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2 / 2)

汪平锦感激笑笑:“谢谢大师。”

听完他的讲述,虞妗妗抓住了其中的一些重点,询问道:“照你这么说,你大伯和你父亲之间的矛盾,主要源自于你奶奶的偏心?”

“我有点好奇得偏心你父亲到什么程度,才会让做兄长的如此记恨,死后都要化成厉鬼纠缠不休。”沉吟片刻她问道:“还有,你大伯既然有孩子,为何出了这种事你没有去找他的家人?”

汪平锦先回答了前一个问题。

“我奶是我十岁那年去世的,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她老人家就会躲在房间里哭,从长辈的口中我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大伯,只是他早些年就和家里断了关系,分出去单过了。”

年幼的时候汪平锦很不喜欢这个只存在于家人口中的大伯。

因为在他记忆中,父母为数不多的争执以及奶奶每次伤心,都会提到这位大伯。

等他知事能分辨些是非,渐渐又能理解大伯为何那么绝情。

汪顺利今年49岁,是75年出生的孩子,而他哥哥汪建设足足比他大了13岁。

那个年代社会还没开放,汪建设出生的时候正赶上生产队搞建设,他名字的来源就是这里。

汪父汪母是非常传统的庄稼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每年田地里的秋收春作。

再加上汪家那时贫穷,汪建设从六七岁起,就要帮着家里上山割猪草、捡拾柴火。

今年

() 的衣服到了明年缝了又补,一年到头,也就春节能尝尝荤腥。

他们村里有知青当老师,每半年交一次钱,就能去读小学。

汪父汪母把汪建设送到学校,读到小学三年级,便供不起了。

其实也不是供不起,而是在夫妻俩的观念里,读再多的书都不顶用。

看看村里那些知青,哪个不是文绉绉得好有文化,干起活儿来,挣的工分都难能养活自己。

能让孩子会认些字儿、不至于是个两眼一抹黑的文盲,就够用了。

省下来的时间汪建设可以去地里收庄稼,去晒场看麦子,交给学校的钱到了年底也多扯两尺布,多割半斤肉。

怎么看,不继续读的性价比都比接着读要高很多。

只是他们提出这件事时,向来乖巧懂事的儿子一反常态,哀求说自己想读书。

汪父汪母不能理解。

村里的小孩儿不都是讨厌去学校吗?

一个个提到上学读书就鬼哭狼嚎,恨不得整天逃学跑去后山野着玩,偏生他家孩子不一样?

去给汪建设办理退学的时候,教他的知青老师很震惊,多番劝说:

“刘姐,建设真是我在咱村教过的孩子里,最适合读书的一个,他算数比很多高年级学生都厉害,认字又快又勤。”

“况且小孩子愿意读书上进是天大的好事,你和汪大哥再考虑考虑吧,这么好的苗子不读书,可惜了。”

汪建设也含着泪眼,仰头看着她声音哀求。

刘春英脸色不太好看,叹气道:“许老师,你说的道理我懂,如果能读我们肯定就让孩子读了。”

“可是家里实在是困难得要揭不开锅了,哪里掏得出闲钱缴书本费,真是多谢你费心了。”

知青老师自己也就是温饱水平,没有多余的闲钱资助,最终也只能无奈叹气。

就这样汪建设小学三年级肄业。

彼时他快十岁,也算家里的半个劳动力。

有他帮忙干活,汪家夫妻俩松快许多。

但汪建设心里一直有个读书梦,他曾多次向父母请求:

“妈,我以后白天上完学,下午就去山上打猪草、捡菌子摘果子,我还能跟学校里的何老师学弹弓给家里打鸟……”

“我保证不会把活儿落下,求求你让我去上学吧!”

被纠缠得烦了,疲于农作的刘春英怒道:“上学上学,你咋就这么不懂事?咱家是上学的家庭吗?!”

“你有上学的功夫,能多割三茬猪草,怎么就不晓得心疼爹妈呢?你是不是就想躲懒?”

一旁的汪父跟着附和:“建设啊,你妈说得对,你看那些知青办的文化人,读了那么多书最后还不是要下乡劳动,咱们花那个冤枉钱干啥呢?”

