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5(1 / 2)

拜梅娘为师的,便退而求其次,寻人脉走关系去?巴结周帽杜秀等?人,就连才十岁的云儿也被人找上门,只求能跟她学个一招半式,好歹也算是拜在梅姑娘门下了。

南华楼声名益盛,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如锅包肉、剁椒鱼头这样的招牌菜每日都是供不应求,就连昂贵的海鲜也是不到晚上就会全部售罄。

饶是如此?,梅娘依然没有扩大?进货规模的想法,原因?无他,后厨就这么多人,太多的菜实在做不过来?。

尤其是如百鸟争鸣,肉蟹煲这样的菜肴,每天更是限量销售,经常提前几天就会被预订一空。

这日午间来?了几个衣饰华贵的客人,四九本以为他们是提前订了雅间的,便把他们往楼上请,谁知打头的人却说他们订的是楼下大?堂中间位置的桌子,还拿出预定的牌子,说是今日订的菜是百鸟争鸣和肉蟹煲等?几道?菜。

这两?道?菜价值不菲,能吃得起的客人通常都会提前订雅间,四九觉得有些?奇怪,不过这既然是客人的要求,他也只能咽下满腹疑惑,请他们在楼下落座。

百鸟争鸣这道?菜每天只能做五盘,都是提前预定的,这会儿客人到了,厨房里便即刻下锅,很快这些?客人点的菜就端上了桌。

这会儿正是午饭时间,来?南华楼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看到这一桌热气腾腾,喷香扑鼻的菜肴,很多人都投来?好奇或垂涎的目光。

就在这时,一个头戴方巾的客人站起身,高声吟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因?着南华楼的诗会极为出名,京城已有数人因?此?走红,所以来?南华楼显摆才华的人着实不少,可是当众念这种三?岁小儿都会背的诗的人,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所以此?人一喊出声,食客们就纷纷看了过来?。

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人越发抬高下巴,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

“做这首《悯农》的人,便是唐朝宰相李绅,谁知幼年便能做出这等?好诗的人,长大?后官拜宰相,却要极尽奢靡,只吃鸡舌这道?菜,每日便要用掉三?百只鸡!”

“我从?前只在书中看到过这种菜,没想到竟然有人当真做了出来?!”

见他指着桌上那盘百鸟争鸣,同行的几人也都跟着连连附和。

“一只鸡只用鸡舌,这道?菜实在是太过浪费!”

“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做出这样的菜,明摆着是要助长这种奢靡浪费的风气,这可是万万不该的呀!”

几人都是口齿伶俐之人,又似乎是有备而来?,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竟把百鸟争鸣这道?菜贬得一无是处。

被他们这么一提醒,那些?只听?说过百鸟争鸣这道?菜的人,也不由得觉得他们说的话很有道?理?。

“鸡肉已经很好吃了,偏偏还要只吃鸡舌头,的确是太浪费了。”

“心思都用在这上头,可不算什么正经事。”

“虽说食不厌细,脍不厌精,可这未免也太过了。”

头戴方巾那人见大?家都附和自己的话,越发来?了精神?。

“如今日本使?团还在京城没走呢,若是被他们知道?我们京城百姓竟然如此?奢靡浪费,一心只想着这些?奇巧的吃食,岂不是有辱国威?”

其他人被煽动得连连点头,都觉得这不是小事。

“听?说那些?日本国的人连炭火都难得,只能吃生食,吃饭上头肯定不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