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2 / 2)

“声音改变,无?非是从输入端或是输出端下手。所以要不是一把烂吉他?,就是一个?烂音箱。”

“你?难道想……”威廉猜到乔尼的想法,并且有些跃跃欲试。

“没错。试试就知道了。”乔尼笃定地点点头。

“你?们要想好,我们目前得?节约经费,即使是一个?音箱钱也要节约。”爱德华紧张地盯着?乔尼和威廉的动作。

“没事,我们有六成把握。”乔尼手里拿着?小刀,在音箱喇叭上比划着?。

他?划了几下,没划动,随后他?下手更狠,使劲来了几下。塑胶振膜坚持不住,皮开肉绽。

爱德华发出一声痛苦的哀嚎。现在管账的是他?,当?家最知柴米贵。

“快来试试,爱德华!”这些混小子还一脸兴奋地将吉他?拿来给爱德华挂上,迈克尔将线材接上这个?刚刚遭受摧残的音箱。

爱德华生无?可恋地开始拨动琴弦,他?演奏的是威廉写的riff。

奇迹发生了,他?们真的获得?了理想中的音色!稍显空洞的和弦,在这粗糙的音响效果下显得?恰到好处。

不断重复的旋律,简单粗暴的节奏,甚至产生一种非常洗脑的效果!

这吉他?够“脏”,迈克尔的鼓点够“硬”,结合在一起?,这首歌一定会变得?非常的……“吵”!

他?们对这首歌信心十足,甚至偷偷排练好,才找到布里茨先生给他?表演。

布里茨先生从听到第一个?音符时就瞪大了双眼,直到整首歌结束,他?沉默良久,竖起?一个?大拇指:“那些青少?年会爱死这首歌的,我敢保证。”

即使它的音响效果前所未有,而且几乎看不到此时流行的布鲁斯摇滚的影子,但布里茨先生依然对它的市场表现满怀信心。

正如威廉所感悟到的:给市场写歌本?质上就是给听众写歌,而这首歌正是英国那些街头巷尾的青少?年会立刻爱上的类型。

于是,青鸟乐队在录音师狐疑的眼神中,拎着?一个?烂音箱走进了录音棚。

即使有布里茨先生付钱,爱德华也不想让他?破产。为了尽可能?节约成本?,他?们只租了几个?小时,用飞快的速度录制完整首歌曲。

威廉挺不满意,他?觉得?如果再多给他?一些时间,他?能?让成品更加完美。

爱德华安抚他?说这首单曲已经很完美了,而且这首歌本?身就需要一种粗糙的感觉,精雕细琢反而不好。等他?们挣钱后,威廉想录多久录多久,他?们到时候自己建个?录音棚,买多轨录音机,威廉想要什么样?的效果他?就去投资别人做效果器。

当?然,在目前阶段这些都?还只是空头支票,他?们连第一张唱片都?还没有发行。

发行唱片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装帧设计、工厂生产、和发行商谈判、后续宣传……

为了省钱,他?们都?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乔尼负责设计专辑封面,而迈克尔和威廉跑到工厂,自己给生产出来的唱片装袋。

布里茨先生为他?们穿针引线,如果没有他?,他?们的这张唱片只会是空中楼阁。

布里茨先生并没有完全?包办代替,他?将最终的决策权交给乐队,其中也暗藏着?锻炼爱德华的考量。

那些合同搞得?爱德华一个?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