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兄弟之盟(1 / 2)

造反夺权后的赵匡胤心中不安,他担心别人也会学他的坏榜样造反!

当时让他感到巨大威胁的,是属下一些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将。为了防患于未然,开疆拓土大致告一段落后,赵匡胤便决计拿他们开刀。

赵匡胤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彻底削夺了武官的权力,并从此‘重文轻武’,加强zhōngyāng集权,使宋朝再没有出现过唐朝时期很普遍的藩镇割据弊端。

但‘重文轻武’也是一支双刃剑!

它长期实施的结果,导致了宋朝军事力量严重不足,和外族的战争,多以败仗收场。

一般的大臣们看到这个结果,明知皇室做得不妥,但也不敢说实话,毕竟这是人家皇室的痛脚嘛!

但文天祥是真正的忠臣,哪怕会戳痛皇室的敏感神经,他也必须说出真相!

他希望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皇室能够变得心胸宽广,迅速改革图强。

皇上年纪尚幼,真正能看懂他奏章的,自然是太皇太后谢氏。说实话,文天祥内心并不太相信,这个一直生活在深宫内的老妇人谢氏,能有足够大的气魄来进行这一根本xìng的改革,但他必须尽力一试。

不知什么原因,有那么一刻,文天祥想起了那位年轻的成王赵宪,他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变数吗?

这位从小在皇宫外长大的成王,对民间疾苦了解的应该比较透彻,又长期以局外人的身份存在,也许他会有所作为!?

洛阳郑家大院内,郑酋爽站起身,来回踱着步子。

“我儿被诬陷为谋逆,如果罪名坐实,我郑家肯定受到牵连,我本人及其他近亲也恐怕会难免一死,你们大昌商行在这个时候仍然肯伸出援手帮助我郑家,我实在是感激不尽!”

“我们有心与郑家共进退,将来有一天。也许我们大昌商行也会遇到什么凶险,希望到时候郑家也能坚持站在我们这一边!”金安泰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说道。

郑酋爽心中感叹起来,锦上添花的事情谁都会做,但是像大昌商行这样雪中送炭的,实在是难能可贵。

郑酋爽心中对大昌商行已经充满了好感,但他也还有一些疑虑,这个大昌商行确实有点神秘。

一个敢于插手营救谋逆犯的组织,实力肯定不可小觑,但大昌商行的名字,他多方打听也没人听说过。

莫非他们是一个十分隐秘的组织,如果是这样,他们做的生意也必然不会是普通的生意!

郑酋爽觉得自己再继续纠结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于是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们大昌商行义薄云天,我郑家数百年屹立不倒,靠的也是‘信义’二字。说句大实话,我现在心中唯一的疑惑,就是对你们大昌商行一无所知。”

“估计郑先生一定派人了解过我们大昌商行的情况,不过我们大昌商行一向行事低调,可能一般的商界

人士对我们知道得不多。”对于郑酋爽的疑惑,金安泰也只能这么轻描淡写地解释一番。

“事关我郑家大小数百口的身家xìng命,我也是不得不谨慎行事啊!”郑酋爽还是有些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