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1 / 2)

番,还是没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马上都要秋收了,你把人赶回去,那边又没有真的报灾,也就是说他们回去之后还要交税,那不是坑死他们了嘛!所以,先留着,到时候想办法叫圣上借着万寿节普天同庆的机会减免一些赋税,再叫这些人回去也不迟!

实际上,这些人的决定也就是安抚一下自个的良心罢了!没有粮食没有御寒的衣服,叫这些流民再千里迢迢返回自己的家乡,只怕多半还得死在路上!

顾晓不知道朝廷的决定,但是邸报上并没有任何关于对流民的安置,她就知道,只怕朝廷是不会多管这些人了!

顾晓终究是来自后世的人,许多事情不知道也就罢了,但是若是知道了,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就这么饿死!好在之前说的海船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顾晓便动了移民的心思。

当然,不是直接移民到南洋,而是先去鸡笼岛。那边如今开发程度也很低,闽浙那边海商拿那里当做一个中转基地,已经搞了好些年的移民,甚至,朝廷也鼓励过移民,但大多数人都不乐意背井离乡,鸡笼岛那边疟疾甚至天花盛行,在许多人眼里,简直与绝地无异,自然效果很糟糕。

顾晓给隆安侯府那边带了信,拿了一大笔银子,请隆安侯府帮忙,在鸡笼岛买下了一大片还未开发的土地,准备将这些流民迁过去!与其叫他们这么饿死,还不如让他们去拼一拼。

当然,移民这种事情,花销也会很大,顾晓已经决定,将接下来几年海贸的利润都投入其中,先在鸡笼岛那里搞个基地,培养出一批能出海的人才来,尤其,鸡笼岛那里深山中还有很多好木料,正好可以用来造船,准备个十几二十年的,时机也差不多成熟了。

隆安侯府那边一开始只当顾晓是滥发善心,隆安侯夫人还专门跑过来劝了顾晓一通,结果反倒是被顾晓说服了。按照顾晓的说法,鸡笼岛那边气候湿热,开发出来种稻米的话,一年怎么着都能两熟,回头再种一些胡椒之类的香料作物,用不了几年也就收回成本了!甚至,横竖海外那边人多半不识货,连泉州那边产的瓷器都当是好东西,既是如此,直接在鸡笼岛那边烧瓷,岂不更方便?

隆安侯夫人瞧着顾晓已经下定了决心,回去跟隆安侯说了,隆安侯却是个有想法的人。顾家这样的世家大族,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今瞧着圣上出现了一些昏聩的迹象,再一想圣上还不知道要活多少年,自古以来,不知道多少明君年纪大了之后,闹出各种幺蛾子来,隆安侯难免有些担心。既是如此,若是能在海外给儿女族人留一条后路,那也是好的!

因此,隆安侯不光帮着顾晓买了不少流民,自个也悄咪咪找了人,借着招工之类的名义,买了许多流民,通过运河一路南下,到青州那边再换乘海船,直接去鸡笼岛。

这会儿天气已经凉了,不容易出现什么疫病,而且能熬到现在的流民身体都还不错,因此,顺利到达鸡笼岛的竟是有不少!

对于这些流民来说,他们一开始还以为是买了他们去挖矿什么的,结果在船上就先吃上了稠粥,后来到了海上,虽说晕船有些难受,但是饭食里头竟是还有鱼肉,到了鸡笼岛之后,又给发下了不少口粮,虽说多半是番薯还有一些陈米,但这边天气炎热,随便开荒开出点地来,就能再种一季番薯。他们给主家开垦荒地,前三年不光不收租子,还借农具牲口给他们使用,但是三年之后,就得交租了,但稍微一算,也比以前强得多!毕竟,这年一年能种两三季的粮食,官府又管不到这里,不收赋税,交了租子,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以后有了钱,还能将地给买下来,那可是能传给子孙后代的基业。

因此,哪怕一开始有些迷茫,很快,这些新鲜出炉的移民生活就进入了正轨。

这些都是后话,如今,顾晓还不知道移民的事情究竟能不能成!她有些后悔自己只是一个女人,要不然的话,倒是可以自个跟着出海去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