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4 章(2 / 2)

小夫郎他旺夫呀 长亭渡 11346 字 1个月前

安顿好之后宋声换了一身衣服,春生赶着马车送他去朝露台。

朝露台很好找,出门之后春生就问了一个人,就顺利的找到了地方。

这朝露台的确是个大酒楼,只是这名字取得很特别,乍一听压根不像是酒楼的名字,反而很有诗意,说不定这背后的老板也是个文雅之人。

宋声一进门,就有人恭敬的迎上来请他上楼,为他引路,大堂里空无一人,看来今天是包场子了。

吃饭的地方在最顶层,这上面有一个大露台,春日兰花宜人,这上面摆了许多盆。进去之后是一个大厅,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了。

看到宋声走进来,在上面最左侧坐着的那个人赶忙迎了下来,热情的说道:“巡抚大人,下官陈阳知府宋秋生,恭候大人多时了,大人快请坐。”

其他人一听这是新来的巡抚大人,赶紧都站起来恭敬的行礼打招呼。

宋声不懂声色地打量着这位陈阳知府,他看起来年纪也不大,跟他同姓,而且名字跟他发音相同,只差了一个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同宗同源呢。

“知府大人也姓宋,巡抚大人也姓宋,这名讳只差一字,看来两位大人还真是有缘哪!”周围有官员打趣的说道。

宋声笑了笑,亲切的说道:“是啊,没想到宋知府的名字跟本官只差了一个字,不知宋知府的生是哪个生?本官是声乐的声,若是连字都一样,那本官可要与你拜把子了。”

宋秋生也笑了,只是这笑意不达眼底,他道:“下官的生是新生的生,与巡抚大人并不是同一个字,还真是遗憾啊,错过了与巡抚大人拜把子的机会。”

宋声跟下面的官员寒暄了几l句之后,走到上首最前方的主位落座,他是今天晚上的主角,这接风宴就是为他准备的。

“大家不必拘束,本官初来乍到,很多事情以后还要仰仗在座的诸位,今晚大家可要吃尽兴,这杯酒,本官先干为敬。”宋声提了杯酒跟在座的所有人

先喝了一杯。

一看上司是个好相处的人(),下面的小官们也都比之前放开一些㈨()_[()]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不再那么拘谨了。

酒过二巡之后,原先准备好的歌舞上来,场子彻底热起来了,说话的也就渐渐多了起来。

宋声下面左手边左的第一个人就是宋秋生,两人没聊关于官场工作上的事,都是在聊一些家常。

宋秋生道:“不知道人是哪里人士,听您说话听不出来是哪里的口音。”

宋声道:“我祖籍宛平,出身农家,大概是在外面待的时间久了,又在京城练了一口的官话,所以才听不出来吧。还不知宋知府是哪里人士,就是陈阳本地的吗?”

“不是,下官不是陈阳的,下官祖籍青州,只是被调来这里任职罢了。”

“青州啊,青州可是个好地方。”宋声道,他记得当初一些在翰林院共事的蔡青云好像就是青州人士,当初就外方去了青州做官,现如今不知还在不在青州。

“青州的确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百姓们安居乐业。听说宛平也不错,有山有水的,宛平书院也人才频出。都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能养出巡抚大人这般有才之人的定然也是个好地方。”

“宛平这些年如何,本官也不太清楚了。算一算离家已经七八年了,一直没能再回去看看。”

“大人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乡野出身,周身的气度比那些世家子弟还要不遑多让。”宋秋生道。

“知府大人过誉了。”

宋声喝了杯茶醒了醒酒,说道:“知府大人只去过宛平吗,好似对宛平很熟悉。”

刚才他们聊了很多家常话,聊的家乡更多一些。他发现这个宋秋生对宛平那边的特产还有气候都挺熟悉的,只是他自己好像没有察觉罢了。

宋秋生笑了笑说道:“没有,下官也都是道听途说罢了。这不是为了能和大人有话聊嘛,所以特地提前打听了一下,还望大人勿怪。下官也是想拉近一下关系,您不知道,我们下面这些兄弟们在您来之前都可紧张了,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没想到您如此平易近人好相处,大家都挺喜欢您的。”

这话说的很有水准,话语里透着满满的真诚,还间接的把人哄好了,宋声可不敢小瞧了这位陈阳知府。

这个宋秋生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几l岁,面相瞧着比他大不了多少,但已经做到了知府的位置,还是在陈阳这种地方,若要论起来,比宋声的职位升的还要快。

