢失了其踪迹。

就算用黄符寻踪,飘出的黄符也只是在半空中便坠落。

看来是隐藏了自身气息,不知是发觉有人跟着,还是忌惮西陵周氏,本就不打算被人发现踪迹?

他负手在暖风熏人的官道旁游荡了一会儿,走到更远处的时候,也没再找到有什么值得追寻的迹象。

四野皆是平原沃野,连个隐藏身影的地界都没有,丢了稀薄的气息,很难查询。

他临风回首望了一眼远处被夕阳镀上一层彤金色的天倾城,袖中还放着今日抽的那张签文。

清风拂过,闲闲地撩动着他的衣摆。

一声黄牛闷鼻声厚实地响起,车轮吱吱呀呀地停了下来。

牛车上一老翁拽了拽缰绳,看着道旁的颇为清瘦的年轻人,问道:“一个人?走不走?五个铜子,天倾城内随处可送。”

老翁将板车上收拾得还算整洁,几筐竹扎的小灯笼、小玩意儿整整齐齐地码在一旁,恰留了可供一人坐着的空地。

这种赶集的商贩在他身旁过去了好几个,车上皆是满满当当的。

停下来招呼他,想赚一笔车马费的,过路的老翁还是第一个。

裴暄之笑道:“好,请将我送到离周氏最近的纸笔铺前。”

.

颜浣月平息下在灵脉中

() 运行的灵气(),散开指尖法诀?()?[()]『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睁开双眼,是夕阳洒染下空空荡荡的房间。

本该坐在桌边看书的人消失不见,桌上的细颈瓶下压着一张纸,房里贴着几张黄符结成结界。

她招了招手,桌上的纸飘到床边,清锋俊骨的笔迹所书:“出门闲逛,黄昏即归,非是出逃,万勿忧心。”

落款处留着“夫君字”三个小字。

颜浣月看过一眼后,略一拂手,那张纸便又飞回了桌上。

裴师弟既然知晓她会将他的事告知宗门,却又没有在鬼市时趁机溜走,还将她从大地裂缝中带了出来......

想逃怎么也会逃,她也不好平白将他锁住,就算是逃了,也恰好证明他心里有鬼,无非是需要耗费时间将他抓回宗门问罪而已。

可若是他不想逃的话,那赶也赶不走,纵是走到天边也还是会自己跑回来。

颜浣月决定稍等一等,下床踏上云履,解了他留下的结界,推开窗想要透口气,顺便看看天色。

她所在的房间是临街的三楼,虽客栈所处之地偏了一些,但或许是因着清和月令集这种盛会的缘故,街上的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

她的目光越过街边一处廊桥,便见一处矮矮窄窄的道观,再往前,越过一条街巷,正是一处不可忽视的高耸楼阁。

颜浣月打量着那座楼阁精巧的飞檐,有一串铜铃挂在飞檐下,在风中微摆。

听到铜铃声的第一时间,她感觉有一道目光落在她身上。

循着那道目光看去,却见姜叙声正倚在对面阁楼二楼廊檐下的栏杆上看着她。

正午时分才说是回宗门了,而今却又出现在天倾城中的颜浣月毫无被发现的局促,只是对姜叙声颔首见礼。

姜叙声随手拈住一片旋落的叶片,低头摆弄了一会儿,指尖轻轻一推,那片叶子便飞过街巷、道观、廊桥,晃晃悠悠地飘落到她窗前。

一道声音透过叶片回荡在她识海之中,“望海楼酒菜尚可,望道友赏脸,可令在下敬上一杯以表谢意。谭道友与薛道友有事不在,道友与裴道友自可放心前来,不必介怀。”

在颜浣月的记忆中,除了当日到姜家陈明仁义客栈之事,她与姜叙声并未如何交流过。

可这人果真有些眼力,见她说走又未走,便料到她是不愿与那二人共处。

颜浣月拿起叶片研究探看了一番,叶片又从她手中飘出,悬在她面前,随风浮动。

随着一阵草木清香荡开,几个交叠的法诀幻影坠入她意念之中,各自拆开,又重新排列演示了一次,最终又合为一体。

颜浣月回过神来,眼前薄薄的叶片被夕阳光影照得十分通透,叶片上纤细的脉络清晰可见。

她依着方才所见,依次掐诀之后,低声说道:“承蒙邀请,待我夫游赏归来,稍后便至。”

说罢指尖轻轻一推,娇嫩的叶片被推出老远,在游人如织的街巷上空翻了几个身,飘到姜叙声手边安安静静地待着。

() 姜叙声侧耳倾听,片刻,回身对侍从吩咐道:

“立即准备一桌上好的酒席,对了,多一些好克化的清淡雅致的菜,有一两道长安口味的最好......再备些香饮子,就摆在那边云台露天处,再去周家请周屏意来。”

歪在阁内躺椅上的虞意百无聊赖地说道:“姜道友,这是要请我呢,还是请薛三呢?请我的话就不必用长安的菜肴了,云京离长安不远,出了远门谁还吃家门口的东西?”

