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一辈子都写不出来(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3960 字 2个月前

第374章 一辈子都写不出来

浙江,海盐县,武原镇。

镇上的卫生院是栋二层小楼,看着小小的,却是镇上为数不多的多层建筑。

于华上午迟到了半个小时,一路跟相熟的人打着招呼,进楼门的时候刚好碰上了院长下楼,他叫了一声院长,两人眼神交错。

虽然院长什麽话都没说,但那眼神还是让他感觉到了压力。

什麽时候能过上不为上班时间焦虑的日子啊,于华心中无望的叹了口气。

来到诊室,这会儿还没患者,准确的说是患者一直就不多。

现在的老百姓通常都是小病不用看,大病往大医院跑,于华乾的是牙医,如今的人并不怎麽注重口腔卫生,他干的最多的活就是拔牙,都是等到疼的不行了才来一拔了之。

于华换了身白大褂,等了一会儿见没什麽人来,便从包里掏出了一份杂志来,这就是他今天迟到的原因。

武原镇是个小镇,镇上没有书店,要是买书的话就得去县里的新华书店,买报刊还好一点,镇上的邮局就有卖。

不过这里卖的报刊种类也很有限,除了ZJ省内的报刊之外,基本就是那种全国性的大报和知名杂志了,而且每种报刊的数量也不多。

报纸还能多一点,杂志就是十本八本,卖光就没了,再想买只能去县里。

于华今天特意赶了个早,在邮局开门前就等在门口,第一个买到了新鲜出炉的杂志——《花城》。

他的眼神落在杂志封面上,并没有什麽出奇的,乾坤在内里。

翻开杂志,往期那种占据一整页的目录不见了,这一期的目录只占据了一页纸的三分之一,栏目也仅有三个。

「长篇小说」丶「香江湾岛文学」以及「花城论坛」。

每个栏目下面只对应了一份作品名字,这期杂志并没有标明是「专号」,但不是专号却胜似专号。

于华并没有关注「香江湾岛文学」和「花城论坛」这两个栏目,而是把目光聚焦到了「长篇小说」下的那个耀眼的标题——《闯关东》。

看着这个名字,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飘然的身影。

于华见过林朝阳两面,明明每次见面都是非常富有生活气息的,可不知道为什麽,每当他回想起林朝阳的形象时,脑海中总是会出现这种飘然出尘的气质。

他晃了晃脑袋,将杂念甩开,翻开了杂志,投入到文字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被人唤着回过神来,原来是有人要拔牙。

拔牙是于华的工作,可他并不喜欢,要看着人家张开的嘴巴度过一辈子,这样的生活那太悲惨了。

送走了患者,于华洗过手打算接着看小说,门口传来一声调侃。

「呦!大作家看小说呢?」

院里唯一的护士姓张,年过四旬,资格比于华老的多,说话向来喜欢拿他开玩笑。

「张姐,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什麽大作家!」

「怎麽不算大作家?你可是在《人民文学》发了文章的啊!」

提到《人民文学》,于华的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却又极力想隐藏。

刚刚过去的3月份,他的短篇小说《星星》发表在了《人民文学》上,对他本人来说这当然是值得万分高兴的大好事,对于武原镇也如此。

在这个人口只有两万人的小镇,很少有人会去讨论文学,更别说是写作。

那些于华的同龄人,下了班的娱乐爱好包括了抽菸丶喝酒丶打牌丶看电影丶看电视……当同龄人享受着属于这个年纪该有的快乐时,唯独只有他躲在房间里,默默的埋头写作。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小说发表了,而且是发表在《人民文学》上。

这个新闻在武原镇这样的小镇上无疑是具有轰动性质的,旬月以来,他成了镇上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也成了人们口中的「大作家」。

每每听到别人这样的调侃,于华心中高兴之馀,也有些无奈。

《星星》在《人民文学》发表,对他的写作生涯而言是个历史性时刻,但也仅此而已。

这部短篇小说在发表之后并没有形成什麽影响力和关注,更别提让他收获什麽大的名声。

于华心里也明白,想通过一部短篇小说就成名,那无疑是需要相当高的天赋和时运的,显然他的天赋并不高。

时运倒是不错,遇到了陶老师这样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的编辑。

在燕京改稿时,于华跟《人民文学》编辑部的一些编辑混的还算熟悉,尤其是祝伟。

据祝伟所说,其实他的《星星》和《你也走,我也走》距离编辑部的录用标准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是陶玉书觉得既然要培养年轻作家,就要给年轻人机会,据理力争的说服了主编王蒙。

一想到这件事,于华心中就对陶玉书这位伯乐充满了感激。

他上次进京,一共改了两篇稿子,另一篇《你也走,我也走》也会在这个月的《人民文学》上发表。

有了《星星》的经历,于华放平了心态,不再做着一作成名的美梦,可惜周围人的调侃丶打趣始终萦绕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