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化缘难(1 / 2)

“遵命!”蒋雪敏觉得严铠的方法更稳妥,既保留了原来特攻队的战斗力,也可以迅速提高三营的战斗素质。

严铠这么一说,也正好给了乐钦机会,他鼓掌说道:

“严大哥,还是你的办法好!咱们两家现在是亲如一家,你是否也能给我派些教官,沈思楠手下的五百jīng兵,基本素质很高,又有夜间袭扰元军的实战经验,也是可造之才呀!”

“呵呵,我刚才还有点纳闷,你怎么会那么关心我们第三营的事情?绕了这么大个圈,原来你在这儿等着我!我说老弟呀,用得着这么跟我兜圈子吗?”

乐钦知道,严铠这算是同意了,嘴里含糊地辩解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在特攻队教官的帮助下,步军第三营七百人、沈思楠部五百人,很快掌握了暗器的使用,并且适应了废墟环境下的战斗模式。

从模拟的作战结果看,第三营和沈思楠部的战斗力,已经非常接近辛铭久的特攻队了。

当前战场的态势,岳州城南北两面,均处于休战状态;睢庄一带,陆上的堑壕,暂被元军占据,民军因力量不足,也没有主动进攻;唯一的战斗,发生在睢庄元军水寨。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战斗,战斗主要在水下进行,自然,这是潜水作战队的领域。

潜水作战队指挥官常秋水,计划这场战斗已经很久了。自打小玉造出了新型的凿船工具,潜水队员们便做了很多轮模拟练习,大伙儿都期待着,在实战中一试身手。

小玉造出的新型凿船工具,虽然尺寸和重量比此前使用的工具要大一些,但可以快速凿开楼船的底板。有了它的助阵,元军的楼船要遭殃了!

叶青臣送走小玉后已经归队,今天的战斗,由他负责指挥外围清除和接应。

天渐渐黑下来,湖面上起了薄雾,民军水军开始了行动。

叶青臣指挥的船队,熟门熟路地清除了水寨南边的暗哨,并将水寨的栅栏,锯开了一个大口子,常秋水一声令下,一百名潜水队员鱼贯入水,背着凿船工具,两人一组,向停在岸边的楼船游去。

潜水队员的肺活量大,碰到元军巡逻船经过时,他们可以较长时间潜入水中,避免被船上的灯光照shè到。

队员很快游到锚地,按照预先的分工,潜入楼船底部,开始凿船。

今天凿船的方式有些特别,潜水队员们先安装好凿船工具,然后在凿船区域的边缘,向上顶进一根大铁钉,注意,在水中,由于有阻力,用锤子很难敲击,只能使用带油布边吸盘的凿船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将铁钉顶进船的底板。

铁钉压进船舱底板后,潜水队员们开始旋转凿船工具上的刀架,切割船舱底部,但并不将底部完全凿透,而是特意留下很少一点,这样楼船就不会马上漏水。如果楼船现在就大量漏水,惊动了元军,潜水队员们就很难安全撤离了。

当然也不能就这么离开,潜水队员们

还需再做些事情:在那根最初压入的铁钉上,拴上一根不算粗但很牢的棕绳,棕绳的另一端,系在一根木桩上,再将木桩使劲压入湖底的软泥中。

到这里,这一艘楼船才算是彻底‘解决’了,潜水作战队员们,又游向了下一艘楼船。

小玉对刀具的改良,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将原来单层的油布边吸盘,升级为三层嵌套式油布边吸盘,这样就增加了凿船工具与船舱底板间的吸附力,刀架旋转切割时的力量会更大。第二,在刀刃上增加了特殊的锯齿,大大增加了切割效率。

虽然此前已经经过多轮模拟试验,但直到今天实战成功,常秋水才算是最后打消了,对新型凿船工具的疑虑。

遵照常秋水的交代,每一组‘解决’四艘楼船后,就尽快撤离水寨,不得恋战。

等所有潜水作战队员都安全返回船上,民军的船队便在夜sè中悄然离去。

元军水寨里,外表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元军巡逻船还一如往常,慢慢在水寨内转悠,只有民军潜水队员们清楚,其中的两百艘楼船,已经被‘解决’掉了。

等到某一天,这些被‘解决’掉的元军楼船,准备出水寨执行任务时,船向前走,水底的棕绳向后拖,会将最后那一点保留下来的脆弱连接,轻松拉断;那块圆形底板,将最终从船底脱落,等楼船底仓大量进水,楼船也就失去了战斗能力。

这是常秋水非常喜欢的战斗模式,整个过程中,除了叶青臣负责的,清除元军暗哨的任务外,民军与元军没有进行任何直接对抗,所谓兵不血刃,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