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1 / 2)

香归 寂寞的清泉 3879 字 3天前

话,就用一条帕子把丁香的左耳垂擦了一下,拿起两颗绿豆在耳垂上反复研磨,力度越来越大,形成两个小坑。

在丁香觉得耳垂越来越麻木,没有什么感觉时,朱夫人拿起针快速穿过耳垂上的小坑,把线打结。

丁香轻哼一声,感觉有点痛,却也能忍受。

朱夫人用另一条帕子把耳垂上的一点血迹擦净。

又去了右边,同样的操作。

流程完成,众人恭贺丁家有女初长成,一生平安顺遂……

丁香抬眼看向前面的丁壮、丁钊、张氏,他们都满脸幸福地看着她。

她的眼眶发热。

这辈子,这三人是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人,也是最爱她和她最爱的人。

丁香给他们每人磕了一个头,起身后倚进张氏怀里。

第二百四十四章 盼弟来信

张氏抚着丁香的脸笑道,“时间过得真快,我闺女长大了,要戴耳珰了。”

丁壮感叹道,“我觉着昨天还抱着她满村子走,今天就长这么高了。”

他天天盼望着她长大,真长大了,要戴耳珰了,心里又空落落的。

丁香过去拉着他的袖子撒了撒娇。

丁钊的眼前却浮现出他在拥挤的人群中拎起盒子的情景。阴差阳错,他把这个闺女带回了家,一晃八年了……

而秦老爷子,看几眼丁香,就会看一眼丁珍。

之后的几天,若丁香不上课,就在自家陪朱夫人散步说话,有时还会把丁珍叫来玩。若上课,朱夫人就会去陶家跟老太太聊天。

孙与慕和丁立春不是相约在丁家玩,就是相约去陶家玩,一对关系极好的战友加兄弟。熊孩子不像之前那样傲娇和洁癖,合群多了。

日子过得快乐又开心。

要走的前两天,秦老爷子、丁立春、孙与慕、丁钊、飞飞、钱雷又进山打猎,夜里歇在张家。

七月二十七一早,朱夫人几人回胶州。

他们来去匆匆,丁香、张氏、陶老太太非常不舍。

丁香给朱夫人和秦老爷子带了点灵芝粉,路上冲水喝。还说好,等到苹果红了,多带些过去。

他们走后,丁壮跟丁山关着门进行了一次密谈。他不好说有人看上丁珍,只说丁珍是他侄孙妇,将来他会帮忙找一门好亲……

丁山出来时,难掩兴奋,他一直希望丁珍能嫁户好人家。

之后,只要丁香不去陶宅上课,丁珍都会来二房呆半天。

或者跟着丁香看书写字,或者跟着卫婶子学习礼仪。

八月初,丁山和谢氏给丁珍买了个丫头,十三岁。

丁珍说现在正是秋天,树叶黄了,就给她取名叫秋黄。

小妮子没白读书,挺有诗意。

张氏还想再给丁香买个丫头,丁香没要。

她现在是乡下姑娘,有一个丫头和一个婆子服侍已经有人说闲话了。

张氏又买了一个小男孩回来。既是家里的奴才,又认杨虎夫妇当爹娘。

杨虎夫妇是生不出孩子了,他们想收养一个儿子养老。

那两口子很不错,一个果园侍弄得好,一个针线活做得好。丁家几人都非常满意,张氏便想了这个主意。

小男孩刚刚三岁,五官还算清秀,就是太瘦了,一看就没吃饱饭那种。听说他老子娘先后病死,奶奶便把他和姐姐卖了,拿钱给二儿子盖房子娶媳妇。

谁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无德父母大有人在。

听了孩子的身世,丁家人都非常同情。

孩子给杨虎夫妇磕了头。喊爹娘的时候,小人儿都哭了。

这么小就知道喜极而泣,可看之前的日子过得多么惶恐。

杨虎给他取名杨报,报主子恩情的意思。

杨虎家的把准备好的银项圈给杨报戴上,抱起孩子舍不得松手。

丁壮给的工钱不少,再加上打赏,杨虎和李麦高两家的日子比许多村民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