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 章(1 / 2)

李承乾就这样开始了养病生活,之前被送到他这里的奏表又被李世民收了回去,学堂的功课也放松了很多,宫了命令,盯李承乾盯紧,每日只许正经读一个时辰的书就不许读了,字也不许多练。

李承乾一开始还很享受,后来就觉无趣了。

好在李世民只是想宝贝儿子好好养病,不是存心要闷坏了他,就找了许多杂书游记给他看。

这些书有趣又不费脑子,打发时间正好。

李承乾来者不拒,看津津有味,还去系统商城找书看。

三十世纪书的种类比大唐丰富多了,就连养花种草也是一门学问,李承乾难不用讲究有没有用,只挑感兴趣的看,偶尔看会儿本,有时候七十八郎还会给他放电视剧。

累了就去走走,掐几朵花给阿娘插瓶,去御书房探望忙碌的阿耶。

李世民:“……”

孙无忌和高士廉还是调去了其他岗位,这是他们自己要求的,也是孙皇后的意思。虽然李承乾没有参政,但作为后族,他们确实过于煊赫了,若非如此,当初魏征也不会非要压下他们。

李世民对此心情非常复杂,既意他的观音婢见识不凡,又心疼的小心翼翼。

至于不高兴?那肯是没有的!

观音婢不能完全信任他,那不是观音婢的问题,肯是他做的还不够好!

孙无忌和高士廉退了,李世民却不愿李承乾失去倚仗,更不愿别因此小看李承乾,于是把已十五岁的杜荷扔去军中,正式当他的校尉去了。

对杜构那边也多有关注,时时垂问。

小渔县发展很好,作为格物学试点县,又有安的关注和支持,小渔县很快富裕起来,充展示格物在治理上的潜力。

李世民遵守约,等实验室空手,就把安排到各个。毕竟他也想用格物治理,就算不能处处是小渔县,也该能让百姓子过更好一些吧。

第二年科举后更是把大部格物选生撒去了,给的是正官位,最次也是个县丞。

百官没有反对的,唯一的意见就是才没到自己手下。

大唐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杜构和宋子安做这样的功绩,没多久就双双升职加薪,朝廷给的赏赐也是一波接着一波。

太子殿下虽然极现身,存在感却一点也没降低。

*

养病的子一开始很惬意,但很快就难过起来。

喝不完的苦药汤,吃不完的药膳,守不完的各种规矩。这些也就罢了,最难受的是随着病情加重,李承乾终于知道了孙思邈口中发病时的痛苦是什么。

即便已用药缓解,还是令难承受。

李承乾咬牙忍受全身剧痛,其他帮不上忙,只能默默抹眼泪。

系统不忍心了:[宿主,要不还是用药剂吧,积没了还可再赚。]

李承乾断然拒绝:[不用。]

只是痛一点而已,又死不了,坚决不用积。

系统:[……抠死你算了。]

李承乾不为耻反为荣:[我的积要留着办大事!]

[知道,你想买核.弹图纸嘛。]系统叹了一声,用自己的积买了一只止痛药剂注射给李承乾。

只是这药不便宜,它不能次次买,李承乾还是要承受发病的痛苦。

李世民又了热锅上的蚂蚁,只恨不能自己替李承乾受这份罪,抱怨道:“孙思邈不是说能让你不难受吗?”

“孙阿翁只说能缓解,没说一点不痛,他已尽力了,没有他会更难受。”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没有道理,只是见宝贝儿子这么难受不免心生迁怒。他冷哼一声,没再挑剔孙思邈的不是,只道:“也不能全指望孙思邈,我打算找些替你祈福,或许能免去你这场灾祸。”

李承乾无可无不可点,虽然他知道神佛无用,但如果能让父母有些慰藉也算不错。

他问:“找好了吗?”

“找好了。”李世民显然早有打算,“有个叫秦英的道士有些道行,我打算让他给你祈福。再从民间找三千家。除此之外,阿耶还打算大赦天下,替你积攒功德。”

李承乾:“……”

“找个道士祈福就可了,其他的大不可必!”

“怎么了?”李世民疑惑。

李承乾叹气:“家子过好好的,为了我就要家,这不是造孽嘛。”

“怎么会?”李世民不为意,“既然要为你祈福,当然不会强迫他们。再说家有什么不好,朝廷会建寺庙道观安置他们,吃穿用度也不用他们操心,每天什么不用干,只要替你念念就有好子过,这么好的事怎么能是造孽呢?”

这时候还没有家不能娶妻的规矩,除了饮食上有点限制,这条件真是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