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1 / 2)

大汉第一太子 时槐序 11510 字 11天前

七月。

在刘据每日与霍光卫不疑两位伴读学习玩耍的同时,朝堂上,战争的后续也已经基本议定。河西设郡,移民实边政策已经铺排开来;匈奴投降而来之人也都有了安置章程。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张骞又一次提出再使西域的建议。这次刘彻没有驳回,河西到手,也确实可以提上议程了。

但西行不是简单的事,使团人员如何选,随行护卫怎么挑,尤其此次还额外添加了商贸的任务,所需指派的人选,携带的东西等等,各项事宜都得更细致。

朝堂再次忙碌起来,两位阿姐更是紧锣密鼓地张罗筹备,刘据也没闲着,他决定给西行再加点筹码。

坐于案前,铺开竹简,提起毫笔。

——这架势我熟,是不是又要搞基建了?这次搞什么?据崽,来个大的吧。

——对。来个大的。我国四大发明,目前还只改良了指南针呢,其他仨都可以搞起来。

——士农工商。农有三脚耧曲辕犁水车,工与商有玻璃。军事方面最屌,做出来的东西更多。现在独缺“士”呢。造纸术动起来,亮瞎天下人的眼睛,给西汉文史来场革命!

——如果造纸术真的动起来,不说达到现在的标准,只要达到隋唐,或是魏晋时期的技术水平,何止西汉文史界,全世界文史界都得来场革命。这会儿西汉好歹有麻纸技术的萌芽,国外关于纸的制造技术,那是半点影子都没有。

刘据眼珠转动,在竹简上落下两个字:造纸。

弹幕:……???

这么听话的吗?

造纸在不知道制作方式与流程前是困难的,但在知道后,其实称得上简单,但要保证纸张质量,精益求精,还需费些心思。

好在如今刘据有了格物司,早已不是手上唯有柏山一人可用之时。尤其关于造纸的技术资料,他脑子里整理的东西还算齐全,因而任务发下去不到七日,成果就摆在了案前。

刘据揣上盒子即刻往前殿去。

前殿中间为主殿堂,乃朝会之所。此刻,刘彻与众大臣就在这里商议朝政大事。

小黄门趁着间隙,悄悄禀报:“陛下,太子求见。”

众臣的声音顿停,刘彻也很是疑惑。

刘据年岁还小,他并没有让其现在就上朝听政的打算,刘据自身也没这想法。因而宣室殿他常去,前殿是不怎么来的,尤其还在大朝会之时。

小黄门又道:“太子问,陛下可在商议要事。若是要事,他不便打扰,且在外面等一等,待陛下议完再请见。

“太子说他手中刚做出来一个东西,要献给陛下。此物十分重要,一经面世,陛下必是要召臣子们议定章程的,不如趁朝会之上,诸臣子都在,反而便利。”

刘彻眉宇微动。臣子们神色闪烁,少府寺卿与大农令最是欣喜,一双眼睛瞬间亮起来。

太子做出来的东西,还特别提及“十分重要”……

二人齐齐上前进言。

“陛下,臣等今日议事已毕,先让太子殿下进来吧。”

“陛下,太子年幼,如今日头太盛,怎能让他在烈日下等待。”

……

刘彻嘴角抽了抽,也不知道谁刚刚还在上奏呢,这会儿就说议事已毕。还有,当殿外的小黄门是死的吗,怎么可能让据儿在烈日下等,自是请入偏殿,瓜果饮品好生伺候着的。

睨了二人一眼,刘彻还是将刘据召了进来。

刘据怀里抱着个匣子,规规矩矩行礼后,就来到刘彻身边,将匣子放在案上,从匣子里取出第一张纸,平铺展开在刘彻面前。

“这是……纸?”

刘彻整个人都震住,瞳孔颤抖。寻常麻纸他是见过的,纸张厚实粗糙,背面还经常有草棍粘附。但这个纸不同,纸张比麻纸轻薄许多,质地更细腻,纸面除些许纹理外,什么都没有。

“这是什么纸?”

“麻纸。”

刘彻蹙眉:“这不可能!”

