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愚公移山!(2 / 2)

至圣先师 泡泡泡 4061 字 6个月前

SB走到哪里都有。

如果你非要跟他们杠,他们会把你拉到一个水平线上,你永远无法说服别人。

破解之法,唯有事实打脸!

杜预盯着双手抱胸,有恃无恐,拦住去路的强良,淡淡道:“我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呵呵,你随便乱编,我一个字都不信。”

强良有恃无恐道:“反正你说破天,也休想从我火焰山过去。我倒要看看,你一介书生,能否真的凭唇舌之利,将我这火焰山夷为平地!”

杜预叹了口气,淡淡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强良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什么叫操蛇之神?

就是他这种人啊。

强良手中,两条大黄蛇,高高竖起,威胁地朝杜预吐着蛇信子,一言不合就要吞噬杜预。

更可气的,是杜预竟然说“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我堂堂上古大巫、大山之神,竟然害怕一个小小的愚公?

这可能吗?

强良声嘶力竭咆哮着:“放屁!这都是你读书人一厢情愿、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蠢话。我乃是神,你不过是人,我随便一根小手指都能捏死你,你有什么本事,能让我为之害怕?还要告知上天?呵呵呵~”

读书人,纷纷叹息。

“这杜案首,莫非读书读傻了脑子?”

“这神话传说,我怎么听说过?”

“就算听说过,又怎么样?王屋、太行确实都有,光是一则故事,就能威胁到堂堂的火焰山之神吗?”

“我们秀才,诗书才气再强,也达不到移山填海的境界吧?”

秀才们摇头,并不认为杜预有本事能击退强大的山神强良,移走火焰山。

书生意气,一厢情愿。

谁知,杜预却认真无比,一字一句道:“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轰。

杜预的话雷震天下,响彻半壁山河,气冲霄汉,邈若山河、吞吐天地、气吞虹霓。

他的【愚公移山】,每说出一个字,声音都会越过群山,直达天听。

天空中,一股原始洪荒之力,在云层之上集聚、回荡。

才气,渐渐凝聚成型,气吞山河。

文渊阁的虚影从九霄之上浮现。

“大唐学子,杜预所作名篇【愚公移山】,诗成镇国。”

“此作,列六艺经典【礼】经,作为科举考题。”

这句话,震惊天下。

无论书山学海,还是圣元十国,无论朝廷大员,还是普通民众,人人结舌,各个瞠目。

“什么?杜预讲了一个故事,可为科举考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一个秀才的文章,能列六艺考题?”

秀才乃至举人、进士者诗成镇国者,为数不少,但能列入六艺,能作为考题的却亘古未有。

这究竟是何等古今圣贤哲理,才能享受如此待遇?

六艺乃是科举经典教材,科举不出六艺。

有多少年,六艺试题都没有调整过半分了?

更有圣人提出,六艺已经达到完美,一字都不能改。所谓“增一字嫌肥,少一字嫌瘦”。

但杜预这【愚公移山】,却列入了六艺经典之中,成为考试经典。

这是什么待遇?这是圣人的待遇。

唯有圣人,有资格在六艺之外出题。

杜预感到文宫中的文像,上涨了足足一丈。

【愚公移山】每一个字,都凝集形成一个个肌肉遒劲、伟岸力士。

愚公移山的故事,一共两百多个字,就凝聚成了两百多个金灿灿、犹如金雕的搬山力士!

他们从空中落下,轰然落在火焰山各处。

这些搬山力士,竟然开始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