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 章(1 / 2)

三加礼后,加冠这个环节就结束了,然而有司竟然又拿上来一顶冠。

玄冕!

众人脸色微变,礼部的人更是蠢蠢欲动。

不是不加第四冠,只是加玄冕是古时诸侯才能享有的礼仪,太子虽然地位尊崇,到底还是第二人,不能与独掌大权的诸侯相比(虽然大唐没有诸侯)。

们根本没有准备玄冕!历来也没有这样的规矩!

转念一想,太子加冠之后就要参政了,看圣上这样子,肯要委以重任,也算是大权在握吧,再加上身份贵重,加个玄冕也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太上皇和圣上自己准备了玄冕都要给太子殿下戴,们还阻拦不成?

凑合着过吧。

往好的地方想,太上皇和圣上还是有分寸的,只是加了个诸侯戴的玄冕,好歹不是天子才戴的衮冕。

礼部的人劝服了自己,安理得地继续观礼,看着台上祖慈孙孝的场面,还露出欣慰的笑。

但很快们就笑不出来了,因太上皇真的!拿出了!一顶!衮冕!

玛德!

礼部尚书差点没控制住爆粗口,宠孩子也不是这么宠的,这让们管还是不管?

管了,两位大佬要不高兴。

不管,不免被人议论谄媚。

礼部尚书还在纠结,李渊已经快速将衮冕戴到了李承乾头上,并且说出准备好的祝辞。

李承乾再次躬身,加冠礼成。

冠礼众人情复杂,以天子之礼太子加冠,圣上就这么看重太子吗?

加冠环节结束,有司送上一杯酒,李渊亲手端给李承乾,李承乾接过来一饮而尽,甜甜的,还挺好喝。

李渊眼中满是笑意,捋着胡须道:“今日成人,该取一字。”

李承乾躬身:“请祖父赐。”

李渊:“从前朕你取小字高明,今后弃之不用,改称泽骞,愿你志存高远,德被万民。”

“是,孙儿谨记祖父诲,多谢祖父赐字。”

高明指秉性高洁明爽,指技艺高超、见解独到,指富贵权势,而泽骞指帝王般的仁慈之,和扶摇而上的高远之志。

前者适合秦王府的小王爷,后者则适合如今的太子李承乾。

太上皇对太子的期望也可见一斑。

仪式结束,李世民又摆了酒席大宴群臣,论理冠者该向宾客敬酒,但李承乾地位不同,集体敬了一杯就完了。

席间热闹非凡,就连深居简出的李渊都没有离开,李世民多喝了几杯酒,还亲自下场跳舞,跳完就搂着李承乾呜呜的哭,一副好不容易把体弱多病的宝贝儿子拉扯长大,又酸又高兴的老父亲模样。

李渊撇开头,不想看这糟儿子的丢人样子。

臣子们也很无语,一国之君这么性,让们这些做下属的很难办啊!

年轻一些的努力控制表情,不让自己露出不太恭敬的样子,老油条们却已经被天家父

子情动,开始扯着袖子抹眼泪了。

年轻官员们:“……”

*

宴席过半,祖孙三人留下宗亲招待宾客,离席回了御书房。

李世民本来就没喝多,这会儿酒意又散不少,用湿帕子擦擦脸也就清醒了。

李渊冷哼一声,斥责道:“动不动就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

早知道这二儿子爱哭,从前也没少哭天抢地,但当只是秦王,而且还知道避着人,所以李渊也就忍了。

可是现在已经是皇帝了,还当着么多宗亲大臣的面,李渊不知道李世民怎么想,反正觉得丢脸死了。

李世民只是一情绪上头,现在想起来也觉得丢人,但绝对不会对李渊服输,于是理直气壮道:“今天是承乾的冠礼,儿子中高兴,所以一情难自禁而已。阿翁不理解儿子吗?”

李渊非常无语,这儿子都当上皇帝了,还用这种挑拨离间的小手段,真是不堪入目!

嫌弃地撇开脸,不再跟李世民拉扯这些有的没的。扭头对李承乾露出一个慈和的笑:“承乾这身体养得好,一点也不像久病的。”

李世民得意道:“是自然,承乾可懂得很,养病期间每天都要锻炼身体,就算喝药喝得没胃口,也会规规矩矩吃饭,从来不糟践自己的身体。”

李渊面露赞赏之色:“保重身体亦是储君之责,承乾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