与麻纸差距如此巨大,怎会是麻纸!

刘据轻笑:“父皇,确实是麻纸,不过制作与打浆技术与以往略有不同。”

当即从匣子里又拿出一张纸:“这是楮皮纸。”

楮皮纸更轻薄,质地更好,更为细滑,纹理也已经不太看得见了。

刘彻惊讶的眸光还未落下,刘据再掏出一张纸:“这是竹纸。”

竹纸,薄如蝉翼,雪白细滑,堪称美玉。

刘彻几乎连心跳都漏了半拍。

刘据却已经提议道:“父皇写几个字试试。”

刘彻依言照做。三种纸都能做到书写自如,但显然楮皮纸与竹纸效果更好。

“以往的麻纸落墨时需十分注意,很容易出现晕染、字迹模糊的情况,而且纸张粗糙,轻轻一扯就会碎裂,遇水则烂。”

刘据指向改进的麻纸,“这个就好很多,质地不说多细滑,至少不再那般粗糙,落墨容易,字迹清晰。

“相比我们如今所用书写工具,竹简笨重,绢帛昂贵。此纸优势更大,完全可以替代。再有楮皮纸,比麻纸更好,纸张细腻光滑,不但适合书写还能作画。最后是竹纸。”

刘据嘴角一勾,将竹纸提起来,迎光而照:“非但质地细滑,发墨色,易笔锋。卷舒虽久,墨终不渝。尤其是……”

他伸手抻了抻纸张:“柔韧度好,张力强,不易撕裂。就算是不小心沾水。”

刘据顺手端起刘彻的水杯倒了点在纸面上,轻轻吹了吹:“及时处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使有些许湿印,过会儿就干了。”

刘彻讶异无比。

汲黯深吸口气,声音都在颤抖:“殿下,可否……可否将你所制纸张给微臣瞧瞧?”

刘据看向刘彻,刘彻点头,将三张纸都交给小黄门,小黄门带下去在臣子间一一传阅。堂下瞬间热闹开来,大家兴奋激动,惊呼不断。

少府寺卿上前:“敢问殿下,这些纸都是用何物所制,造价可贵?()”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ㄨ()_[()]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众人:???

什么东西,你再说一遍。这都是些什么破烂!

刘据勾唇:“麻纸所用基本为麻;楮皮纸所用为楮皮,除此外桑皮、藤皮、瑞香皮等都可以。竹纸用的自然是竹子。”

少府寺卿懵逼:“就……就这些,没有添加其他?”

“基本没有。”

少府寺卿眼睛亮起来,但听刘据又道:“哦,对了,不只这些。”

少府寺卿:……就知道不可能。

“木屑,稻草,秸秆也能做纸。这世间许多草料木料破布料都行。原料不同,打浆程度不同,做出的纸张质地不尽相同。

“质地好的可用于书写或作画,质地不好的可作为孩童习字稿纸,再次一等,最差的,似从前的麻纸那般,过分粗糙易烂,可做厕纸。”

厕……厕纸?

众臣愣住,神色复杂。

殿下,纸是何等物件,何等珍稀,你居然拿来如厕,这么奢侈的吗!

又一想刚刚刘据言及所用的原料,貌似好像也很寻常,并不奢侈?

汲黯蹙眉再问:“殿下所言原料简单易得,不知制作工艺如何?”

物品成本可不只看原料。

刘据轻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刘彻:“父皇可要去东宫瞧瞧?”

刘彻愣住:“东宫?不是在格物司?”

“在格物司的。这些东西都是格物司制作,但我在东宫也设了场地与器具,同霍光不疑一起捣鼓。做出来的纸也很好。差别不大。父皇若只是想了解制作,去东宫就行。”

众人再次讶异。

能在东宫制,而且殿下与两个伴读,几个半大的孩子都能成功,质地还不错?这……即便没看到,也能想到工艺不会难。

不过看还是要看的。毕竟谁都好奇,这样的纸究竟如何做出来,还是用那般低廉的原料。众人看向刘彻,满目期待。

刘据又道:“东宫造纸之地就那么大,大家都去,有些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