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2 / 2)

破镜不圆 仙气十足 3964 字 4个月前

除此之外,每隔三天,还会有一位身穿燕尾西服,像是管家一样的中年人带着两名和善的华人阿姨上门,为他清扫房间、整理衣物和剃须理发。

他曾准备了一张用肥皂和筷子等工具制作而成的纸条,偷偷递给其中一个阿姨,请他帮忙联系警察或者家人,看看能不能把他给救出去。

但接到纸条后,那个阿姨却表现得非常惊恐,对着他连连摇头,一副十分抗拒的样子。

从第二天开始,他就再也没看到那个阿姨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一周,一名自称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的心理医生开始上门,每天和他见面两小时,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治疗。

最初,他对这样的心理辅导方式很抗拒,完全不配合心理医生的治疗。但那位医生温言软语地劝告他,称他这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综合症,如果不及时加以专业介入,往后可能会演变为重度的抑郁症状和厌世情绪。

他忍不住对着心理医生冷笑:“不是他们杀了我的恋人,才让我变成这样的吗?现在又在这里装什么好人?”

心理医生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平静回答:“时先生,我也只是收钱办事。对于我的雇主或者其他人的做法,我并不能够擅自作出评论,但我收到的唯一指令,是让你尽快好起来,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接受了两周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他明明觉得心里还在下意识的抗拒,却在医生的介入治疗和药物影响下,察觉到身体的确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例如,他能够入睡的时长比以前增加了,做梦时也并不总是会梦到季源霖被枪|杀时的画面,梦境里也逐渐多了一些别的东西。

一些尘封在心底的,更加美好的回忆,比如夏天的海浪、清晨的阳光和柔软的风。偶尔一两次,还梦到了曾经在跑道上奔跑不息的少年。

某一天,在例行治疗结束后,他捧着手中的保温杯,微微晃了晃脚踝上的绳子和链条,对着医生自嘲般地苦笑:“您是不是也觉得,我像个斯德哥尔摩患者一样,已经开始慢慢顺从和适应,这种被别人像狗一样拴起来的生活了?”

从一开始的极度反感,不吃不喝绝食抗议,到现在每天能够按时接受治疗,不再经常性失眠,闲暇时还能坐在沙发前看书和画画,他知道自己的心态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

因为他喜欢看北欧小众电影,那帮人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堆国际电影节刚上映的原片。因为他喜欢研究咖啡豆,他们又从世界各地搜罗了一些不同国家的咖啡豆品牌,给他在窗前弄了个小工作台,供他平时品尝和打磨。

他不太明白,他们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如果想要利用他达到什么目的,那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就这样让他在这里漫无目的地耗费时光。

最重要的是,那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出来和他解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一个打破后重塑的过程,相信我的雇主也是这么想的。”放下手中的厚厚一沓资料,心理医生双手交叠放在桌前,若有所思地望向了他,“时先生,介于保密协议,我不能和您透露太多,我只能告诉您,只有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这才叫斯德哥尔摩情结,而您和我的雇主并不属于这个范畴。”

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后,心理医生让他在画布上画一幅画,描述他现在的心理状况。他花了一个小时,在画纸上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画了一些抽象的图案。

拿着画纸看了一会,医生抬起头,对着他笑了起来:“时先生,恭喜您。”

“失去的日子很难熬,但最痛苦的阶段,你已经顺利度过了。”她对着他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了握,“往后的日子,你会好好生活下去的,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