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2 / 2)

大汉第一太子 时槐序 5251 字 1个月前

刘据:???

少府寺卿笑得十分谄媚:“陛下,太子,臣听闻匠艺大赛太子收获良多,今日可是都做成了?不知都是些什么,既大农令去,不如让微臣也跟着去见见世面?”

心里却想着:他要去,必须去。早盯着大赛结果了。上上回玻璃错过了,上回的香皂等物也错过了。他这次绝对不能再错过。

握拳,不管今天的东西是什么,作用几何。哪怕比唇膏香水的政治价值还小,他都不嫌弃了。呜呜呜。

问就是后悔。经过上回,肠子都悔青了。

刘据瞥他一眼,倒也没真这记仇,无可无不可,看向刘彻,刘彻也无可无不可,点头应允。

这下不得了,此头一开,瞬间从四面涌来一二三四五六七个人,皆求同往,眼睛是全是兴奋与好奇。

毕竟太子从前做出来的东西可都厉害着呢,这回肯定也不会差,只不知是哪方面的,对自己是否有用。

不管了不管了,看了再说。去去去,一定要死皮赖脸跟着去。

刘彻&刘据:……

于是刘据想象中宛如微服私访般的轻车简行,瞬间变成圣驾启銮,朝臣陪同,禁卫开道。浩浩荡荡,声势赫奕。

若只需展示曲辕犁,那么随便哪里都可,皇庄最为便利。但皇庄之地皆为良田,修有明渠水池,灌溉便利。龙骨翻车勉强还能试试,水转翻车就无用武之地了。

好在刘据大赛前就命人将长安周边都走访了一遍,圈出水源地势合适之处,最后将大汉第一辆水转翻车安置在安陵邑辖下乡野。

因队伍过于庞大,禁卫率先清道封村。村中百姓都被阻拦在界限之外,翘首以盼。

“看到了吗?这么大阵仗,真是皇上跟太子要来?他们怎么会来咱们这。”

“据说是来瞧新农具的。这阵子官府不是一直在水边搞来搞去,做了个大家伙吗。还时刻让人守着,不许人靠近破坏。听闻是用来灌溉农田的,可以让水流从低处自己流到高处来,不必我们自己辛苦下去取水。”

“嗤,开什么玩笑。我活了大半辈子,只听说水往低处流,没听说过水往高处流的。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这可是太子想出来的。太子之前举办匠艺大赛你不知道?听说这是匠艺大赛的考题,有人将太子的想法完善并设计出来了。你以前也不知道猪被阉后能长得更好,黑室养鸡能长得更快啊。”

“对对对,我家的猪跟鸡自从用了这新方法,长得可快了。再过阵子,鸡都能吃了。这可是托了太子的福。太子厉害着呢,说不定真能让水流往高处走。咱们以后浇灌农田就不用愁了。”

……

这般一说,众人的兴致更高了几分,一个

个伸长脖子,眼睛里除好奇外,又添了几分欣喜与崇拜。()

很快,銮驾进入视野,禁卫肃穆,威严尽显,人们只瞧着这架势就心生惶恐,好奇之心去了大半,慌忙跪拜磕头,高呼万岁千秋。

?本作者时槐序提醒您《大汉第一太子》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刘彻牵着刘据的手自銮驾下来,沿田岸而行。

格物司一众早已等候着,农田内,数头黄牛耕地而行。旁边还摆着三个展示品。

刘据先指展示品,一一介绍:“父皇瞧,这个是木犁,便是我们现今常用耕地之犁。”

刘彻点头,每年春初都需“祈年”,祈求这一年国内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此时天子需下地三推或一拨,行籍礼。因而对于木犁,刘彻用过,认识并了解。

他指向与木犁相挨的农具:“这便是曲辕犁?”

