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8 章(1 / 2)

南哥儿把难过的情绪收了回去,拉着陆清的手,像是从前一样,说道:“快别说我了,说说你吧,这几年你怎么样?刚才在门口就看出来了,宋大人对你肯定是一如既往的好,他看你的眼神都黏腻腻的。这么些年了,他还是跟那时候一样,真是令人羡慕。”

从刚才进门开始,南哥儿就注意到了,宋声即便是当了巡抚,家里也没几个下人,更别提后院有什么其他人了。

陆清道:“我也还好,谁家过日子没点小矛盾小摩擦的,我跟相公有时候也会闹红脸。不过他倒是没往后院塞什么人,不然我这心里也堵得慌。”

南哥儿情绪有些低落,从前他跟相公两个人也是很要好的,他不是那种不能吃苦的人,再加上还有爹跟阿爹帮衬着,就算日子苦了些,他也从没抱怨过什么。

可他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相公有些变了。可他又一时说不上是哪里变了,日子渐渐好起来了,他在官场上也逐渐如鱼得水起来,一路顺利当上通判,对他其实也一直都不错。

要说打骂吧,那也没有。有空的时候他也会关心孩子。也就是后来茹娘来了之后他们俩的感情因为各种各样的误会,变得疏远了许多。

后来茹娘有了身孕,相公反倒很高兴,毕竟他一直都想要个儿子,这令南哥儿心灰意冷。毕竟当初说好的两个人一直在一起,无论生老病死,他都绝不会有第二人,无论他生的孩子是儿子还是哥儿,他都不会嫌弃。

事实证明他也的确没有嫌弃,对安哥儿也很好,只是他还是想要个儿子。

南哥儿在家里大概是受了不少委屈,盛博文不经常在家,每天忙着处理事务和各种应酬往来,跟南哥儿说话的时间也少,就算是他受了委屈,盛博文也很少瞧得见。

到底是没忍住,南哥儿说着说着还是哭了起来。陆清一边心疼他一边帮他骂盛博文,这人怎么会变得这么快。这四五年的时间,也算是看清他了。

“你如今怎么想?南哥儿,你实话告诉我,你以后有什么打算?”陆清拿了块帕子帮他擦了擦眼泪,关心道。

南哥儿摇摇头,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几滴晶莹的泪珠,他没想过以后的事儿,也不敢想。

“我、我不知道。”

既然嫁了人,自然是要以夫君为重。三纲五常,妻为夫纲,在他的认知里,相公使撑起这个家一片天的人。

即便是他当初见过池哥儿跟他相公和离,当时也只是佩服池哥儿的勇气,他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也会落到这步境地。

“我有点害怕。”

“你怕什么?”陆清搂住他的肩膀问道。

大概是昔日的好友陪在身边,南哥儿多了一些底气,把心里埋藏很深的话都说了出来,这些话他都没跟两个爹爹讲过。

“我害怕,很担心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博文哥他变了心,我其实是有感觉的。我压根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纳妾。若是我与他真的和离了,那我

的孩子就会没了爹(),他会不会被别的孩子嘲笑?我会不会被别人看不起?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我爹和阿爹年纪都大了,以后要靠我一个人养活他们的话,我不知道依靠自己的能力还能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最起码现在有博文在,他们二老的日子是衣食无忧的。可我每次在家里看到茹娘,我的心就一阵一阵的抽痛,我好难受啊清哥儿,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陆清明白他的顾虑,南哥儿与池哥儿的境地是有些不一样的。池哥儿当初和离是因为他那丈夫和婆婆太过分,他是铁了心的要和离的,而且他也没有老的和小的要养活,只顾着自己就可以了,没有太多顾虑。

南哥儿就不一样了,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爹和阿爹年纪都大了,已经干不了什么重活了。再加上还有一个孩子,安哥儿虽然不用像男娃一样读书科举,但要把孩子养大也要花不少花销。

陆清儿觉得其实南哥儿是有过和离的念头的,因为他连孩子都考虑了,反正孩子是他生的,可能他这一辈子就这一个孩子了,如果他和盛博文真的走到了要分开的那一天,他是不可能放弃这个孩子的。

陆清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他尊重南哥儿的想法。如果他想和离,那他就帮他和离。如果他还想跟盛博文继续过下去,那他就帮他解决茹娘的事情。

他跟着宋声在外面这几年,也长了不少见识。很多大户人家里的小妾压根儿就没什么地位,甚至有的连丫鬟都不如。多的是什么去母留子的法子,只是这到底如何选择,还是得看南哥儿怎么想。

“南哥儿,你不要怕,不管你选择哪条路,我都会帮你的。这些年他竟然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真是个王八蛋!”

陆清很心疼南哥儿,当初还在城里的时候,他们两个最要好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受了这种欺负,陆清气得恨不得让李絮把盛博文套上麻袋打一顿。

南哥儿在陆清这里哭了一会儿,心情好多了。陆清安慰了他好一会儿,又跟他讲了许多大道理。

最后他道:“你不用有那么多顾虑,即便上有老下有小,你也能养活他们的。你忘了我在京城还开了几家铺子吗?池哥儿就管这其中一家奶茶铺子,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分红。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千万不要担心,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到底想不想跟他过了。”

“好,我知道了。清哥儿,谢谢你。”

“跟我还客气什么。前几年你也不说给我写封信,那时候一直联系不上你我还担心了好久呢。”

南哥儿说起这个也是一脸的惭愧,“不是我不想跟你写信,实在是那两年条件不好,家里太拮据了,纸张在闽南很贵,家里也没什么挣钱的门路,只能省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