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的婚事,倘若赵渊没有极力表现出维护她的决心,或许早在很多年前她就被赐药毒死了。
世上没有很多人的活路。
王妃已经死了,赵渊到现在仍然觉得自己有推脱不掉的责任,就怎么也不肯将女儿推入火坑了。
北戎绝对不会得到任何宗女,公主,和亲。
他入宫求见,赵朔并不许他进殿。赵渊反复请求,此事终于闹大,朝堂上物议纷纷,都在争论这一仗到底该打不该打。赵朔恼火这个不识相的侄子恼火得厉害,果真见也不见他,每一回都挡在宫门外。
赵渊晓得他要动之以情说通这个叔父是不可能的,于是转头去求母亲。不求别的,只求她别反对自己。
女儿是赵渊亲生的,孙女当然也是王太后亲生的。她是有见识的女人,明白这事最终落在哪里。这一仗远比北伐难打,不仅北戎这些年兵强马壮,且关外地势不同,往北追击受天时地利限制,骑兵在草原上撒开了,就太难速战速决。
何况大军要北上,粮草辎重钱财,从哪里来?
她长叹一口气,望着坐在窗下的孙女。
这事其实可以与赵今安无关,毕竟她不是唯一未婚的宗女,只是身份最贵的那个。即便挑不出来一个合适的女孩,还可以挑选宫人。
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赵渊不能在这件事上低头。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不能让赵今安去。如果他不求着要打这一仗,或许赵今安就不得不去了呢?赵朔的性情人人都知道的,即使皇后为已经出家的荣寿公主求情,也并没有抱着一定能成的信念,何况赵渊。
他只是做不到坐视这种事发生。他答应过的,一定得完成。
这件事一旦闹大,或许还有转圜的机会,所以赵渊如今即使已经姿态鲜明,不必再大声嚷嚷,也一定希望物议难以平息。
而赵朔一定会先把他按下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来找王太后。赵渊事母至孝,王太后说的话会更容易让他动摇。倘若赵朔真的提了要求,赵渊最大的希望就是母亲不要真的来劝阻自己。
他来求王太后,王太后也只是叹息不语。
她不是那种深明大义的女人,能令儿子为国捐躯眼也不眨一下,或者为了所谓家国大义就叫年纪还小的孙女远嫁和亲。她一生所求,其实不过是保全家人。王妃堪称惊惧多年,心力耗尽而死,她已经十分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多加宽解,现在更没法拒绝赵渊的请求。
但赵朔也不是那么好拒绝的,他没当上的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养成如今这个性情,现在也绝无可能突然温情脉脉起来。王太后其实是很清楚的,倘使赵朔有能够和亲的公主,他是绝不可能心软的。
王太后只好下定决心什么也不答应,等着内宫传召。
未几,顾寰也上表请求给自己数千骑兵,前去阻击北戎人。那篇表章洋洋洒洒,写的花团锦簇,一堆铿锵有力的漂亮话,显然不是出自他手,是幕僚代笔。不过心意是很坚决的,也瞬间成了赵渊最大的后援之一。
这些年来赵朔自己是知道自己的苦楚,谨慎怀柔最大的原因就是确实没有钱。国家如今百废待兴,前几年从没有少了打仗,现在好不容易才停下,巫国也挺好,北方失地也已经克复,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还要打仗简直就是疯了。
但其他人并不这样看。
是顾寰和赵渊两人打过的胜仗太多了,虽然少不了被人攻讦他们嗜杀成性,好战不顾民生,但毕竟没有人相信他们会输。舆论纷纷扰扰,总归没有一个人怀疑这场仗的输赢。
赵朔头疼得厉害,甚至都不知道向谁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