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9 章(2 / 2)

朱翊钧目光落在海瑞身上,见他一身并未穿官服,而是着一身洗得泛黄的布衣,衣服上有好几处补丁,风尘仆仆的,应该是赶了很远的路。

“起来吧。”朱翊钧问,“你怎么突然来了苏州?”

海瑞曾经是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后来升为左副都御史,不再外派督抚,主要在南京协理都察院,今日却出现在苏州府,换了别人可能是公费旅游,但海瑞绝对不是。

海瑞向朱翊钧递上一封奏疏,是一个名为袁可立的苏州推官弹劾应天巡抚李涞,罪名是构陷苏州太守石昆玉擅动吴县库银,已经下狱,海瑞就是来彻查此事。

朱翊钧灵机一动:“与成,把那个很‘贵’的李大人押上来。”

刚在永盛坊的时候,李大人还维持着几分骄矜,心想着先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得意一会儿,到了府衙再要他好看。

没想到,到了府衙,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朕年轻人竟然是皇上,皇上?!

他曾经在京城做了两年刑科给事中,那时皇上还是穆宗。后来他因为小事外放,又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擢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

那石昆玉今年年初才调来苏州,上来就按治豪横,剖析狱讼,舆论翕服。

以徐少泉为首的,苏州地主豪强被这位石太守二把火烧懵了,找到李涞想办法。

朱翊钧也算看明白了,只要银子到位,诬陷同僚,甚至将人关进大牢这种事,这些人做起来一点也不手软。

他是巡抚,别说苏州,应天十府都得听他的。就算知道石昆玉是被冤枉的,也没人敢跟他作对。

朱翊钧先让人去把石昆玉放出来,又宣他问清楚此事来龙去脉,还牵扯了朝中哪些官员。

这事儿还真的交给海瑞来查,只有他,才能不被任何权势影响,秉公执法,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朱翊钧道:“你就在这里,把掰开揉碎,给朕查清出来。不仅要查李涞,还要查这个徐少泉,以及当地这些土豪劣绅。”

“该罢官罢官,该流放流放,该砍头砍头。”

海瑞一一应下来,又道:“陛下暂且在苏州府委屈几日,臣查清此案就护送您回銮。”

“啊?”话题转得太快,朱翊钧没反应过来,“谁说朕要回銮?”

海瑞道:“臣虽不便询问陛下离京之缘由,但陛下乃天下共主,国不能一日无君,陛下也不可在民间久待。”

“朕……”

朱翊钧本打算跟他好好掰扯两句,皇上的事儿让他少管。转念一想,海瑞这人,之所以在朝中是个鬼见愁,没什么朋友不算,人人都惧他二分,就是因为他脑子里只有一根筋,认死理。

说白了就是油盐不进,他说要送朱翊钧回銮,那朱翊钧说什么都没用。

他也不想和对方硬碰硬,只得先应下来:“当务之急,是先处理李涞等人,朕还要在苏州府多待些

时日,等你将此案彻查清楚再说。”

第二天,苏州城就传遍了,海青天来了,来提他们铲出那些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百姓们纷纷来到府衙前,跪拜磕头,表示对海青天的爱戴。

朱翊钧带着张简修,从后门溜出去了。

现在,他要去看看他赢回来的拙政园。

这一次,他们直接走正门,亮出地契,堂堂正正的进去。

王锡麟的家人一早就听说,他把拙政园输了,人还被官府抓起来了。

原来这王锡麟家中不但有妻子、儿女,还有妾室、丫鬟、仆人。

他的妻子看起来倒是镇定,或者说哀莫大于心死。

看到朱翊钧手中的地契,脸上没有半分难过,甚至苦笑了两声:“这就带着家眷给公子腾地方。”

朱翊钧问:“你们搬去哪里?”

王夫人摇头:“城外的祖宅和田产早就被王锡麟败光了,如今,拙政园也没了,我们哪儿也去不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王锡麟肯定是回不来了,即便能回来,相信你也不愿再与他过下去。”

“这园子,就算还给你们,孤儿寡母,你们也护不住。”

“我给你一笔银子,你遣散家仆之后,也足够你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王夫人也是出自昆山书香门第,不仅长得漂亮,还知书达理。

朱翊钧说得句句在理,也颇为她着想,他没有理由不答应。

这时王锡麟的女儿却道:“我父亲欠的那些债……”

朱翊钧晃了晃手中就地契:“放心,不会有人再来向你们讨债。”

他知道,小姑娘想问的不是债务问题,便又说道:“也不会有人强迫你们委身青楼。”

“娘,我们不用被卖去乐云楼了!”

乐云楼就是苏州城最大的妓院,也是徐少泉的产业。

朱翊钧想,回去就让海瑞将此地和永盛坊一起查封了。徐少泉有的是银子,正好拿出来,给那些可怜人做遣散费。

等朱翊钧处理完事情,张简修这才迫不及待,拉着他逛园子。

园子太大,王夫人还贴心的让儿子给他们做介绍。

江南园林与京师的四合院截然不同,水榭亭阁皆是依水而建。

朱翊钧从小在西苑长大,太液池两边的殿宇楼阁都是仿造江南风格建造,与大内相比,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秀美。

可是,拿来与真正的苏州园林相比较,只能说,也就学了个外形,而缺乏真正的神韵。

拙政园的南面多为住宅,其景致主要分为东、中、西二部分。

东边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

中间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怡人,临水布局高低错落,形态各异。

西面水池呈曲尺形,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意趣。最大的建筑名为卅六鸳鸯馆,是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地方。

朱翊钧想起万岁山上的山前殿,也是皇帝宴请大臣和外宾的地方。跟这卅六鸳鸯馆一比,庄严有余,雅趣却差了不少。

他忍不住想,这么好的园子,可惜,他无福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