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2 / 2)

大汉第一太子 时槐序 5617 字 1个月前

“但彼时女儿未曾深想,还笑说天下哪有语言之大家。因而只以此做个消遣娱乐。即便如此,女儿现今也已经可与堂邑父用外邦话做日常简单交互了。

“女儿有信心,若此后女儿竭尽全力,当能快速掌握与西域各国沟通之道。

“我朝懂西域语言

者少之又少,目前除堂邑父外,唯有曾去过西域的张骞。其他人等,偶有会那么两三句的,作用甚微,无法成为沟通桥梁。

“堂邑父年岁渐大,未必还能再陪往西域,此番二出西域之行,不能单靠张骞一人。”

有理有据。

刘彻恍然记起,张骞确实同他夸赞过诸邑这点,但诸邑没在意,他也没重视。

刘据愣了愣,回忆中似乎有一回,博望侯言及某个西域趣闻,说到某个剧情,言这两句若用西域话说更有意思。于是他用西域话重复了那两句。

彼时他只觉得西域话腔调与他们截然不同。可旁边的三姐已经从中辨认出部分字词,询问张骞,某某是不是我们大汉所谓某某的意思。

原来三姐在此之后还特意向博望侯与堂邑父学了些吗?

刘据忽然觉得自己对三姐的关注有点少,羞愧地低下头。

那厢,刘彻已转头看向鄂邑:“你呢?”

鄂邑坦然:“女儿在语言之上并无三妹的天赋,但女儿也有自身优势。女儿自幼便知道,自己对方位感知十分敏锐。便是从未去过之地,只需去一次,脑子里就能路线地形有大致印象。”

说完,鄂邑呈上准备好的绢帛,让内侍递给刘彻,继续道:“第一张是琉璃街。太子制出玻璃,琉璃街一经开放,游人如织。在未开放之前,女儿随长姐等人去过一回。此后再未踏足。

“第二张是升平楼。今岁开春,女儿曾应云娘子之邀前去玩耍。那也是女儿至今唯一一次踏足长陵邑。

“女儿都将其画了下来,父皇可依次对照。”

刘据眨眨眼,屁颠屁颠凑过去瞧,只一瞥就惊了,差点一句卧槽说出口。

鄂邑不但将琉璃街与升平楼的布局画了出来,就连去往琉璃街以及升平楼这一路上所有的岔道建筑都全部做了标注。

画工有欠缺,但路线分布,建筑布局,与他记忆中几l乎没差。

刘彻瞳孔震颤。

鄂邑又道:“长安境内,女儿现今去过,且只去过一次的地方唯有这两个,其他都去过多回,不能作为依据了。父皇若需要,可以随便挑选地点重新对女儿进行测试。”

刘彻不语,但抬眸看向鄂邑的眼神已经有了变化,从最初的漫不经心,毫不在意到现在的逐渐认真,还透出两分欣赏。

这份欣赏鄂邑曾见其对卫长表露过,对诸邑表露过,甚至对石邑也表露过,唯独自己,十几l年来,这是头一回。

鄂邑心绪动荡,垂在身侧的双手不自觉握紧,不过一瞬又平复下来,继续道:“女儿知道太子制作有指南针,可供指引方向。

“但指南针只能辨认东西南北,在草原大漠有大用。但入得国邦城镇,还需人力辨认。

“女儿认为,若有女儿在,西行队伍可以避免许多迷路走岔道的情况,也不必担心越走越远,找不到回归之路。尤其……”

鄂邑顿了下,深吸口气:“上回张骞出使西域,几l度坎坷,

虽带回许多东西,但在西域地形方面所得薄弱,无法绘制出有效舆图。此次再出西域,父皇必是想在这方面有所收获的。

“女儿不懂舆图绘制,但女儿觉得女儿的这份本事可以帮助擅长此道之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据深呼吸。这份本事着实难得。