一旁虞家侍从笑道:“也或许是招待周家人,或者谭姑娘呢?”

虞意面无表情地扯了扯唇角,“周家是东道主,哪里会让他做东?只有帮他做陪才肯吃他的饭吧,至于谭道友嘛…...等闲凑一起喝两杯,或者正席上添副碗筷的事儿。”

姜叙声说道:“是颜道友夫妇。”

虞意撇了撇嘴一脸不屑,又转而笑道:“我听薛三说她没死了,躲到这么偏的地方都能遇到,你是好奇想见见裴暄之吧?你方才只说薛谭二人不在,那给我添副碗筷,我为你做副陪。”

姜叙声并不知他与颜浣月的私怨,只是根据颜浣月与虞照曾经的婚约,下意识拒绝道:“怕是要寒你的心了,改日再为你摆一桌。”

虞意说道:“姜道友在担忧什么?裴暄之半路夺妻,不避我虞家人就算了,还要我们避他吗?左右他又不识得我是谁,只说我是你的旧识不就是了?”

姜叙声笑道:“他要真是个实心眼子,倒也罢了,可我听说他并不好糊弄,所以,等明日再为你接风。”

虞意对身边的侍从说道:“算了,在云台边的朗阁摆一桌,咱们坐里边吃,这又不是姜家的地界,总不能赶我们走。”

侍从笑道:“是。”

颜浣月在房中等了一会儿,听到门边轻微的响动,她便立即掐诀开了门。

大门一开,却见门外立着两个正要敲门的男子,一见她,便恭敬地说道:“夫人安,我二人是姜大公子派来请您去望海楼一叙的。”

此时门外的小二恰好提着一壶热茶给别的房间送去,正路过他们身后,闻言往房内看了一眼,又很快走开了。

是去望海楼啊,可不便宜呢,能被邀请去望海楼的人,怎么会住在他们这个小客栈里呢?

颜浣月说道:“可是我夫君还未归。”

姜叙声的侍从说道:“周家的周屏意姑娘已至,公子便着我二人来请您二位,既然裴公子还未归,那我们在楼下等一会儿。”

颜浣月闻言说道:“不必了,他不一定何时回来,既然周道友也到了,我给他留个信笺,等他回来看了便会寻来。”

说着将裴暄之留下的那张纸翻了个面儿,留了几句话,便跟着两个侍从去了望海楼。

给别的房间送茶水的小二刚退出客房,就见她跟着两个人走出了走廊,目光不禁也远远地望向了一旁的望海楼。

颜浣月登上望海楼顶楼阁楼时,就见虞意坐在阁中摆满珍馐的桌前笑呵呵地说道:“呦,大难

不死,脸怎么伤了?被人惩恶扬善了?”

颜浣月看到他第一眼,原本尚且良好的心情不免沉了沉,望向立在门后相迎的姜叙声说道:“我不与此人同列。”

虞意“嘁”了一声,说道:“好像谁想与你同列似的。”

颜浣月说道:“你我所见略同,那是最好了。”

姜叙声心里松了一口气,果真不让虞意上桌是个明智的抉择。

“今日虞道友并不入席,我们在云台上,颜道友,请。”

颜浣月踏出楼阁,走到门外绕着最高层的楼阁围着的一圈三步见宽的四方云台。

当日在明德宗见过的周屏意起身相迎道:“许久不见,听说道友大难不死,真是令人捏了一把汗。”

颜浣月想了想,说道:“不过是侥幸爬上了。”

姜叙声适时问道:“裴道友呢?”

颜浣月一边就坐一边说道:“天倾城繁盛难得,他一时流连忘返,不知逛到了何处,而今还未归呢。我正担忧夜里人多热闹,他寻不到回来的路,听说你也请了周道友,我便赶忙前来,想着天黑前裴师弟若还未归来,正好从周道友这里借一些人,帮我将他寻回来呢。”

周屏意不知他夫妻二人之间的事,而今只当是颜浣月借机夸赞天倾城的托词,心里多少有几分妥帖,不禁撩起裙摆坐回原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