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2 / 2)

霍去病:……

“表哥,正如你之言,李少翁为何从前不举荐,现在举荐?藏海所说确实有理。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

霍去病面容一肃,看向刘据,彼此对视,可能为何,心照不宣。

“左右现在也不开战,我时间宽裕,帮你盯着。”

刘据思忖着道:“我稍后同父皇说一声,让你多调一队禁卫军去。”

说到这,霍去病轻笑:“何必一队,整个营拉过去。”

刘据:???

不是,你搞这么大的吗?整个营工坊也安不下啊。

“虽非战时,军中亦是需每日训练的。”

刘据立时明悟:“拉去骊山驻扎练兵?”

说完,他眼眸锃亮,一拍手:“这法子好,你是冠军侯,出营练兵,名正言顺。而且驻扎练兵范围设在工坊附近,也可为工坊做遮掩。

“如此不但能时常来往工坊,还可以借练兵在周遭巡防,消除其他隐患。就这么办。”

拍板定下,刘据也不急一时,等兔子烤好,和霍去病分着吃了,擦干净嘴巴,将剩下的两只兔腿包起来往怀里一揣,朝宣室殿而去。

“父皇快尝尝,这可是我亲自烤的。”

“你烤的?那朕可得好好尝尝。”

刘彻笑着撕下兔腿肉。

刘据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询问:“如何?”

“稍微有点焦。”

刘彻实事求是,笑眯眯看着刘据,等他反应。

“焦?我吃着还好啊。”刘据看了看兔腿,确实比他吃的部分要焦一些,轻咳道,“肯定是表哥没烤匀。”

“表哥?”刘彻挑眉,“不是说你亲自烤的吗?”

“我亲自指挥烤的。差不多。”

刘彻:……亲自烤,跟指挥烤,差不多?

刘据心虚摸了摸鼻子,立马转移话题,说起来意。骊山练兵,为的还是工坊正事,刘彻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同意。

将兔腿吃了个七七八八,刘彻在内侍的伺候下净手,将一份折子递给刘据。

刘据打开,神色微愣:“南越想派王子入京?”

“当年南越王赵□□赵婴齐入京为质,是表明南越态度,令我大汉放心。而今用意也一样。”

刘彻手指敲击着桌面,嘴上说着一样,但心里却并不完全这么想。

刘据了然:“赵婴齐说是送来给父皇做侍卫的质子,但父皇也没亏待了他

。他虽远离故土,久居长安十年,却并非没有收获。若不是我大汉支持,他回归南越继任王位,不会这么顺当。”

这是实话。南越王赵胡已死。赵婴齐一举压下其余兄弟,顺利继位,虽有己方筹谋的因素,也少不了大汉的态度。

刘据歪头:“听说赵婴齐从前在南越有妻有子,来到长安后又再娶妻生子,如今想遣派入京的王子是哪位?”

刘彻言道:“传来的消息说叫赵繁,非南越正室所生,亦非汉女樛氏所出。生母是赵婴齐在南越的妾室。赵婴齐入京之时,刚刚怀上。

“此子经历有点意思,据闻早年体弱,出生后数度病危,不得已养在宫外神明殿,以祈神明庇护。没想到此举竟真的有用,让他平安长大了。”

简简单单几句话,刘据脑补了一出宫廷大戏。

“体弱,神明?不一定吧。”刘据勾唇,“赵婴齐原配正室膝下似乎也有一子,赵婴齐入京,未来如何不可知。

“没了主君照看,太子妃想对付一个妾生子很容易,尤其此子一死,赵婴齐若回不来,太子妃所出便成了他唯一遗孤。

“妾室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寻个体弱的毛病,降低太子妃疑心,借机送往宫外保命,反而成了彼时最佳方案。”

至于是不是,谁知道呢。

别人的宫廷阴私,刘彻没兴趣,继续道:“数年前,此子身体康健,自山中神明殿出来,重入王宫,备受已故南越王赵胡宠爱。赵胡病危之际,也是他铁腕手段,压住各方势力,拖到其父赵婴齐归来。”

刘据瞳孔收缩:“是个有本事的,应该也是个有野心的。我猜,此次入京是他自请。”

刘彻点头:“不错。”

刘据丝毫不意外:“王后是赵婴齐原配,有子赵建德。樛氏陪赵婴齐在长安十年,膝下两子赵兴赵次公。两边各有优势。

“唯独赵繁,万事都需靠自己。他要想上位,还得给自己找点助力。赵婴齐可以靠我大汉做后盾继位成功,他也可以。

“入京为质是步险棋,但走好了,收益可观。不过若只是这样,并无所谓,不打紧。”

最后一句意有所指。

对于赵繁这点心思,刘据与刘彻都不甚在意。可以等此子入京再做观察,若不可用,不必搭理;若可用,支持一下又何妨?

巧就巧在自请入京为质的时间。

烟花雨过去两月有余,差不多刚好是流言传遍天下之际。

刘据眯眼:“没想到最先动的居然是南越。”

刘彻睨他一眼,神色微妙。

刘据不明所以:“怎么了?”

刘彻又将另一份奏折递过去。

刘据睁大眼睛:“西域诸国想派遣使臣前来朝贺?”

瞧瞧他都看到了什么。

乌孙,龟兹,焉耆,楼兰,莎车,姑墨……

好家伙,一排看下去,足有十来个。

刘据张大嘴巴:“这才两个多月,消息传这么快的吗?”

“并非正式国书,而是我们留在西域的人探听传回的消息。国书大约还需一阵子。”刘彻说完,又提点了一句,“飞鸽传书。”

刘据:……好吧。

但是,再看一眼名单,心中仍旧狐疑,这数目是不是太多了点?尤其这才刚开始,后续还会增加吧?

就一场烟花雨而已,这么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