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守株待兔(1 / 2)

大夏明镜 荣小荣 3709 字 23天前

休沐日的存在,果然是有意义的,昨日去宋家参加了家宴,陪宋慕儿玩了大半天,李诺多日积攒的疲惫消失了大半,整个人也轻松许多。

如果能早一点学会“张弛有道”,他上辈子绝对不会那么拼,也不会来到这里。

一整个白天,李诺照例在长安县衙审案。

今日直到下衙,他的寿命才增加了三日。

他每天处理的案件数量,是在逐渐消减的,毕竟是天子脚下,哪里有那么多的案子,前几日的盛况,不过是之前的积累,李诺估计,再过些日子,每断一天案能加两天寿命就算不错了。

所以他得想办法给自己创造更多的业绩。

对他来说,业绩就是生命。

下衙之后,李诺走出公堂,对院子里的一道身影挥了挥手。

王县尉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满脸笑容的问道:“少爷,有什么吩咐?”

李诺道:“你带些人手,跟我去个地方。”

“遵命!”

王县尉什么都没有问,立刻下去召集人手了。

吴管家还惦记着家里的饭,疑惑的问李诺道:“少爷,不回家吗?”

李诺道:“先去一趟云梦书院。”

吴管家并没有问李诺去云梦书院干什么,他已经习惯了少爷高深莫测【莫名其妙】的行事风格。

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少爷还让他安排人准备一些擀面杖,他至今都不知道用途。

如果少爷去别的地方,他可能还得提前做些安排,以保证他的安全,云梦书院就在长安城内,距离闹市不远,如果有什么危险,只需发出信号,城内巡逻的禁卫很快就能赶来。

……

如今大夏,科举是入仕的唯一途径。

这条规矩,是太祖立国之时就定下的,数百年来都不曾更改。

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官宦子弟,想要谋求一官半职,都要通过科举的选拔,这也导致大夏境内,大小书院林立,长安作为都城,更是书院遍地。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为准,涉及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技艺,自学是不可能精通的,而各大书院,都重金聘用了精于各道的先生,学子们在书院之内,可以得到最全面的教导。

也正是因为这种资源的垄断,即便是在小书院就读的费用也极其高昂,书院学子非富即贵,书院是朝臣的源头,朝中官员自然也都来自于权贵士族。

云梦书院作为长安四大书院之一,声名虽然没有其他三大书院显赫,但也不可小觑,大夏文官很少有出自云梦书院的,可军中一半以上的武将,都来自这里。

这里并非是文官的襁褓,却是武将的摇篮。

大夏权贵们,倘若期望自家子弟日后在军中有所作为,大都会将其送到云梦书院深造。

云梦书院的大门,正对着热闹的长安街,书院之后,则是一条清幽的树林,林中小径交错,偶有茶楼、书铺、乐坊隐于其中。

这里虽然不如长安街热闹,但因为清幽的环境,也时常有书院的学子光顾,生意还算不错。

此刻,林中的一座茶楼,二楼雅阁。

李诺坐在靠窗的位置,轻轻的抿了一口茶,目光望向窗外,从这里可以看到书院后门。

书院放学的时间,比衙门放衙要晚半个时辰,那里只有稀稀落落的人影。

李诺祈祷宋瑜他们千万不要放自己鸽子。

王县尉带着十几名捕快衙役,在另一个雅间喝茶,茶水钱是自己付的,而且现在的他们算是加班,他还要额外付他们加班钱,他可不想这些钱白花。

“咚,咚,咚……”

随着几道沉闷的钟声响起,开始不断有身影从学院后门走出来。

这些大都是年轻人,三三两两的,或入茶馆酒楼,或入书铺乐坊,某一刻,十余道人影,浩浩荡荡的从书院内走出来,其余人见到他们,纷纷退避。

“这不是周氏兄弟吗,他们召集这么多人,想要干什么?”

“看他们表情不善啊……”

“不知道又有谁要倒霉了。”

在众人的嘀咕声中,一群人在两位年轻人的带领下,向着树林中的一块空地走去。

就在这时,几声中气十足的吆喝声,忽然从前方某处树下传来。

“卖擀面杖啊,上好的擀面杖。”

“上好的黄花梨木擀面杖,不结实不要钱!”

“擀面杖便宜卖了,一根只要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