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批评与割裂(2 / 2)

尽管不多,但是效率的提升肉眼可见,照这样下去,早晚可以靠自己把功夫练到满级。

“再有星光值,就把主要属性都补到79点,然后全力提升协调!”

方星河愉快的做出决定,神采奕奕去上学。

今天没什么新鲜事,南都的报道仍然是焦点,只不过又多出一些人跟风开咬罢了。

其中最跳最狂的是一个方星河上辈子的“同行”,宋祖德。

他在《南方日报》上猛烈开炮:“我瞧不起方星河!一个包装炒作出来的所谓天才,一篇狗屁不通的中学生作文,一头自以为帅气的红毛,其实就是个小混混!除了教坏小朋友,他还有什么作用?如果选我做评委,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早都把他那篇狗屁文章扔进垃圾桶了!”

与此同时,他弟弟刘信达和几位文学批评家,也在不同的报纸发出谩骂多过批评的“檄文”。

陈阿姨生怕方星河扛不住,特意找他谈心,但其实……just soso。

方星河没有丝毫愤怒,对那种垃圾提都不想提,只有对南方系的好奇:现在的南方,到底是什么立场?

陈阿姨作为业内人士,对此理解很深。

“南方最初是由体制内的资改派支持创立的,水平很高,一贯冲在社会热点最前线,以批评为己任,善于挖掘‘事物真相’,通过热点表象穿透社会本质。

他们的几份报纸刊物各有侧重,你要小心,这件事显然没完。”

方星河仔细琢磨了一阵儿,仍然半懂不懂。

所以他们现在到底站哪边?

左右横跳吗?

没等他真正想明白,陈阿姨一语成谶。

星期四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主编鄢烈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透过方星河看传统教育的失败》。

“方星河没有错,他甚至是一个胜利者,是我们的传统教育错了、败了、失能了……”

矛头直指教育,雄言“自县城以下根本没有教育”,批判某些部门失职。

但是对于方星河本人,却极其温和、不失鼓励、怀有希望。

好家伙,跟我玩这套?

你可真是关公头上抡大斧,面包门前开黑车啊……

搞笑的蔫坏山,活生生把咱方总给看乐了。

此文要从两方面来琢磨。

对于方星河,鄢烈山的态度明显是PUA——南都骂,南周夸,一压一捧,摆明了是要来回搓弄,磨掉叛逆,最终收下当狗。

啧啧,要说玩得花,还得是你们这群黑心文人啊……

当然,此乃顺带而为,文章的真正核心,自然是以“公民”姿态痛批教育体制。

方星河都不用看到最终的导向,只看几句就懂了。

水军是一个不大的圈子,彼此之间能够隐隐的互相察知,而方总格外擅长通过意图来扒皮。

在他的框架里,职业水军,有且只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胆子小或者有底线,只在娱乐圈里刨食,黑谁夸谁都只是一乐。

第二种,只要利益足够,什么单子都敢接,什么人血馒头都敢吃,心里本身没有好恶,是信奉“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金钱至上主义者,谓之曰贪。

第三种,给一块钱狗粮,干十块钱的活儿,发自内心的以为你国不好,配不上他,是真他妈蠢。

第四种,收到十块钱经费,转出去八块让傻哔们干活儿,小心翼翼隐藏自己,没有好机会绝不冒头,心里非常清楚真相是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是纯粹的坏。

第一类的代表人物,自然是方星河本人。

第二类,送祖德嘛。

第三类,罗太君。

第四类,文化界里一抓一大把,比如因为毒教材被判刑的那个头头。

一般情况下,二三四类泾渭分明,但是偶尔也有复合型人才,又蠢又坏又贪。

此种极品就不方便点名了,大家自有判断。

现在他们水平高,而民众能够接收到的信息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所以生存空间极其广阔。

等到了方星河活跃的那个时代,这帮人要么死在外面、要么流浪捡垃圾、要么缩在国内当过街老鼠,从人生到信仰全面崩塌。

搭理他们,纯粹是给他们脸了。

本着这样的心态,方星河决定在安静的学习中度过考前最后一段时光,不理外事。

等到以后真正闲下来,再一个一个的找过去,黑心狼灭有的是大嘴巴子回给他们。

结果,压根不需要他动,销量受到影响因而大怒的萌芽,便主动把隐藏大招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