这种一看就是背后有人的,毕竟像宋声这种乡野出身的寒门子弟,能够在他这个年纪做到如今的官职,天下间都找不出二个来。

只是看他也不像什么有名的世家出身,毕竟姓宋的世家,他还真没听说过。他猜测可能是一些末等的世家,找了个其他的靠山。

古往今来,看来不论在哪个朝代,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关系还是硬道理呀。

台下的舞女跳了一曲又一曲,出乎宋声意料之外,没有一些越界的安排,他可是见太多这种场面了,接着这种

() 局往你身边送人,或者看上那个直接春风一度的,没想到这个接风宴竟然干干净净,还真就是个单纯的接风宴。

下面坐着的官员今天都是穿便服来的,不过刚好借着这个酒局,他把人都认识了一遍,想来认识他的人也很多,每人一杯酒敬上来,都是刚见面,又不能不喝,不喝就是不给面子,想要快速融入进这个新的圈子,入乡随俗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到宴席结束的时候宋声顶不住了,出门的时候都是被人架着醉醺醺的上了马车的。

春生很少见自家大人喝的这么多过,出来的匆忙也没准备什么醒酒茶,马车又不敢架的太快,怕路上颠簸再把大人给颠吐了。

宋声坐在马车上被颠了一路,一直忍到家门口,刚进门就吐了一地。

天色很晚了,陆清还没睡,听到动静披着衣服出来就看到自家相公在进门之后的屋檐底下扶着墙弯腰吐。

他赶紧吩咐宋晓去端醒酒汤,然后快步走过去让宋乔和李絮他们帮忙把宋声扶进屋里去。

进了屋之后,他帮忙把他弄脏的外衣脱了,等到醒酒汤送进来,他让其他人都出去了,把宋声扶靠在床头,给他下面垫了个枕头,喂他喝醒酒汤。

他一勺一勺的给他喂,一边喂一边皱着眉头说道:“今天怎么喝这么多?还好我让晓晓提前煮了醒酒汤温在灶上,你赶紧喝一点,不然明天早上起来该头疼了。”

宋声吐完之后清醒了一些,这会儿一碗醒酒汤灌下去,意识更加清醒了。

他看了看屋里的摆设,又看了看身边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这是已经到家了。

“今天接风宴来的官员多,我这初来乍到的,很多事情还得仰仗他们办,酒场上免不了多喝了几l杯,以后不会了。”宋声解释道。

陆清没有埋怨他,就是心疼他。出来做官之后陆清才明白相公有多么不容易,不是光有理想抱负就可以的,官场上的人情世故哪一样都得会,还得小心谨慎一些,不然就算是巡抚,下面的官员全都一个鼻孔出气不配合你,想要开展工作也是万不得行的。

宋声手上有底牌,可他不能这么早的就亮出来,这不是明智之举。皇上给他当靠山可不是让他用来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的。

刚到别人家的地盘,还是得先搞好关系才行。

宋声躺在床上缓了缓,陆清怕他会头疼,让他把头枕在自己的大腿根儿上给他按压着双鬓缓解疲劳。

宋声闭着眼与他说着今天晚上的宴席,“你可知这陈阳的知府叫什么名字?宋秋生,巧不巧,与我的名字就相差一字,而且年纪小的也不大,看起来最多二十几l,这个年纪能够做到知府,称得上是年轻有为了。”

陆清听完不为所动,说道:“相公比他还年轻,官比他还大,相公更年轻有为。”

宋声忍不住笑了,“哪是让你比较这个的。”但他的小夫郎在这个时候这般夸他赞誉他,不就是在说他比那个宋秋生更厉害吗?

不得不说陆清这个话无形中取悦了宋声,对陆清来说,天大地大,相公最大。千好万好,相公最好。

“我就是觉得,相公比他厉害多了。”

宋声把他的手拉过来放在脸上贴了贴,又道:“不过说来也奇怪,这个人如此年轻有为,怎么这些年我从未听说过他呢?”

陆清不懂官场上的弯弯绕绕,站在他的角度想了想,“可能是相公一心扑在肃昌,没注意过吧。”

“也是,肃昌毕竟远离京城,离陈阳也远,很多官员不认识,没听说过也正常。”

宋声直觉怪怪的,可是想不出来哪里奇怪,最后干脆不想了,便拉着陆清上床睡觉去了,明天他还有一堆事情要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