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1 / 2)

菜品都摆放在靠墙的条桌上,众人想吃什?么,都可?以?随便取用。

切得又?薄又?嫩的羊肉片,柔韧的肚片,脆生?生?的豆芽,水灵灵的蘑菇,甜丝丝的萝卜,白嫩嫩的豆腐,各种琳琅满目的菜肴,令人目不?暇接。

大家还是头一次看到这种吃法,一时还有些放不?开,但是看到他们取了?菜,一旁立刻有伙计把装着菜的方盘装满,大家这才放下心,敞开肚皮吃了?起来。

趁着他们在大快朵颐,梅娘便去看看诗会的成果。

时间有限,风景画多是勾勒几笔,更多的是写意之?作,倒显得更有意境。

至于诗词就是花样繁多了?,文人们博采众长,倒是创作出不?少朗朗上口的诗词。

梅娘看着那些“五花马,黄金裘,呼儿出来换白肉”,“南华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妙峰山前?大雁飞,梅花流水鲈鱼肥”之?类的诗词,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

果然天下文章一大抄,就连古人也不?能幸免啊。

梅娘选了?几个?还算像样的作品,让人送去装裱铺子里,尽快装裱出来,以?后可?以?挂在店里。

等到前?头的人吃完饭,便有伙计们一字排队地走过来,给那几位被选中的文人送上文房四宝,当?众狠狠地恭维了?他们一番。

至于其他的人,南华楼也没有落他们的面子,宣称今日所有的诗作字画都由南华楼出资,刊印成诗册,在坊间广为流传。

听了?这个?消息,众人顾不?上矜持,个?个?儿喜形于色。

文人最重视的就是名声,南华楼此举虽然有炒作之?嫌,但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可?是实打实地印出来了?,这对他们来说,意义就不?同了?。

得知南华楼的诗会竟然有这等好事,大家兴高采烈,一边庆幸自己今日来了?,一边感激南华楼免费的吃喝招待,还有帮大家扬名,对南华楼和?梅姑娘越发感激和?钦佩。

这么一群文人在南华楼吃饱喝足,又?得了?实惠,出去以?后就把南华楼吹上了?天,短短几日的功夫,南华楼在京城声名鹊起,更多的文人后悔没有参加南华楼的诗会,错过一次扬名的机会,就越发期待下一次诗会了?。

在这样的宣传下,南华楼的生?意更加火爆了?起来,临近年关,请客应酬、走亲访友的人越来越多,包下南华楼一天的费用被炒到了?六千两之?高。

即便如此,南华楼的宴席还是被预定到了?元宵节之?后。

毕竟,谁家没个?女眷孩子,都要过年了?,男子们只图自己吃吃喝喝有什?么意思,想要拉拢关系,讨好上峰的,谁不?愿意借着这个?机会,请对方家眷孩子一起出来玩乐的?到时候枕头风一吹,孩子撒个?娇说句好话,不?比自己费尽口舌地求人要强得多?

而南华楼的女客专区和?室内游乐场,以?及好喝的奶茶及各种小吃,就成了?无法取代的优势。

南华楼的生?意实在太好,五个?女学徒已经忙不?过来,梅娘只得把云儿也调过来,又?让她?带几个?手艺最好的学徒过来帮忙。

不?出她?所料,来南华楼的第二批学徒就有邵兰和?穆燕两个?人。

梅娘冷眼看着,邵兰是个?急性子,事事都要争强抢先,不?过她?确实聪明伶俐,什?么菜几乎教一遍就会,再加上她?虽然好胜,却放得下身段,对第一批的五个?女孩都是虚心请教的模样,连年纪最小的王翠红,她?都能张口叫人家小师姐。

穆燕则完全不?同,她?沉默不?多话,做事却极认真,靠着踏实本分和?勤快用功,很快就被杜秀和?周帽等人接纳进来了?。

这日她?正在教穆燕怎么调制烤鸭的酱料,忽然听伙计叫她?,说有贵客来了?。

梅娘交待了?两句,便走了?出去。

没想到这贵客不?是别人,竟然是数日不?见的顾南箫。

顾南箫身上裹着一件黑狐披风,上头黑亮的狐毛上沾着新鲜的雪花,眉上的雪珠在室内的温暖中渐渐融化成小水滴,越发显得他眉黑眼明,周身都散发着清凉的气息。

梅娘见他风尘仆仆的模样,行过礼便忍不?住问道:“大人这是刚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