“对。我本来还准备了直辕犁的考题,想着若做不出曲辕犁,能做出直辕犁也好。结果赵过给了我好大一个惊喜,直辕犁便用不上了。”

刘据让人将曲辕犁捧起来,一一解说其构造。

何处为犁铧,何为犁壁,何为犁盘等等,一共十一个部件,每个部件的用处与设计原理,如何操作,如何使用。娓娓道来,讲述详细。

刘彻眼眸渐深:“也就是说曲辕犁一牛便可牵引,回转方便,且可以根据情况调节浅耕与深耕,适用旱田也适用水田?”

刘据微笑:“对。”

大农令睁大眼睛,看向前方两块农田:“照殿下这般说,左边耕地之人用的是寻常木犁,右边用的是曲辕犁?”

话毕,众人皆抬眼望去,心中惊骇。自他们走过来这一会儿,此处犁地之情他们是看在眼里的。

左侧推进刚到田中,右侧已然走了一个来回。而且明显可见,左侧之人行进吃力,右侧之人行进轻便。

大农令心尖颤抖,甚至顾不得同刘彻禀告,一脚踏进农田,直冲两人而去。

刘据贴心地取出备好的特制高靴筒裤给刘彻套上,父子俩坦然踏入。

众臣:……行吧,他们没这待遇,他们懂。

羡慕一秒,大家齐齐步入农田,跟着左右两边犁地之人行走,审视、观察。

走了几个来回,刘彻眼眸越来越亮,言道:“朕试试。”

看再久终归不如亲身体验一回。唯有亲自试过才能真正了解此物的功用。刘据点头,令手扶曲辕犁的赵过退下,在旁指导。

刘彻有过使用木犁的经验,没多久就上手了。走了两三个来回,心中激荡越甚,刚停下来,就见大农令在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刘彻直接将扶手递给他。

于是从大农令到籍田令,跟随而来的朝臣,有兴趣的都体验了一遍。有些本就不懂农桑之事的,也就自觉地不凑这个热闹不添麻烦了。

体验完,大农令激动万分:“曲辕犁,曲辕犁,曲辕短辕之犁,好,太好了!陛下,此乃农田神器。

“所谓夏耕灭荒,冬耕灭虫。如今正是冬耕之际,适合深翻土地,以便来年种

() 植。此物现今就能派上大用场!陛下,臣以为曲辕犁当迅速制作推广。”

刘据摆手:“自然是要制作推广的,不过大农令莫急,咱们今日可不只是为曲辕犁而来。”

大农令一顿,刘彻却已想到适才旁边摆放的农具为三个,除曲辕犁与木犁,还有一物,形似木耧,手指过去:“那是你同朕说过的三脚耧吗?”

刘据点头,拉着刘彻走到第三块农田,此地耕牛与三脚耧早已准备妥当,一声令下,赵过便上前展示。

三沟齐开,三垄并行。

大农令再深吸一口气:“这……这竟比寻常木耧强这么多?如此一来,岂非事半功倍?不,不只翻倍,当可三倍,四倍。

“再加上曲辕犁,以往七旬才能犁耕的土地,现在或两日便能完。两者配合,能减去许多时间,省出诸多人力。这些时间与人力,若再用于开荒种植,那……那……”

大农令光是想想就兴奋得不行,浑身血液翻涌。

刘彻也相当震惊。他早听刘据说过这些东西,心底略微有底,却不料效果竟比他想的还要好。

若曲辕犁、三脚耧都有这样的效果,那剩下的呢?

刘彻目光炙热:“你所说的龙骨翻车与水转翻车在哪?”

大农令&百官:还有其他?

刘据扶刘彻走上田埂,将高靴筒裤褪下,在前引领,来到一处水流边。但见水旁架一“巨物”,一头靠岸,一头在水中。

岸头设一横架。两个稚童双手攀着横架,双脚蹬着脚踏。水流沿“巨物”水槽缓缓上涌,流入岸边。

大农令:!!!

水往高处流,这东西竟然能做到水往高处流!

刘彻看着两个孩童:“这是龙骨翻车?单靠孩童脚踩就能使用?”

