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第187章 为了大局杀北孔(第2更求订阅)(1 / 2)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6679 字 11天前

第187章 为了大局杀北孔(第2更求订阅)

徐青很快明白俞总兵的用意。

他不由暗自失笑,他这是作茧自缚啊。他想来东山省寻找机会,这俞总兵害怕他搞事,直接要把自己绑在身边,防止生出意外。

只能说,人的名,树的影。

他给外界留下了不安定的印象,就得接受这类事的发生。

如此也说明,俞总兵用兵,思虑周密,能看到问题的症结。这种人,用兵霸道,直击要害。

若是为敌,真不好对付。

不过俞总兵问徐青关于东山省民乱如何善后的事,徐青也没有藏私。

无论这件事他有没有利益,他都愿意出力。

这只是关乎他一个人的良知,没别的原因。

「原本东山省只是孔府的佃户丶家奴反抗主家,但这一桩事,惹出这麽大的反应,仅仅是因为水患丶有人从中捣鬼吗?那些参与变乱的中下层武官,他们都被官兵裹挟,闹出兵变,足见东山省内,朝廷的治理糜烂到何等程度。」

俞总兵深以为然:「破贼不难,哪怕现在这些乱民内,有些厉害的妖邪人物,却也撼动不了本将的大军。徐先生的话,说到问题根子上。还请先生教我。」

他心里也有些主意,但身为武将,能做的事不多,有时候也需要藉助徐青这样的文官来替他发声,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徐青现在的心胸气度比过去又有增长,他道:「徐某私以为,破敌之要在于攻心。马上就要入冬,若是战事绵延太久,一来天寒地冻,人马免不了受到严重损耗,二来时间久了,肯定会耽误春耕。

徐某以为,总兵大人不如趁机,向朝廷请示,张榜安民,准备春耕,就势清丈田亩。」

俞总兵早知徐青在清丈田亩之事,掺合很深,没想到他一来便又提出此事。

他深知这件事里面关系重大,哪是这麽容易的,俞总兵道:「朝廷诸公认为乱民以下犯上,罪不容诛,此事难以善了啊。」

徐青微笑:「此一时,彼一时也。」

他说到此,拱手道:「请大人立刻派兵,破孔府,救夫子。」

俞总兵一下子脑筋转不过弯,他道:「我这是来平叛的,攻孔府干什麽?」

徐青:「在徐某看来,这些百姓绝非以下犯上,而是义民。大人可知,徐某写的那篇文章,论证北孔是胡人血脉,此事纵不是铁板定钉,但北孔和胡人的联系,决计做不了假,而且北孔和东夷人多有往来贸易。东夷人乃是朝廷心腹大患。北孔此举,无疑是无君无父。何况,北孔庶脉也,南孔嫡脉也,如今也是时候让我辈为夫子血脉,正清礼法嫡庶了!」

他侃侃而谈,说白了就是牺牲北孔,顾全大局。

真要是把这些叛乱的百姓和官兵杀了,这天下会是什麽局面?

局势会糜烂到什麽程度?

徐青确实是危言耸听,但显而易见,徐青的话很有道理。

牺牲北孔,要是能平息叛乱,且善了后事,可谓皆大欢喜。

俞总兵道:「兹事体大,我得上书朝廷。」

徐青闻言点头。

这件事是他几条预案之一。

说实话,朝廷派出武道宗师级别的武将平叛,结果已经注定。

徐青现在这条策略,既是救民,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只是这样一来,着实太过于牺牲北孔了。

但是为了天下大局,总有人要牺牲的。

如果是义民为朝廷诛灭叛贼,名分上就不是以下犯上了,天下士绅勋贵也能接受。

而且北孔退出历史舞台,南孔上位,属于正本清源,对于儒门名教的人而言,也属于好事,值得大书特书。

尤其是参与进去的清流,可以挺着腰对士林交待,吾辈对名教有大功!