“他们忽悠咱庄稼人读书好,不就是想把咱们辛苦一年赚的几个钱,从咱兜里掏走么,听爹的话别闹腾了。”

汪建设心里委屈,“可我就只是想念

书……”

“那你闹吧,你要是能把你妈闹同意了,就送你去读。”汪父说完,便起身进了屋。

留在屋外头的刘春英看着抹眼泪的儿子,心里也是一阵复杂揪心。

其实不让儿子读书这件事,是她男人提出来的。

家里当家的是男人,就算她答应了,又怎么可能真的让建设复学。

可丈夫已经唱了红脸,她就只能唱白脸。

于是刘春英冷着脸把汪建设训斥一通,让他死了这个心。

从那之后,汪建设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脸上也不怎么爱笑了。

他就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把全部的精力花在干活务农上。

多少村里人都羡慕刘春英生了个能干儿子,一个人能顶两个劳力。

只是刘春英心里苦涩,她能感觉到儿子心里有不满,可一直找不到机会、她也拉不下那个脸面和儿子谈心。

75年春天,汪家第二个儿子汪顺利出生。

在这个孩子之前,刘春英意外流产过两次,孩子出生后也体轻身子虚,她和丈夫既觉得这孩子来之不易,又对孩子的健康多有担心。

或许多少也有‘大儿子已经和她离心了,不能让小儿子也重蹈覆辙’这样的想法,对待这个小儿子,刘春英给了他十二分的关怀和耐心。

汪顺利从小就嘴甜会撒娇,丁点大的事情便要掉眼泪,作为受宠的老来得子,他童年享受的待遇,是哥哥所没有的。

不仅不用他出去干活,偶尔刘春英夫妇还会给他几分一毛,让他买个零嘴吃。

到汪顺利五岁那年,国家彻底开放,并且恢复了高考。

这下子全国人民一片喧嚣,村子里的知青们都在为了考大学奋战。

这时候刘春英和丈夫才知道,原来读书并非无用。

如果能读到初中高中、考上大学,那简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而且孩子也会摇身一变当城里人,毕业后国家给分工作分房子,又轻松又体面,待遇简直不要太好!

夫妻俩立刻去村小学缴了费,给汪顺利报了明年上学的名。

就在刘春英买了铅笔本子带回家,把小儿子搂在怀里教导他,以后去了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时,身边的丈夫忽然噤了声。

“建设,你回来了。”

刘春英心头一颤,抬眼看向房门处。

已经长成大小伙的汪建设剔了板寸,手里提着一篓鸡蛋似笑非笑,不知看了多久。

她勉强笑笑:“回来啦,快去洗洗手咱们吃饭。”

汪建设一言不发径直走进家里,往自己的房间去。

不知触到了汪父哪根筋,他不满吼道:

“臭小子你什么态度?爹妈和你讲话,你当耳旁风?”

汪建设猛地扭头,目光在另外三个家人身上辗转,最后伸手指着弟弟汪顺利:

“你们不是说读书没有用?当年我就差跪在地上给你们磕头,你们都不肯,现在呢?轮到自

己的宝贝儿子(),????絙絙?晎???し虎?”

?╦?抗?犂?“???()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前几年咱家穷……”

“是,前几年家里穷,那现在是怎么富起来的?难道不是我起早贪黑挣工分,不是我天天顶着被抓的风险去外面倒腾货?”汪建设眼眶红了:

“你们把我当成牛马支使,拿我赚来的钱去供小儿子,你们口口声声说他一看就聪明会读书,以后大有前途,可想过我的前途都被你俩断了?!”

“你反了天了!还记恨起爹妈弟弟了!”汪父拍案而起:“我和你妈生养你,把你供到大,用你几个钱就委屈你了?”

两人一道比一道高的吼声,吓到了年幼的汪顺利。

他气呼呼趴在母亲的怀里,对着汪建设大喊道:“不许欺负我爸妈,你是坏蛋!”

“你从我家里滚出去!”

小孩子很敏感,能感觉到父母对待自己的溺爱,自然也清楚哥哥是不受宠的。

“死孩子你瞎说什么,那是你哥!”他话一出口就被刘春英反手捂住嘴巴,而后刘春英戚戚看向大儿子:

“建设,你弟弟还小不懂事,他说话不过脑子……”

汪建设却红着眼打断,呵呵笑道:“是,你们是一家人,我是外人。”

“刘春英,汪大成,你们自己摸摸自己的心说说,难道那心不是偏的?”

