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1 / 2)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5190 字 6天前

邵勋的大队人马压根就没进黎阳城,因为不在进军路线上。

先锋将此城拿下,也是担心侧翼会有威胁,故试探一番。结果这一试探,就直接试探进了城内。

黎阳就没有正规军士,这座城池好像被桃豹放弃了一般,空空荡荡,粮食都没有几粒。残存的百姓更是战战兢兢,害怕沉河的命运再度降临到他们头上。

河对岸修建起了临时浮桥。

邵勋正式下令:刘洽率军五千,北渡黄河,进驻黎阳。

黎阳城南临大河,是一个可以直接接受河南岸补给的河防重镇。因此,刘洽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重修黎阳城,以为据点——从今往后,白马津附近的鹿鸣故城不用守了,驻地移到河北岸的黎阳。

六月初九,大军离开黎阳县北境,朝内黄方向进发。

行军间隙,邵勋在一座庄园内接见了远近使者。

西阁祭酒胡毋辅之、右司马羊忱、从事中郎柳安之、郗鉴、司隶校尉庾琛等人随军,静静站在其身后。

过了黎阳,离内黄就不远了,而且东面就是顿丘,位置十分关键,也非常微妙。

李寿站在最里边,和庾琛眼神一触,又瞬间移开,默默想着心事。

邵勋注意到了李寿。

此人穿着麻布粗服,让他有些怀疑河北坞堡帅的经济状况。但考虑到上次千里奔袭苟晞,他的坞堡提供了相当粮草,并没有穷到那种份上,那么此人可能是故意的。

同时也可以侧面看出,今年的河北确实有点困难。

“诸君能来,便是心向朝廷,有尽忠之节,此诚可嘉也。”邵勋说道:“今举二十万众而来,便没打算那么简单撤兵。诸位可有教我之处?一个個来说。”

邵勋看向李寿,示意他先来。

李寿是坞堡帅,也是士人,出身顿丘李氏。

只见他踌躇了一会,道:“明公有匡国之谋、扫虏之略,故事播于三台,名声留于汲魏。义师大至,我等欢喜还来不及,今愿奉上资粮,襄赞军需。”

“顿丘有兵几何?”邵勋问道。

“数千之众而已。”

“有你们的人吗?”

“大部皆是。”

“可能反正归义?”

李寿顿了一会,没有立即回答。

“放心,此番我不与石勒决出个胜负,不会走的。”邵勋斩钉截铁地说道:“尔等无需多虑。”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李寿身旁那位叫尹芳的坞堡帅。

此人祖上乃茌平人,三代以前迁居顿丘繁阳,算是当地豪强。

“明公,石勒率大军北伐,汲、魏、顿丘等地其实没什么兵,全靠咱们每家每户出点人帮着守御城池,有的县城甚至一兵一卒都没有,明公取之不难。”尹芳说道:“若非实在没有办法,谁愿降胡?但我等上有老下有小,更有依附而来的诸郡县百姓,一举一动,干系重大,明公若不能——”

邵勋摆了摆手,喊道:“顺龄。”

“明公。”蔡承应道。

“河北豪杰忧我南撤,不敢北顾。我欲北上邺城,可敢随我一行?”

“我为亲将,虽赴汤蹈火,亦随明公一行,便是死也死在明公身前。”蔡承沉稳地应道。

“金刚奴。你年少那会,常抚胸长叹,言天下尚未大乱,无有出头之机。今机会来了,敢不敢去邺城?”邵勋看向刘灵,问道。

“有何不敢?”刘灵眉毛一挑,道:“天下人千千万,却无几人识得我刘灵。明公,我若擒杀石勒,大名可能哄传天下?”

邵勋大笑道:“还差一点,若能擒得刘聪,方能天下闻名。”

“那就先擒石勒,再杀刘聪。”刘灵大声道。

说完,挑衅似的看了眼河北坞堡帅们。

“王雀儿。”

“末将在。”

“你随我南征北战多年,可有怕过的时候?”邵勋问道。

“银枪之下无英雄。”王雀儿回道:“胡马再强,亦非银枪儿郎对手。”

“金正。”

“末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