何况事情恶劣到这种程度,士绅们也怕激起更大的民变,既然明面上藉口有了,是义民诛贼,那就没啥好说的。

而且这件事,对士绅还有个潜在的意义。

以后朝廷对士绅催缴赋税,他们也可以是义民嘛!

这是抗税的好藉口,现在可以用,后面他们也可以用。

当然,这一层如今能注意到的人会很少,但真遇到这种事时,肯定会有人想到。

即使首辅看出其中利害,也不好阻止。

因为这世上的事,就不存在尽善尽美的。

万事不过是权轻利害深浅而已。

俞总兵在徐青的思路下,写了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一封奏疏,在朝堂上掀起惊人波澜。

首辅心知俞总兵没这看问题的深度,查了一下知晓徐青入了大营,心知又是徐公明搞的鬼。

他不得不承认,徐青确实是个怪才。

这种点子都能想出来。

只听说过为了大局牺牲小民,还是第一次见为了大局牺牲北孔这样的士绅权贵。

朝廷诸公,自然对此事议论纷纷。

因为这奏疏的建议过于荒谬,特麽还很有道理。

冯西风都懵了。

还能这麽搞?

不过他已经收到徐青派人快马送来的信,就比俞总兵的奏疏晚了一些时间,因此在上朝之前,已经得知这又是女婿的手笔。

老冯不得不承认,公明果真找到了为民请命的办法。

论济世之才,他不如公明多矣。

这办法很大胆,思路却格外清晰。

而且奏疏里,也是斩钉截铁说到,已经发现了北孔通胡人和东夷人的铁证。

铁证如山啊!

上万的大军压上去,没铁证也给你弄出铁证。

所以朝廷的大臣们,没人在这一点进行质疑。

其实北孔退出历史舞台,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这时候俞总兵的奏疏,无非是把棺材板彻底钉死,使其再无翻身的可能。

只是有一点不好,不能给这些乱民教训。

毕竟他们清楚,这无论如何都是以下犯上。

对于首辅和皇帝而言,也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已经下了诛灭叛民的旨意,现在再来这一出,无疑会损失朝廷的威信,丢皇帝的面子。

皇帝的偶像包袱是全天下最重的,一旦丢了面子,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关键是,不这麽搞,对平定东山省的民乱没好处。

眼下的策略,不说是最好,但确实是一个良策,只不过略带一些屎味。

还能咋办?

首辅见众人议论纷纷,心知这种事越早敲定,损失越小。他对冯西风使了个眼色。

老冯得了徐青的吩咐,打死不出头,直接当场飈演技,失魂落魄,好似木人桩子。

首辅暗骂一声,又看了陈复一眼。

陈复暗叹一声,倒也没拒绝,他本来就是干脏活的,定位明确。

只是老是干脏活,他也不爽。

官场上,这种恶心的事确实太多,陈复只能咬牙硬上,力主朝廷严惩北孔,还东山省义民一个公道。

至于兵变,其实在大虞朝也不是新鲜事,九边的闹饷兵变之事多了去。真要一一追究根本不可能。

这种事,有户部侍郎级别的高官带头冲锋,其他人心里压力一下子小了许多,不说附和,反正没啥人反对。

即使有清流为北孔辩护,大家也只当没听到。

而且这种辩护,其实也是清流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不管咋样,已经对得起北孔那点银子了。

难道为了这点钱,还给北孔卖命?

大局一定,内阁立即草拟文书。

下朝之后,众官员们议论纷纷。

「哎,没想到衍圣公府,传承千年,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事关乎大局,我等也尽力了。」

有清流欲言又止,从来为了顾全大局,都是牺牲小人物的,哪有牺牲到衍圣公这个级别的?

倒反天罡了都!

但这话也不好说。

说到底,心里想归想,你不能说出来啊。

难道小人物就活该为大局牺牲?

这话要是说出去,还当不当人了?

虽然清流一贯不当人,也不敢明说此事。

有那邀名的官员,更是一脸正义,「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直接搬出前贤名言,给自己刷一波声望。

更有官员附和道:「只闻诛一逆贼孔氏,不闻诛圣人后裔。」

这些声音逐渐占据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