他看向刘彻,父子眼中都有同样的情绪。他们一直在找擅制舆图之人,却忘了,有些人虽然不擅制,但擅记。一人记,一人绘,双剑合璧,威力惊人。

刘彻心神收敛,在诸邑与鄂邑之间逡巡了一圈。一人擅言语,能沟通;一人擅记忆,可辨路。这两项对出使西域来说,都很重要。

如果两人不是公主,刘彻想都不用想,必会直接打包送去跟张骞一同前往。偏偏她们是公主。尤其诸邑……

刘彻心念转动,手指敲击在桌案上,看向诸邑:“西域之行并不太平。即便打下河西,仍有诸多艰险。”

诸邑连连点头:“女儿明白。女儿不怕。”

这种风险至少比和亲小多了。

刘彻又道:“出使西域,虽任重道远,但用不着公主亲往。臣子出使与公主出使,意义也大不相同。”

公主出使,这件事的外交等级将直线拔高。什么样的国家需要帝王会谈,什么样的国家需要皇子出面,什么样的国家臣子就可应对。而臣子中需要派谁。

每个人的含金量不同,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公主代表皇室,身份太重,与臣子不能比。此举会显得过于抬高西域的地位,放低大汉的姿态,也免不了会引来诸国揣测。认为此举名为出使,实为和亲。

诸邑听懂了,但她也敏锐的察觉到,刘彻这话只对她说,问的是“你”,而不是“你们”。

她转头看向鄂邑。她是汉室公主,鄂邑也是。即便两人受宠程度不同,但在公主的意义这点上是一样的。

鄂邑回之一笑:“昨日我已上书请罪,请父皇收回我名下封邑,解除公主封号。”

除早就知道的刘彻外,刘据三人同时震惊。

诸邑张大嘴巴:“二姐,你……你……”

“王家与修成君之过父皇已经罚了,广仲也已定下死刑。我亦有过,自然也当罚。”

“可你是公主,同他们不一样。就算要罚,也不必这么重。而且公主封号与封邑,怎是王家之侯爵与修成君之县主可比。此事我们不知道,也就是说父皇还没批准,对吗?”

最后一句是问刘彻的。

刘彻点头:“朕暂且未允。”

暂且二字用得极妙。

即便他先前没有此等想法,至少现在他确实有了这个考虑。

鄂邑仿佛察觉到他的松动,跪拜再请:“女儿恳请父皇应允,去女儿公主之名,让女儿以张骞副使之身出使西域。

“女儿愿为国效力,替父皇分忧,他日归来,再以立下之功赎今日之罪,复公主之名。”

这布棋很险。她若有立功,今日罪

责消除,公主封号封邑复归都不是问题,但若未有立功,帝王政令不可擅改。她又不受宠,前路会变成十分渺茫。

这点鄂邑不是没考虑过,但她仍想试一试。靠自己去夺得公主荣耀。

刘彻神色闪烁,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道:“朕需想一想,你们都下去吧。”

诸邑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最终选择闭上,乖顺地与众人一同告退。

殿外。

鄂邑看向诸邑:“抱歉,我没想到你也会请缨去西域,我不是故意同你相争。”

诸邑摇头:“我知道。你之所长比我重要。语言可以学。你即便没有我的天赋,也只是学起来相较难一些,耗时长一点。

“但只需你愿意下苦功夫,总能有所收获。至少基础沟通问题不太。而你之所长未必是努力可以做到。

“尤其父皇本就不太可能让我去。我只是想试试。父皇……父皇虽然没有明说,但看他刚才的态度,大概率会应允你。你真想好了?”

鄂邑扬起笑脸:“是。”

两人选择一致,倒也能理解彼此。诸邑不再劝。鄂邑福身告辞。

诸邑一声叹息,颇有几l分遗憾。她转头看向卫长:“长姐早知父皇不会允我,对吗?”