“对。正是龙骨翻车。可脚踏可手摇,采用杠杆原理,能省许多力气,不论壮汉妇人,亦或孩童老妪,都能使用。

“提取上来的水不但可以灌溉农田,还可用水桶接取,以作生活所需。如此就不必日日下去肩挑取水了。”

刘彻点头,神色闪动:“若龙骨翻车都有这等作用,那你所说的水转翻车是否更甚?”

“父皇随我来。”

刘据大手一挥,继续引领前行,走了约莫一里路程,看到另一处水源。此地水位比之前更低,水流也较为湍急。

水岸之物更为巨大,一部分与方才的龙骨翻车有些形似,但却又多了好几个巨大的轮盘结构。岸上部分还设有牵引杆,牵引杆另一端连接石磨。

众人满面疑惑: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水转翻车也是提水的吗?

刘据朝公输庆看了一眼,公输庆上前撤掉机括锁,翻车开始运行。卧轮带动竖轮转动,竖轮再带动刮板水流往上,成功实现水从低往高走。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牵引杆也缓缓动作,石磨自行转圈。

众人:!!!

没有人,石磨居然自己推了起来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有人惊骇不定,左看右看,连水下都瞧了好几眼,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无人。但石磨偏偏动了。

“这……这怎么会……”

大家只觉喉头发紧,到底是妖术还是仙术?

不,这是太子殿下弄出来的。太子殿下怎会是妖术呢,仙术,必定是仙术啊!

当然也有人聪明地猜出关窍,譬如大农令与少府寺卿。

二人异口同声:“是水力!是借用的水力!”

大农令双唇颤抖:“借用水力往高处取水,不必人力脚踏或手摇便罢了,竟还能同时用于推磨?”

刘据点头:“不错。正是水力。与刚才的龙骨翻车不同,二者各有利弊。

“龙骨翻车大多低位水域都可用,但水流与岸的高度不能相差太大。她胜在便利,制作安装也相对简单,并不麻烦。

“水转翻车需在岸边水流处挖沟设渠,制作安装相对复杂,唯有在水流湍急处可用,水流平缓则无法借力。但可改为畜力人力。

“它还有个最大的优点,若水势适宜,除提水外,还能连接石磨或石舂,用于推磨和舂米。只需水流水力在,就能日夜不停。”

日夜不停……

日夜不停!

大农令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在地。是惊的,也是喜的。

刘彻亦难掩心神震荡,喃喃道:“曲辕犁,三脚耧,龙骨翻车,水转翻车……”

犁耕,播种,灌溉全部囊括,甚至还能兼顾了推磨舂米。

神物,真乃神物也。不愧是仙境的东西,唯有仙境才有这般神奇的东西啊。

刘彻两颊抖动着,嘴角上扬,上扬,再上扬。

他低头看向刘据,激动、宠溺、兴奋、雀跃,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好似刘据周身有光圈环绕,令他双眼迷离。

这是他儿子,他儿子!他刘彻的!

有子如此,何愁我朝不兴!

众臣子们更迷离。他们虽不知刘据的“奇遇”,没有刘彻的“脑补”,但前有指南针、马具、望远镜、玻璃等,现有曲辕犁、龙骨翻车、水转翻车……

一桩桩一件件,哪样不神奇?就算有些并非太子殿下一己之功,还有柏山等各位匠人的努力,但若无殿下构建的框架与给予的巧思方向,他人如何能成!

所以归根结底,这些神器能够出世的关键还在殿下啊!

众人看向刘据,竟神奇地如刘彻一样,好似其头顶有光圈晕染,浑身散发着耀眼的光亮,令他们浑身血液开始沸腾,胸中激情澎湃。

这哪里是神童麒麟子,这分明是天上的仙童,是下凡来助大汉如日方升,物阜民丰的。

本朝得有这等太子,何愁大汉不强!

感受着所有人灼灼目光与炽烈热忱的刘据:……???

你们眼神为何如此奇奇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