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敢:“陛下说了要臣等治愈皇子再走。”
姜雍容道:“皇子已经无碍了,若是有事,本宫会再去请二位大人。陛下仁德,定然不会怪罪二位大人的。”
两人还是迟疑,毕竟那样风风火火拎着他俩腾云驾雾的皇帝陛下,他们在宫里待了这么年,可从来没有遇见过。
鲁嬷嬷深知代陛下阅奏折是绝顶机密之事,这清凉殿当然是越少人越好,遂道:“娘娘的话你们敢不听么?就算陛下将来问起,你们只说是娘娘吩咐就是了。”
鲁嬷嬷是姜家家主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人,管惯了人与事,脸色一肃,威仪不轻。两名太医彼此看了一眼,已经感觉到了清凉殿往外赶人的决心。
两人想起陛下风风火火往这儿赶的模样,再听鲁嬷嬷这话里话外清凉殿很能拿得住陛下的样子,两人顿时醒悟过来。
哎呀,一个是当朝陛下,一个是前任皇后,这两个人想在一处,那可不是得悄摸摸的来,越少人知道越好?
趁着这桩秘辛还未为人所知,他们当然要及早抽身才能保全性命。
于是两人再没有犹豫,干脆利落地谢恩走人。
姜雍容微微皱眉:“嬷嬷,慎言。”
鲁嬷嬷笑道:“是,是我不好,一时把话说大了。”
“你知道就好。”姜雍容道,“陛下还没有把自己当成皇帝,所以跟谁都很亲切。但我们不能当真,因为他迟早会成为一个皇帝,高高在上,看谁都如同蝼蚁。”
那个时候,若是蝼蚁胆敢恃宠而骄,那就是找死。
*
箱子里的奏折有近百封,有一些还在商讨祭祖和登基大典的事,可见已经在御书房里存了很久了。
除此之外,主要有两桩大事。
一是
先帝的奉安大典,要派人在地陵做好准备布置。
二是战后百废待兴,官军的欠饷和抚恤迫在眉睫。
姜雍容仿佛已经能看到百官们的愁眉苦脸。
这都是要花大钱的,而两年来的战乱几乎掏空了大央的家底,户部尚书第一个要愁白头发。
姜雍容将白纸裁作奏折大小,每一份看完,便在白纸上写好归纳要略,然后夹进奏折中。
父亲身任宰相,从前在姜家的时候,六部官员就经常到家中找父亲商量事情。每当那个时候,她便会被唤去煮茶。
倒不是为了让她长多少本事,而为了在皇帝因国事烦忧而向她倾诉时,她至少能听得懂,且能有效地宽慰上皇帝。
父亲的书房很大,窗外有一片荷花池,夏天的时候荷花盛开,满池飘香。她就坐在荷风之中,静静听着父亲与官员们的讨论,然后看着紫砂壶中的水冒出鱼目一样大小的气泡,缓缓倾入茶叶。
茶香与荷香混在一起,就形成了少女时代在父亲书房里独有的香气。
此时再在奏折上看到那些在书房中十分熟悉的名字,当时的香气仿佛在面前缓缓复苏。
她仿佛看到了那个在书房里煮茶的少女,头发梳作双髻,穿淡青色襦裙。明明很想看清方才在花上掠过的蝴蝶飞到哪里去了,却克制住自己不动声色,努力维持住脸上的端庄娴雅。
正出神间,忽然有一样东西从窗外飞来,“卟”地一下,正碰在她的额头。
她吃了一惊。
不疼,是一粒腊梅花苞,轻轻滚落在奏折上。
“走神了哦,雍容。”
窗外的腊梅树上,风长天笑得一脸灿烂,眉眼飞扬。
他身上的衣袍上绣着日月星辰、山海龙虎,饰以五彩,有十二章花纹,在淡黄的腊梅树叶间如火一般耀目。
这是登基大典所用、至高无上的帝王衮服。
配套的还有二十四毓的冕冠,只是没有戴在头上,还是挂在身边的树枝上,整顶冕冠晃晃悠悠,好像下一瞬就会掉下来。
“那是冕冠!”姜雍容一个没控制住,脱口惊呼。
“知道。”风长天大咧咧拍了拍那根树枝,“这东西很贵嘛,所以我打了个结。”
待看清了那个结,姜雍容可是险些没晕过去。
他用的是冠顶上的朱红色天河带。
可怜这天河带自从问世以来,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被打成结系在树枝上的一天,在风中晃悠了几下,“啪”一下断了,那顶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冕冠直往下掉。
姜雍容脱口惊呼。
下一瞬,冕冠被风长天抄在了手里,他单脚勾住了枝桠,整个人脚朝上,头朝下,宛如耍百戏一般,向她嘻嘻一笑,“这玩意儿不牢啊,你替我收着吧。”
跟着便把冕冠扔了过来。
姜雍容急忙起身,原本还有些担心万一没接住可怎么办,不过很快她发现自己多虑了。
风长天的准头极佳,不像是她接住了冕冠,倒像是冕冠长了眼睛飞到她手上来。
“别偷懒啊!”风长天在树上道,“等爷练好功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