卫长点头,看向渐行渐远只剩一个黑点的鄂邑:“但她今日之举倒是让我有些意外。我本以为父皇会让她思过两年,或是削减封地,又或其他。

“却没想到她会如王信广云一般,直接自请去公主之名,收回封邑。不过她这招倒也聪明。

“虽然现今因阿弟求情,父皇或许心中芥蒂暂且消除,难保日后不会因其他情况重新升起。秋后算账,惩处更重。

“但有如今之请,他日即便想起,也算重罚过了。只需她不再犯,父皇就不会再追究。”

诸邑点头:“以她的处境,留在长安,日后婚事也不知会如何。王家婚事是没了。可父皇能因太后遗愿将她赐婚王家。往后未必不会因其他缘由再将她给赵家钱家孙家等等。

“那不是她想走的路。祸兮福依。没了公主之名,她就有机会去往西域,倒也不完全算坏事。至少她可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错。”卫长莞尔,“出使西域虽与和亲不同,但仍旧凶险。当年博望侯几l经艰辛,更被匈奴所掳,多次出逃又抓回去。

“虽则这回出使会在打下河西之地后,却也只能保证途径河西之地是我们的,不再是匈奴地盘。这点稍显安全些,其他地界风险依旧。尤其西域诸国形势不一,对匈奴态度也不一。

“此行不易,她若真能平安归来,还立下功绩,凭功复封,也属应当。父皇对她自会刮目相看。她自此有了价值,再不会是那个可有可无,能随时被舍弃的女儿。

“这般也好。如她真能成功,也算给往后所有公主立了个榜样。告诉她们,于公主而言,前路如何,并非只有帝王宠爱一条。”

此行不易……

诸邑又

是一叹:“我知道,长姐不劝我是知道父皇会驳回来。而你也并非不想让我如愿,是恐我此行回不来。父皇也是此番考量。()”

刘彻可以舍鄂邑,却未必愿意舍诸邑。

宠爱有时是特权,也是枷锁。

但作为被宠爱之人,已经因宠爱得到了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再来说这个就矫情了。

所以在这点上,卫长从来不提,诸邑也不提,叹过便罢。

刘据上前拉住诸邑的手:“三姐,没关系的。今次不能去,不代表日后不能去。

“等我们把匈奴这个威胁除去,与西域诸国建立友邦,成为他们仰望的存在,让他们都来臣服。

“到时候商路广阔,一片坦途,西域跟咱们大汉后花园似的。你再去也不迟。?()『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后花园?

卫长诸邑尽皆挑眉,这雄心野望可不是一般的大。

诸邑眼珠一转,噗嗤笑出来:“好啊。那阿姐等着你把后花园做成。不过你可得快些,不然阿姐怕自己到时候老了,走不动。”

“阿姐还这么年轻,我有信心,一定可以的。”刘据握拳。

诸邑笑意更大。

刘据又道:“阿姐既有语言天赋,就不要埋没。即便不去西域,他日商路打开,我朝威望日增,万国来贺,也很需要阿姐这样的人才。到时阿姐可以去鸿胪寺,负责外邦事宜。”

诸邑眨眨眼,觉得这个安排好像很不错。

但如今离万国来贺还早,这段时间她不能光等着。

诸邑看向卫长:“长姐,现在和亲虽没了,但西域之行依旧。你预备的和亲随行人员便是换个方向,走另一条路也应当不会差。”

卫长自然明了她言外之音:“是。我会找机会让她们作为鄂邑的随行与帮手入使团,一同前往,做我们西域商路据点的先锋,也算没浪费了我一番布置。”

刘据:……那你们可真是一点都不浪费。

诸邑眼珠转动:“既有先锋,便有后卫。尤其西域商贸,面向的虽是西域,但我朝才是重点。西域人员都需由我朝调配掌控。若我所料不错,长姐是打算自己坐镇大本营,辅助阿弟布控全局。”

卫长笑而不语,其意自明。

诸邑勾唇:“我来助长姐,一起做阿弟的左膀右臂。”

刘据:……不是,这西域商路之事我就开了个头,还停留在书面计划,啥啥都没有呢。怎么感觉你们已经把之后几l年要干的事全都安排好了?

刘据看看卫长,看看诸邑,又想到舅舅与表哥,眨眨眼托腮。

就这发展,以后他是不是可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直接吊炸天?

嗷,脑子里画面出来了,简直不要太爽歪歪!

哈哈哈哈。

美得情不自禁笑出来。

全然不知其脑补的卫长&诸邑:???!

()