“汪顺利年龄是小,可你们但凡对我和对他一样好,他今天说得出这些话?!”

被儿子指着鼻子骂偏心,汪大成觉得自己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被狠狠挑衅,一时间什么骂人的话都从嘴里飙出。

说大儿子心眼儿小,居然和五岁的弟弟过不去。

说他心思深沉,多少年前的事情竟暗暗记到现在……

刘春英越听越慌,呵斥丈夫别说了,但最终大儿子只是深深看了他们一眼,摔门离开。

他走出门前,汪大成还涨红了脸和脖子大骂他不孝,要气死爹老子:

“我就没见过哪个儿子指着当爹的脸骂!你有种就滚出这个家别回来……”

从那之后汪建设和家里的矛盾更深了。

他果真鲜少回家,只是按月往家里寄钱,就算回了家也很少搭理人。

他这幅冷漠的态度又让汪大成看不顺眼,父子俩常常爆发剧烈的争吵,于是汪建设回来的次数更少了。

刘春英其实隐约意识到是他们为人父母的做错了。

对待两个孩子,她和丈夫确实没能一碗水端平。

可惜汪建设已经长大成人,现在再想补偿也为时已晚。

她只能把对大儿子的悔恨、以及全部的爱意,都倾注到小儿子的身上。

只可惜汪顺利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子,到汪大成死,也没能看到小儿子光宗耀祖,替他争脸。

反而是他百般瞧不上觉得白眼狼的大儿子汪建设,离家后下海经商,建起了自己的公司当了大老板。

后来刘春英得了一场

() 急病,状况恶化得特别快。

当时还在国外开会的汪建设得到消息,立刻买了最快的航班赶回来。

赶到医院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两个人心中都很酸涩。

刘春英颤抖着手招呼他过来,声音断断续续,说出来的话却让汪建设身体一顿:

“建设……妈过去对、不住你,但是你弟弟是、是你亲兄弟……”

刘春英的遗嘱,是把家里的老宅过给了小儿子汪顺利。

因为两个兄弟里小儿子混不出名堂,但大儿子却是开公司的大老板,根本不缺钱不缺房子住。

她内心有对汪建设的愧疚,但更多的是想让兄弟俩冰释前嫌,想让汪建设这个当哥哥的,能在她死后分点薄面,照看一下弟弟。

汪建设沉默良久,笑了,手死死地攥紧母亲的手掌:

“妈,你还是那么偏心。”

刘春英瞪大了眼睛,拼命想要摇头说不是,却听汪建设声音没停:

“打我进来这个病房,你没问过我一句这些年过得好不好,没一句话是对我交代的,全在说他汪顺利。”

“你把祖宅过给他我没意见,我确实不差这些,可你有问过我、有给我留下一点东西吗?”

“难道我还会看上那个破宅子和他抢吗?你大儿子出钱,给他汪顺利买一套宅子够不够呢?!”

“……”

刘春英流出眼泪,她想说自己没有那个意思。

她只是觉得汪建设不需要。

她只是……

啊,原来她没有想到过大儿子。

她只是偏心。

病床里发出‘滴滴’警报声,刘春英呼吸急促,一旁的汪顺利夫妻忍不住上前:“妈!妈你别激动!快叫医生!”

“大哥,妈情况这么危急你就不能说话软和些、别刺激她吗?”汪顺利有些生气。

他见到多年不见、记忆已经有些模糊的兄长,心情也很复杂。

汪建设冷笑的一声:“多么母慈子孝的画面,看来我又成你们家的外人了。”

刘春英死后,两兄弟的关系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直至多年后汪建设生病、去世,汪顺利也没再能和他见一面。

汪平锦讲述完往事,又道:“我大伯确实有一个女儿,比我大很多岁,叫汪清。”

“我和汪清姐关系很好,虽然两家长辈不联系,但我跟她每年都有见面。”

提到汪清,汪平锦的面上更是苦涩:“但是三年前,汪清姐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变成了植物人,至今还躺在医院中,需要用医疗设备才能维持生命。”

“所以就算大伯还有子嗣,我也不可能跑去病床前,和我姐诉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